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朱由校登基,史稱明熹宗。他上位後第一個要大賞的,並不是擁立他登基的東林黨大臣們,也不是他的生母王氏,更不是養母李選侍,而是他的乳母客氏,封她為“奉聖夫人”。
不僅允許她自由出入後宮,還乘坐八抬大轎,享受着“二皇帝”般的待遇。
1621年,17歲的朱由校結婚了,娶了美麗又賢惠的張皇后,所有人都為朱由校感到高興。但他的乳母客氏卻莫名地發了脾氣,甚至氣得跳了起來。
奇怪的是,朱由校不但沒生氣,還親自跑到乳母家想方設法哄她開心,還表示:今後你讓朕臨幸誰,朕就去誰那過夜,全聽你安排。如此,才安撫下保姆。
只是,這位盛寵7年的保姆,並沒有笑到最後。崇禎帝朱由檢剛登基,就先清算了她,命人用鞭子將她打得血肉橫飛,結局很是凄慘。
根據明朝規定,宮中的乳母,在孩子6歲後必須出宮。但客氏不但朱由校斷奶沒走,結婚了她仍然沒走,還在宮裡備受恩寵,掌握大權,她有何過人之處呢?
崇禎帝與哥哥情義深厚,為什麼登基後,偏偏不肯放過他最看重的乳母呢?
本文,筆者來分享一下,這位乳母客氏傳奇的一生。
鄉野女子被召進宮,盡心照顧皇孫
客氏,原名客印月,河北保定人。進宮之前她很普通,不過是個目不識丁的鄉野女子,早早的嫁給了村民候二,18歲就生下了兒子侯國興。
唯一不同的是她長相極其妖艷,還有些幸運。她生了兒子不久,萬曆皇帝的皇長孫朱由校便出生了,正在挑選合適的乳母。
客印月家境貧寒,加上她不想安於現狀,便扔下兒子參與了評選。經過層層篩選,相貌美麗又能說會道的客印月最終勝出,成功入宮。
剛入宮的客印月一定是盡職盡責的,從朱由校對她的依戀來看,客印月絕對是給予了朱由校滿滿的母愛。
- 論感情,她也是一個母親,拋下剛出生的兒子,肯定是把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在了朱由校的身上。
- 論利益,她本就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而朱由校皇長孫的身份,很可能就是未來的皇帝,自然是最好的巴結對象。
所以,剛入宮時,她肯定把所有的精力和愛都給了朱由校,使得朱由校把她視為最親的人。
而恰好,當時朱由校父母的處境都很糟糕。
父親朱常洛雖身為太子,但地位始終風雨飄搖,他每日都過得戰戰兢兢,對朱由校的關心也是極少的。
根據史料記載,朱由校的母親當時在太子府中的日子也不好過。
"皇考選侍李氏,恃寵屢行,氣毆聖母,以致崩逝,使朕抱終天之恨。朕雖幼,未嘗忘也。"——《彤管拾遺》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朱由校的生母是遭李選侍毆打,氣死的。而母親死後,萬曆皇帝在鄭貴妃的勸說下,又把朱由校交給了李選侍撫養。
"選侍侮慢凌虐,朕晝夜涕泣......選侍因毆前聖母,自忖有罪,每使宮人竊伺,不令朕與聖母舊侍言,有輒捕去。——《明史·列傳二·李康妃列傳》
意思是說,李選侍這位養母經常把朱由校謾罵、凌辱、折磨得徹夜哭泣。在這種環境中乳母客氏的關愛,是朱由校體會到的唯一溫暖。
所以,每次宮人要把乳母送出宮,朱由校都大哭不止,甚至不吃不喝。沒辦法,客印月便留了下來。
環境造就人,客印月在宮中生活這麼多年,親眼目睹了有權勢的高貴和無權勢的卑微。
她漸漸在內心種下一顆謀權的種子,而且朱由校對她的依戀,更使得她的慾望逐漸膨脹。
朱由校長大登基,乳母也登上了人生巔峰
朱由校的父親只做了29天的皇帝,便駕崩了。
朱由校一登基,首先封賞的就是乳母,封她為“奉聖夫人”。
她的家人也跟着沾光,兒子侯國興、弟弟客光先均為錦衣千戶。
客印月在宮中的待遇簡直就是皇太后般,她坐的是八抬大轎,夜間回宮點的是荷蘭進獻的水晶燈。
每次出行身邊都有百人擁簇,值班宦官見了都跪地相迎,客印月如果多看了誰一眼,那都是無比的榮耀。
有人調侃,客印月回宮那派頭,甚至勝於皇帝出遊的規格。
客氏出自西下馬門,換八人大圍轎,方是外役抬走,呼殿之聲遠在聖駕游幸之上,燈火簇烈照如白晝,衣服鮮美儼若神仙,人如流水,馬若游龍。天耶!帝耶!都人士從來不見此也。——《酌中志》
客印月過生日,皇帝必須親自前去祝壽,一次就賜人蔘二三十斤。
客印月怕熱,皇帝立即命人在她的宮殿造起大涼棚,賜冰不斷。
朱由校對乳母可謂孝心一片,但恩寵確實是超出了標準,很不符合規矩,甚至很反常,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
朱由校大婚後,群臣紛紛勸他讓乳母出宮。
但客印月出宮當天,朱由校就不吃不喝,又耍起了小脾氣。
“若失魂魄,不食者數日”——《明史》
她前腳剛走,朱由校就失了魂魄。不顧他人反對,執意下旨召回,並命大臣們不得再因此事煩他。
可見,朱由校有很強的戀母情結,即使是結了婚,也依然離不開這位曾經給過他母愛的乳母。
側面來看,客印月為了留下來,也一定耍了不少的手段。
企圖魅惑皇帝,成為皇帝的女人
這並不是沒有先例可循,明憲宗朱見深就愛上了大自己18歲的保姆,當上皇帝後執意要封她為皇后。
在太后和大臣的干涉下,勉強封了個貴妃,但卻專寵她一人。
從客印月的種種表現來看,她也有心效仿萬貴妃,只是未能得逞。
其一,客印月每天早晨都到乾清宮照顧朱由校的起居飲食,直到傍晚才回自己的咸安宮。
而那時朱由校已經16歲,完全不需要一個乳母每天這般形影不離地伺候着。
其二,她平時打扮得非常美艷,為了保持頭髮的烏黑光潤,常以年輕宮女的唾液梳理頭髮。如果只是以母親的身份照顧兒子,沒有必要這般打扮。
其三,客印月還常常將馬的腎臟、龍卵、子鞭之類的滋補品加工烹制,給熹宗進補,這就更不是一個母親該做的事了。
其四,在朱由校大婚時,她的表現更加異常,無原由地大發脾氣。
其種種行為,表現出來的絕不是一個慈母的形象,而是一個渴求受寵的小女人。
只是,在朱由校的心目中,她其實一直都是一個母親。
從以上事實中可以看出,朱由校雖然依賴她,但給予她的回報也都是物質上的。
他不吝嗇給乳母榮華富貴,但並未像明憲宗一樣執意納她為妃。
對此,客印月很不滿。
群虐後宮嬪妃,禍害皇嗣
《明史.后妃列傳》記載了客氏暴行:皇后張氏流產,皇妃馮氏暴死荒郊,次子朱慈焴,未滿1歲即夭折,三子慈炅,未滿1歲亦夭折......
張皇后懷有身孕時,因腰痛準備找個宮人來按摩緩解一下。沒想到讓客印月知道了,買通宮人使張皇后生下死胎,此後再也未能生育。
後有娠,客、魏盡逐宮人之異已者,而以私人承應。後腰脅傷痛,召宮人使捶之,宮人陰欲損其胎,捶之過猛,竟損元子焉。—— 《明懿安皇后外紀》
比她更慘的是張裕妃,她懷孕後,到了預產期沒有生,那時的人不懂科學相信迷信。
客印月便在皇上面前,說張裕妃到了預產期卻生不出孩子,是欺君之罪,而且宮中到處傳言說張裕妃懷的是妖怪。
朱由校向來信任乳母,再加上流言蜚語一攪合,他就真的把張裕妃打入了別宮。
所謂的別宮,就是宮牆與宮牆之間的過道,這比打入冷宮還要慘。
最起碼冷宮裡還有個房子住,而待在這裡只能任憑風吹雨打。一個孕婦,怎能受得了如此折磨?
可惡的是,還斷絕她的一切飲食。
張裕妃也只能靠接屋檐下滴落下來的雨水,強撐了14天,便活活餓死在別宮,一屍兩命。
客印月用盡狠毒手段,殘害皇嗣,打壓后妃,致使天啟一朝中,朱由校所有的皇子沒有一人長大,直接絕了後。
但即便是這樣,也無人能告得了客印月。就連張皇后也絲毫撼動不了客印月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地位。
而朱由校的縱容,使客印月更加肆無忌憚。她不滿足於僅在後宮橫行霸道,還把手伸向了前朝。
勾結太監魏忠賢,把持朝政
不得不說,客印月具有很強的識人能力,太監魏忠賢剛開始巴結她時,還什麼都不是。要錢沒錢,要地位沒地位,只是有一張會拍馬屁的嘴,這就夠了。
客印月很欣賞他,倆人結成對食,搭夥過日子。
在客印月的吹捧下,他很快成了朱由校跟前的大紅人。
於是,夫妻倆開始謀划著逐一清掃障礙。
提起魏忠賢都知道他兇殘狠毒,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起客印月他還只是個渣渣。
他第一節踩着別人的屍體往上爬的政治課,還是客印月給他上的。
太監王安,曾是扶植朱由校和父親朱常洛的功勛,深得皇上重用。而且人品不錯,對魏忠賢幫助也很大。
但魏忠賢想要取代他,就必須剷除他,魏忠賢的想法是逼他退出政治舞台,騰地兒給自己就好。
但客印月不這麼認為,幾句話就讓魏忠賢對王安動了殺心。
她問魏忠賢:“你比李選侍的能力怎麼樣?”
李選侍曾是朱常洛的寵妃,前面我們說過,她能將朱由校的生母毆打致死,不僅不受懲罰,還把人家的兒子搶過來撫養,這人顯然是不簡單的。而且,魏忠賢此前也只不過是李選侍的奴才。
經她一問,魏忠賢深知自己目前的能力還不能跟李選侍相比。
客印月接著說:“李選侍最後不就是敗在了王安的手裡嗎?我們為什麼要留下禍根呢?此人非殺不可!”
魏忠賢也覺得老婆分析得很對,斬草除根,暗殺了王安。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
前朝有魏忠賢會哄朱由校歡心,奏章都由他來看;後宮有客印月,屢獻讒言。很快東林黨的大臣們被他倆逐一剷除,朝堂之上,再沒有人能夠制約他們。
以至於,魏忠賢有了“九千歲”的稱呼,客印月也被稱為“老祖太太千歲”。甚至天下人只知有魏忠賢,不知有皇上。
而權勢越高,夫妻倆的慾望越強,很快兩人把朝堂和後宮都搞得烏煙瘴氣。
朱由校無子,在病危時,膽大包天的客印月竟將宮外懷有身孕的女子引進宮,企圖冒充皇嗣。
而糊塗的朱由校為保證後繼有人,居然答應了此事。
張皇后得知後,力勸皇上千萬不可混淆皇室血脈,還不如把皇位傳給弟弟朱由檢。
對此,張皇后與朱由校僵持了很久,才說服朱由校。
客印月惡毒而來的好日子,也終於有了到頭的時候。
崇禎帝登基,客印月遭到清算
1625年,客印月、魏忠賢陪同朱由校在西苑遊船戲耍,飲酒作樂。突然,一陣狂風刮翻了小船,朱由校跌入水中,雖被救出,但卻落下病根。
為了儘快痊癒,朱由校又在魏忠賢的安排下,大量飲用“仙藥”,以致得了腫脹病,卧床不起。
1627年,在位7年的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年僅23歲。
臨死前,他終於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也就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
朱由檢進宮後,聽從張皇后的建議,不吃宮中食,自帶乾糧。
此時,朝中幾乎全是魏忠賢的黨羽。堂堂皇帝,常常要背着人,偷偷啃幾口自帶的乾糧,維持生命。
剛即位根基不穩的他,只能忍辱負重,表面繼續重用魏忠賢,暗地逐漸清除他的黨羽,最後直接要了魏忠賢的命。
客印月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她開始懷念曾經那個真心疼愛着她的皇帝。
朱由校像棵大樹一樣撐起了她的天空,而她卻費勁心思偏要撂倒這棵大樹,此後這棵大樹不會再關照她了。
那天早上,她身穿哀服,在朱由校靈堂,取出他幼時的胎髮、痘痂及指甲等物焚化,睹物思人,悲痛不已。
崇禎皇帝對她的種種惡行早有耳聞,恨之入骨。命人將她押到浣衣局,嚴刑拷打,她只能乖乖認下所有罪行。
每一條都罪不容誅,崇禎帝下令對客印月實施鞭刑,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橫飛。
昏死過去,再用水潑醒,直到斷了氣,崇禎帝的氣還沒有出完。又下令焚燒了她的屍骨,將骨灰撒到地上,任人踩踏,真可謂大快人心。
逆媼客氏......至奉旨籍沒,步赴浣衣局,於十一月內欽差乾清宮管事趙本政臨局笞死,發凈樂堂焚屍揚灰。——《 酌中志 ·客魏始末紀略》
寫在最後
客印月是個十分幸運的女人,而她最大的缺點在於不自知。
她有幸在眾人中被選中,成為了未來皇帝朱由校的乳母。
她有幸遇到了懂感恩的朱由校,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只可惜,她並不懂得知足。
擁有了榮華富貴和尊貴的身份地位後,還想更進一步,企圖把持朝政,覬覦皇位。
而自己的才華卻又撐不起野心,能力也駕馭不了目標。
所以,只能選擇了歪門邪道,最終走向慘死的結局也是必然。
俗話說,房怕根基不穩,人怕得勢忘本。
而客印月德行淺薄,卻佔著高高的位置;智力有限,卻偏要謀劃大事;力量有限,卻非要承擔重任。如此,怎能不惹禍上身呢?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關注今日頭條:俊慧文史苑,與你一起聊一聊有趣的歷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