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2022年11月03日15:53:08 歷史 1341

上個世紀,社會動亂不休,既有英雄挽救社會,也有小人出賣國家,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拯救國家前仆後繼,他們有的人成為了開國元帥,名垂千古,可也有的人,默默無聞,隱於人海之中。

劉法玉便是這麼一個隱於人海之中的女中豪傑,而她又有什麼傳奇故事呢?

投身革命,挽救國家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劉法玉老人

1913年,劉法玉出生在江西省興國縣的一個貧苦家庭,劉家世代為農,靠着種田為生,家庭貧困,特別是劉法玉這一輩,孩子一共有7個,靠着種田為生的劉家,只能勉強糊口,艱難度日。

在劉法玉七歲那年,劉家實在是養不起七個孩子,只能將劉法玉過繼給同村的賴家當童養媳,以求能吃口飽飯。

自此以後,劉法玉再也沒有回過自己的家,好在,賴家對她不錯,沒有把他當童工對待,特別是她名義上的“丈夫”賴來發一直對她彬彬有禮,沒有半分越矩的動作,也因此,劉法玉得以渡過了一個比較幸福的童年。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徹底毀掉了大革命,大肆追捕我黨人,造成了社會一陣恐慌。

但同時,也使得我黨人轉移到了農村,在農村潛伏起來,劉法玉的家鄉,興國縣,便迎來了這麼一批我黨員。

在這批我黨的帶領下,興國縣爆發了幾次反封建,反地主的革命,而劉法玉也在這多次革命中逐漸接觸到了共產革命思想,並被我黨思想吸引,投身到了共產革命中。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素材源於網絡

1930年,革命活動越演越烈,而劉法玉經過三年的磨練也越來越成熟,在農會中也開始獨當一面,成為了婦女、兒童的領袖。

她領導了不少婦女、兒童參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深受當地貧農的擁護和愛戴,同時在黨組織的組織下,劉法玉也正式和賴來髮結為夫妻。

結婚後,劉法玉更加積極地參加革命事業,為挽救國家而奮鬥,而她的丈夫賴來發在劉法玉的言傳身教下,也開始投身革命,為拯救國家而盡一份力。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素材源於網絡

他們約定要一起推翻封建地主,建立一個由人民當家做主的新國家,並且於他們結婚的那年,兩個一起參加了工農紅軍。

劉法玉心思細膩,處事不驚,又有領導婦女鬧革命的經歷,所以她被分到了贛閩邊區的衛生部,負責傷員的救治工作。

而她的丈夫賴來發,因為勇武過人,所以被調往了前線,成為了一名一線戰士,而他們夫妻二人,也因此分割兩地。

不過二者都有堅定的信念,儘管分割兩地,但為挽救國家,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反而樂在其中。

閃耀的夫妻二人

劉法玉雖然沒有在第一線作戰,但在後方救助工作中,她膽大心細,處事果決,有着不同於其他婦女的英氣。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采草藥(素材源於網絡)

一次,軍中物資受阻,醫療物資匱乏,後方的救助工作陷入了癱瘓,不少的傷員危在旦夕,在這種情況下,劉法玉一馬當先,衝進了山裡,四處尋找野生草藥,每天都早出晚歸,也正是因為她不顧自身危險的舉動,不少的傷員也因此脫離了危險,得以保住性命。

她的舉動被當地的負責人看在眼裡,覺得她是一個可造之材,想要好好地栽培她,把她調往了福建醫院,既是讓她學習更好的醫療技術,也是讓她承擔更加艱巨的救助任務。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在福建醫院學習過程中,劉法玉一邊加強自己的理論知識,一邊活躍在救助傷員的病床邊,在她的細心照顧下,不少的傷員得以快速康復,奔向下一個戰場。

而劉法玉也因為自己出色的能力,得以在1933年正式入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我黨戰士,而且因為出色的醫療能力,她被調往了彭德懷元帥所在的紅三軍團參與救助工作。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素材源於網絡

而且讓人驚喜的是,劉法玉的丈夫,賴來發也在彭德懷元帥的手下,這對分離了幾年的夫妻,終於在這個一線軍團再一次相遇,二者相遇之時,雖有眼淚卻更多的還是笑容,那是走過千山萬水,雙向奔赴的笑容。

在紅三軍團的日子裡,劉法玉和賴來發都立下了不少功勞,劉法玉活躍在一個又一個的病床之間,而賴來發則活躍在一個又一個的戰場之上,二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挽救這個國家。

但相遇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因為國民黨的大肆圍剿,我黨的戰士犧牲人數劇增,迫於無奈,我黨只有逃離根據地,前往其他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紅軍長征

而這,便是名聲赫赫的“長征”,長征開始,劉法玉因為和賴來發屬於不同的兵種,所以二者又再一次分離,賴來發走在最前面,充當排頭兵;劉法玉走在最後面,全力救助傷員,保證後勤,雖然是第二次分別,但二者心裡都沒有不舍,因為他們知道,這次分別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一次,劉法玉在後方攙扶傷員前進時,他遇到了一名紅軍將領,看着她二人笑道:“同志要努力呀,可別掉隊喲”。

劉法玉性格豪爽,雖然知道他是一名紅軍將領,但也絲毫不慌,笑罵道:“也不見你來幫忙”。

誰知那名將領,聽到這話,立馬來到了劉法玉身邊,幫助她一起攙扶傷員,三人就這樣一邊走,一邊聊,各談各的有趣事,劉法玉的直爽性格很受那個紅軍將領喜愛,多次稱讚她。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彭德懷劇照

直到傍晚時分,一名小戰士牽着一匹馬來到了他們身邊,說到:彭將軍,你休息一會,讓我來扶這名傷員。”

劉法玉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紅軍將領便是自己的直屬上司,彭老總,想着一路上的交談,她對彭老總立馬升起來敬意,同時對於革命的意志也更加堅定。

不幸走散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紅軍打游擊戰

但長征路上一路都是艱難險阻,既有國軍的圍追堵截,又有兇險地形,一次在路過一個山谷時,紅軍被國軍埋伏,二者爆發了激烈的戰鬥,紅軍邊打便撤,和敵人玩起了游擊戰。

劉法玉為了保護傷員,帶着傷員躲進了一處山洞裡,等到第二天放晴後,戰爭才結束,等劉法玉走出山洞,看見了滿地的屍體,鮮血流滿了山谷。

劉法玉立馬組織救援隊的人員開始救援傷員,就在劉法玉救助傷員的時候,一名小護士來到了她的身邊,顫抖的說道:“賴、賴、賴戰士,他、他犧牲了”。

這無疑於一個晴天霹靂,把劉法玉打得頭暈目眩,但看見滿地的傷員和需要自己領導的護士,她只有打起精神,一邊組織護士救助傷員,一邊搜尋還可能活着的戰士。

直到深夜休息時,劉法玉才能放聲大哭,跪在自己丈夫的遺體前哀嚎。

但行軍還在繼續,劉法玉不可能一直留在悲傷里,她一面打起精神救助傷員,一邊慢慢平復自己千瘡百孔的內心。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素材源於網絡

失去了丈夫的劉法玉將悲憤化為動力,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救助傷員的工作中,她所救助的傷員數量大幅度的提升。

表現出色的劉法玉得到了上級的一個艱巨任務,從貴州到武漢去取藥品,這一路危險重重,即便是最老練的紅軍戰士也不敢說能成功。

但劉法玉毅然決然地接過了這個任務,前往了武漢獲取藥品。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被捕(素材源於網絡)

儘管劉法玉一路躲過了多個敵軍的偵查,但在武漢醫院取葯時還是被國民黨特務識破,她也被捕入獄。

在獄中,敵軍對她嚴刑拷打,企圖得到紅軍的情報,但劉法玉一直沒有開口,敵軍無奈,只有決定將她處決。

好在處決當日,劉法玉被紅軍的一隊游擊隊所救,沒有犧牲,但不幸的是,劉法玉為了逃生,滾下了山崖,沒了蹤跡。

紅軍戰士以為劉法玉已經犧牲,便沒有搜索崖底就離開了,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劉法玉雖然滾入了崖地,但她卻沒有犧牲,而是活了下來。

活下來的劉法玉一直在追尋紅軍的身影,從武漢尋到了河南,可當時紅軍正處於最困難的時候,根本不是一個普通人能找得到的,所以在經過多次的尋找無果後,劉法玉只能在河南的一個小山村安家,等候紅軍的到來。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素材源於網絡

這一等便是14年,直到1949年,紅軍解放河南全境,劉法玉才等到了這一天,但可惜的是,此時的劉法玉早就嫁給了當地的一個木匠,已經身懷六甲,根本不可能跟隨紅軍離開。

所以劉法玉只得就此隱姓埋名,過完自己的後半輩子。

直到1986年,已經73歲的劉法玉看見了電視里的革命紀錄片,要求自己的兒子,帶着自己到興國縣祭拜。

1986年江西老婦去烈士園掃墓,意外發現自己的墓碑,這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興國縣烈士陵園

到了興國縣烈士陵園的劉法玉,經過仔細地尋找,找到了自己的丈夫賴來發的墓碑,看到上面寫着烈士賴來發之墓,劉法玉不禁淚流滿面,特別是在看見賴來發旁邊的墓碑上面寫着烈士劉法玉之墓”,她更是一直念到:“國家沒有忘記我,黨沒有忘記我”。

劉法玉的事情一經報道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有關部門的關懷下,劉法玉的“烏龍事件”得到澄清,劉法玉也得以安享晚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 天天要聞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作者:黃申在未央宮靜謐的夜幕下,更漏聲滴答作響,彷彿在輕訴着宮廷歲月的神秘與漫長。漢景帝劉啟輕輕放下手中竹簡,一旁侍從立刻心領神會,恭敬地問道:“陛下,可要召程姬侍寢?”此時,椒房殿內的程姬正對着銅鏡,愁眉緊鎖。毫無預警地,月事突然而至,而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 - 天天要聞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張自忠將軍,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中,他的英勇而壯烈事迹,無不令人動容。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國的土地。張自忠將軍毫不畏懼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他參與了眾多激烈的戰役,每一場戰鬥都是他英勇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聞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這裡,我誠懇向所有讀者(觀眾)道歉,上次講“天水事件疑點重重”的文章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我必須更正,茲事體大,必須用更大的聲量發出!上次我質疑檢測報告中的鉛含量數據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鉛含量,會讓做出來的饅頭“硌牙”,再結合園方動機,我嚴重懷疑添加工業顏料的說法不可信。我承認,當時寫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