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近代史上,有毛主席這樣的英雄,如同東方的太陽一般,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被壓迫的日子,過上了如今自由和平的生活;有周恩來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好總理,因為擁有民眾的擁護,所以才會出現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盛況。
除了這些讓人民敬仰的偉人之外,蔣介石也是我國近代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
01
蔣介石曾任黃埔軍校的校長,從這所軍校走出來的很多人,後來都成為了知名的將領,其中就有周恩來。
周恩來與蔣介石是實實在在的老鄉,兩人相識於黃埔軍校,因為都很欣賞孫中山先生的思想,所以兩人曾經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
蔣介石很器重周恩來,所以特意讓他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希望周恩來能夠帶領黃埔軍校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而之後的事實證明,蔣介石沒有看錯周恩來,他不僅將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做得相當出色,甚至在征討陳炯明的時候,展現出了自己獨特的領導才能,就連蔣介石這樣誰都不服氣的人,忍不住對周恩來讚不絕口。
原本,周恩來以為與蔣介石並肩作戰,是一個很明智的抉擇,然而在1926年的時候,他卻徹底意識到自己此前的想法都是錯誤的。那一年,蔣介石經過長期的積累,手中的權力一日大過一日,眼裡也越來越看不上其他人,並與1926年籌划起了中山艦事件。
蔣介石深知,如果周恩來知道這件事情,一定會反對甚至會破壞,所以他一早就命人將周恩來軟禁了起來,這次軟禁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是睿智如周恩來,依然看清楚自己與蔣介石本質上的不同,並與蔣介石越走越遠。
但是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蔣介石沒有任何的悔意,反而十分理直氣壯。甚至在西安事變後,還對着周恩來說,你原本就是我的部下,不應該聽毛澤東的話,而應該聽我的話才對。
02
對於蔣介石的口出狂言,周恩來並沒有說太多,但是在1938年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周恩來曾經回答過該記者的一個問題:“對於蔣介石這樣一個軍人,您有什麼看法,又是如何評價的?”對於這個問題,周恩來回答得很直白:“不怎麼樣”接着,周恩來又詳細地解釋了一下,在他看來,蔣介石是一個拙劣的戰術家,如果從戰略家來說的話,那他還算是一個合格的戰略家。
周恩來指出,蔣介石平日里慣用的是拿破崙的戰術,但是這個戰術的前提條件是士兵擁有高昂的士氣以及無人能及的戰鬥精神,也就是說,拿破崙戰術更多是依靠意志打贏戰爭。
但是這方面恰恰又是蔣介石的短板,他總覺得自己是一個突擊英雄,殊不知,卻無法籠絡將士們的心,最終使得隊伍成了一支渙散沒有凝聚力的隊伍。
發生在1927年的武漢戰役就很有代表性,蔣介石原本是集中全部的力量贏得戰爭的勝利,結果卻使得這個師損失慘痛。
無獨有偶,在1945年重慶談判的時候,也就記者問出了毛主席一個問題:“毛先生有信心戰勝蔣先生嗎?”面對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問題,毛主席就回答的很是含蓄,他首先表達了希望能夠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因為戰爭不僅對老百姓們不利,對蔣先生也很不利。
甚至還幽默的說道,蔣字是由一棵草和將軍的將組成的,如果國共真的開始打仗,那蔣介石可就是一個草頭將軍了。
聽完毛主席的評論,記者又問道:“那你的姓氏毛又怎麼解釋呢?”毛主席的回答可謂十分風趣,他對着記者們說,毛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意思啊,它代表的是反手。
毛主席對蔣毛兩字的評價可謂十分中肯,而之後的戰爭,蔣介石及其軍隊的表現,也確實如毛主席所言明的那樣,不過是紙老虎,不堪一擊罷了。
03
張學良也曾經與蔣介石交往很深,但是在評價他的時候,張學良的評價卻並不高,在他看來,蔣介石的內在就是一個土皇帝,覺得人人都應該服從他,否則就是叛徒的行為。
而劉文典這個安徽大學的校長,則是如此說蔣介石的:“你純粹就是一個封建軍閥。”
然而不管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如何,蔣介石卻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更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土皇帝,或者是草頭將軍。酷愛寫日記的蔣介石,曾經將自己53年的時光都寫進了日記里,這些長達1000多萬的文字里,不僅有他對不同階段局勢的分析和判斷,還有對敗走台灣的剖析。
在日記中,蔣介石覺得自己之所以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有十個原因,其中就涵蓋了外交失敗以及軍事失敗和社會崩潰等原因,甚至覺得與自己太過於仁慈,遭到手下人背叛有關。
在蔣介石看來,他在日記中總結的,已經是很全面的,但是在後人看來,他卻沒有說到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沒有得到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而相比較下,與毛主席帶領的解放軍,則是想人民之所想,不管什麼時候都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所謂才能無時無刻得到老百姓的擁戴,並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一個和平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