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情報戰線的鬥爭同樣驚心動魄。相較而言,我黨的情報工作更勝一籌,但國民黨也有不少很厲害的間諜。沈之岳是其中最神秘的一個,還在毛主席身邊潛伏過。
沈之岳,原籍浙江仙居縣,1913年生。關於他的履歷資料很少,最早的記錄是,1930年沈之岳進入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學習,1933年又考入復旦大學。沈之岳讀過進步書籍,熟識的幾位同學是共產黨,受他們影響,沈之岳積极參加工人運動。
後經同學引薦,沈之岳進入浦東煤炭公司當工人,由於他思想進步,加上復旦大學的背景,上級對他比較重視。沈之岳也頗有能力,為組織吸收了一批優秀工人。後來他帶頭參加罷工,結果被國民黨逮捕入獄。
沈之岳
被捕後,沈之岳聲稱某國民黨大員是自己的親戚,免受了皮肉之苦,而且戴笠親自來監獄探望他。戴笠倒不相信某國民黨大員和沈之岳沾親,而是覺得這個年輕人腦子機靈,少年老成,是個可造之材。
戴笠和沈之岳長談幾次,最終說服他為軍統效力。於是沈之岳馬上被釋放,秘密加入了國民黨。按照戴笠的吩咐,沈之岳回去後仍然賣力地參加工人運動,博得信任,負責傳遞情報。
1937年春,國共二次合作達成後,隱蔽戰線的較量並未停歇,國民黨當局向延安派出了一批卧底。戴笠對沈之岳觀察了幾年,認為他心思縝密,成熟穩重,能夠承擔任務,安排他去延安搜集情報。
沈之岳在上海搞過幾年工人運動,熟讀馬列,坐過國民黨的牢房,還是復旦大學生,因此他通過組織提出,希望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很快就被批准了。
在延安,沈之岳化名沈輝,進入抗大第二期就讀。他到哪裡都很引人注目,成績優異,精明幹練,很受學校幹部賞識。但延安方面很清楚,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里,必然混入了一些國民黨特務,所以甄別、調查工作還是比較嚴格的。
偶爾,抗大幹部會在講課時突然停下來,指着後排座位喊道:“你看,那個國民黨派來的特務!”同學們一驚,紛紛扭頭看,如果後面哪個學生被嚇了一跳,面帶驚恐,就會被學生中的工作人員記下姓名,秘密調查。沈之岳也經歷過這種情況,但他從來都是面不改色,鎮定自若。
在抗大有機會接觸中央幹部,時任社會部部長的康生覺得沈之岳很出色,有一回當著教育長羅瑞卿的面表揚他,要求大家對國統區過來的進步青年不要帶成見,應該加以幫助和培養。沒多久,沈之岳正式加入了共產黨。
從抗大畢業後,沈之岳被任命為中央機關秘書人員,暗中開展他的潛伏任務。他順理成章地接觸到了毛主席。
延安方面對沈之岳很信任,沈之岳的警覺性也極高,隱藏得天衣無縫。按照毛人鳳和他約好的秘密聯絡方式,一天,他在窯洞附近散步,發現一棵榆樹底下有一張摺疊起來的煙盒紙,上面用暗語寫着兩行字,讓他明天去甘泉縣一處祠堂和聯絡人接頭。他考慮再三,沒有去。
過了一段時間,陝甘寧邊區保安處接到群眾提供的線索,說延安寶塔山下面的寺廟裡,有個和尚形跡可疑。保安處立即將這個和尚抓住,一審訊,果然是國民黨軍統特務,已經在延安潛伏了兩年。
保安處順藤摸瓜,又抓了幾名特務。其中一人供述,軍統那邊也安排了一名高級特務潛入延安,保密等級很高。延安實施了大規模排查,但一無所獲。沈之岳行事非常小心,但他在延安機關潛伏不到1年,便被毛主席調走,據說是引起了懷疑。
1939年,有一次毛主席在窯洞附近散步,沈之岳陪同,還有警衛員跟隨。毛主席想抽煙,一摸口袋,香煙忘記帶了,警衛員正要回去拿,沈之岳卻從口袋裡掏出一盒煙,給毛主席遞了一根。
這件小事發生沒多久,毛主席就把沈之岳派往浙江白區,讓他協助新四軍的工作。有一種觀點認為,是毛主席對沈之岳起了疑心,因為沈之岳從來不抽煙,身上卻帶着名牌香煙。
但這只是一個傳聞。有的人不抽煙,出於人際交往需要,身上帶着香煙也說得過去。就事論事,沈之岳給毛主席遞煙,說明他心細,會來事,未必就被懷疑了。沈之岳晚年回憶說,自己在延安不但沒有被懷疑,而且備受信任,所以才被調到新四軍工作。
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沈之岳在新四軍潛伏時,給戴笠傳遞了不少重要情報,包括“皖南事變”前夕新四軍的動向。本來沈之岳隱藏得很好,由於他推薦的一名特務身份暴露,他覺得不妙,立即跑到重慶,被任命為為軍統局第一處科長,用的名字是“李國棟”。
直到1943年,軍統成立東南特偵站,沈之岳擔任站長後,延安方面才得知,沈輝和李國棟是一個人,國民黨的高級間諜。全國解放後,沈之岳去了台灣,曾任“調查局局長”等職。1990年,沈之岳曾回大陸治病,昔日的老同學張愛萍專門找了個名醫給他治療。
張愛萍將軍對沈之岳的評語里說,“智勇雙全,一事二主,兩邊無傷”,因此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沈之岳是雙面間諜,左右逢源。1994年沈之岳去世後,真相就無從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