2022年12月31號去世的5位知名人物

2023年01月02日19:14:21 歷史 1673


2022年12月31號去世的5位知名人物 - 天天要聞

董宏猷(1950年4月29日—2022年12月31日)

漢族,湖北咸寧人,生於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兒童文學作家、“大鬍子叔叔”。代表作品:長篇小說《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12月31號因病在武漢逝世。


2022年12月31號去世的5位知名人物 - 天天要聞

時白林(1927年3月15日-2022年12月31日)

男,漢族,筆名白林,安徽蒙城人,中共黨員。著名的泗州戲作曲家,黃梅戲作曲家、黃梅戲音樂創作泰斗。“戲曲音樂終身成就獎”第一人。曾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副團長,安徽省藝術研究所音舞室主任,中國戲曲音樂學會會長,中國音協理事,安徽省音協副主席。代表作品:《女駙馬》《孟姜女》《天仙配》《牛郎織女》。


2022年12月31號去世的5位知名人物 - 天天要聞

王佛松(1933年5月23日-2022年12月31日)

廣東興寧人,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梅州市首批發展戰略顧問。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佛松長期從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及導電高分子研究,還開展高分子—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的工作。2022年12月31日14時59分,王佛松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2022年12月31號去世的5位知名人物 - 天天要聞


於德泉(1932年10月22日-2022年12月31日)

山東人,天然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德泉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和新葯創製研究。代表作品:《核磁共振波譜分析》。2022年12月31日,於德泉同志逝世。


2022年12月31號去世的5位知名人物 - 天天要聞

教皇本篤十六世(1927年4月16日-2022年12月31日)

本名若瑟·拉青格。生於巴伐利亞,德國籍第八位教皇,原為教廷信理部部長、宗座聖經委員會主席、國際神學委員會主席及樞機團團長,精通十種語言。2005年4月19日的選舉中被選為教皇。2013年2月11日,因身體原因於2月28日辭去教皇一職,成為600多年來首位主動退位的教皇。羅馬時間2022年12月31日09:34(北京時間12月31日16:34),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教會之母修道院內辭世,享年95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