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傳>救世奇才 痴情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2022年11月03日02:42:12 歷史 1836

<帝王傳>救世奇才 痴情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 天天要聞

唐玄宗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武則天臨朝稱制併當皇帝後,將李唐宗室消滅殆盡,弄得李家人人自危。

公元705年宮廷政變後,武則天被迫讓位給中宗,皇后韋氏效法武則天把持朝政,培植韋氏集團,謀篡皇位。

公元710年,韋後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立年幼無知的中宗之子重茂為帝,自己臨朝攝政,準備當第二女皇。

公元710年6月,李隆基在果敢潑辣的姑母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率皇家衛隊突入玄武門,斬殺韋後,將韋、武勢力一網打盡。

不久,睿宗李旦複位,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兩年後,睿宗讓位給李隆基,自稱太上皇。

公元713年,李隆基自帶親兵300人,一舉剪除了企圖發動叛亂的太平公主,鞏固了皇位。

從此,李隆基奪回了李唐天下。開元伊始,他大刀闊斧地改革弊政起用了一代名相姚崇宋璟,政風為之一新。

李隆基效法唐太宗,禮賢下士、從諫如流,姚、宋二位賢臣進見,他起座相迎,下階恭送,禮敬有加。

公元713年元霄節,玄宗為粉飾太平,開皇門、張彩燈、奏樂歌舞,通霄達旦。左拾遺嚴挺之上疏勸諫,言此舉勞民傷財,玄宗遂取消這一活動。

但是在開元後期,他誤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被安祿山的曲意奉承所蒙惑,致使“開元盛世”江河日下。

唐玄宗更好女色,尤其與美女楊貴妃難割難捨,異乎尋常。

楊貴妃千古絕色,體態豐盈,且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她本為壽王李瑁的妃子,後來被玄宗發現,一見鍾情,留在宮中。

玄宗對她格外寵愛,整天廝守在一起,所謂除卻巫山不是雲,竟把滿宮的宮女嬪妃,盡數拋開。

楊貴妃愛食新鮮荔枝,玄宗便每年夏天興師動眾,令人缸植船運、快馬加鞭,從四川涪州將荔枝運往長安,搏美人歡心。

一夜,二人遙望燦爛的星空,尋覓牛郎織女,竟雙雙跪下,立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公元755年,早有異志的安祿山打出叛旗,率20萬人馬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直搗長安。史稱“安史之亂”。

唐軍兵敗,玄宗措手不及;宣稱要御駕親征,其實是棄城逃命。次日一早、玄宗帶着楊貴妃和大臣近侍、親兵數千人,倉惶西逃。

禁軍士兵見國難當頭,奸相楊國忠卻慫恿玄宗逃跑,忍無可忍,殺了楊國忠,迫楊貴妃自盡。玄宗見大事不好,只得舍了楊貴妃,讓她自縊而死。

玄宗留下太子李亨組織平叛,自己逃往成都。李亨北上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

公元758年,玄宗從成都回到長安。舊時歲月,依稀眼前,睹物思人,極盡酸楚。公元762年,玄宗溘然而逝,終年78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心為公的教員 - 天天要聞

一心為公的教員

教員始終秉持着"天下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那般,將拯救黎民百姓視為畢生使命。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學與家世,本可安享優渥生活,卻毅然選擇了荊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標38歲猝死真正原因,並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氣的 - 天天要聞

太子朱標38歲猝死真正原因,並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氣的

明太祖朱元璋這輩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長子朱標。這個從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幾乎承載了朱元璋對理想治國者的全部想象。可惜命運弄人,38歲突然暴斃,留下一堆未解之謎,也讓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徹底改寫。
房偉:在歷史的褶皺之處發力 呈現戰爭橫截面 - 天天要聞

房偉:在歷史的褶皺之處發力 呈現戰爭橫截面

蘇州大學教授房偉既是一名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評家中的佼佼者,同時還是一名相當高產的文學創作者,曾獲茅盾文學新人獎、百花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等。 談及同事房....
全魔亂舞:歷史飯圈化背後的情緒價值 - 天天要聞

全魔亂舞:歷史飯圈化背後的情緒價值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出現非常明顯的歷史朝代飯圈化現象!這樣的風潮到底是從何而來,有哪些好處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貼吧和天涯的時代歷史飯圈已初具雛形早在抖音、小紅書和B站出現前,廣大網民主要靠各種論壇和貼吧,維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