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2022年11月02日19:56:02 歷史 1580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讀史知今,廣西各地歷史人文,少為人知的地方志歷史的介紹,歡迎關注!

1947年9月5日晚,中共右江地委領導下,一千二百餘武裝人員進入各自的戰鬥位,悄悄展開,包圍了萬岡縣城。

9月6日拂曉,指揮部下達攻城令,歷時十三天的萬崗解放戰打響,經歷了攻打縣城戰、弄雷伏擊戰、燕樂突圍戰、羌桂遭遇戰、弄力攻堅戰、盤陽山阻擊戰等較大的戰鬥,解放了萬崗縣城和全縣十六個鄉中的十四個鄉。

從這個角度來說,萬岡縣也是廣西境內最早正式打響解放槍聲的地方了。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萬崗縣鎮崗炮樓(河池官網圖片)

這是一場以萬岡縣為中心的桂西武裝起義,史稱萬岡起義。是地方根據中央關於在敵後開闢第二戰場的指示精神,由粵桂工委的指示,右江地委領導的一次武裝起義。

不過,當時解放大軍剛過黃河,1`總體來說廣西境內的人民武裝力量還是比較薄弱,比較分散的,解放槍聲雖已響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於局勢所迫,這次起義只是打亂了反動勢力的部署,三天後,萬岡起義部隊還是不得不撤出縣城,轉入西山堅持游擊去了,縣城及部分鄉鎮還是被敵人所重新控制。

這次起義源於1947年8月31日的右江地委的第一次擴大會議,原定計劃將在10月份正式武裝起義,但是,會議還沒結束,就得到民國廣西地方政府準備在萬岡縣召開五縣聯防會議的傳聞,並且地方政府也的確有所行動,由於形勢改變,右江特派員覃桂榮感覺到起義迫在眉睫,於是,在會議上建議:提前發動武裝起義,先下手為強,以免後面陷入被動。

建議得到了批准,由此,萬岡起義成為載入史冊的光輝一頁。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廣西河池官網

但是,現在提到萬岡起義,提到萬岡縣,估計十個有九個半是不明所以的,要是不上網搜一搜,都不知道萬岡縣是一個什麼樣的縣?都有疑問:萬岡縣在哪裡?

萬岡縣,現在肯定是沒有了,這個名字都沒有保留下來,在1951年的時候(另一說法是1953年),萬岡縣被撤銷了,原縣域一分為三,西山成為了東蘭縣八區;所略,月篆成為了鳳山縣六,七區;玉鳳,巴品,羌圩成為了田東七,八,九區。

幾年後,1956年的時候,民族自治政策在廣西推行,區域內設置了一個巴馬瑤族自治縣,正好,其境域主體基本就是原萬岡縣,所以,現在又有觀點認為,今天的巴馬縣不說等於,也是約等於是萬岡縣的歷史延續了。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如果單單說萬岡縣這名字的歷史,實際並不長,正式建置於1935年,如果算到1953年,前後也就是十八年左右。但是,要講清萬岡縣如何建置,又如何結束,在這十八年前後的地方的歷史有些什麼變化,不同文獻記載都有不同,有點複雜。

1934年底,當時的廣西省府計劃在東蘭鳳山,恩隆,奉議,百色五縣交界的地方,新置一個縣。為什麼要在這幾縣交界地置新個縣呢?

這就和百色起義有關係了。

百色起義,又叫右江暴動,在鄧,張,雷,韋的領導下,百色起義成功了,成立了右江民主工農政府,右江地區一片紅色,附近的東蘭、百色、恩陽、奉議、恩隆、思林、果德、隆安、向都、鎮結、鳳山、凌雲、那馬、都安、那地十五個縣初步形成了右江革命根據地也是今天常說的廣西革命老區的範圍。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當然,那個時代中,人民武裝還是很困難的,後來由於形勢所迫,紅色政府不得不放棄根據地,主力部隊北上匯合,只留下很少一部分武裝在區域堅持鬥爭。

都知道,那時候人民武裝都在廣大農村山區,遠離當時各區域的大小各級行政中心,像東蘭,鳳山,恩隆,奉議,百色五縣交界的地方,對當時廣西政府來說,很怕人民武裝壯大,但各縣又很難具體管到這樣的邊界之地。

所以,當時省府就以“開化邊民,施政便利”為由,實際上就是為了更方便的鎮壓人民武裝,在這裡新置一個縣,設立萬岡縣,縣治在定巴鄉巴馬圩。

現在回頭看,為什麼當時縣治在巴馬圩,卻定名為萬岡縣,而不定名為巴馬縣呢?這就是民國時期的一種取名文化了。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盤陽會議所在地·今巴馬縣盤陽

明嘉靖時,今天巴馬縣的範圍周邊,曾設有十九個土巡檢司(巡檢司:類似於今天的派出所,公安局這樣的機構),其中,岜馬土巡檢司就在今天巴馬縣城內,萬岡土巡檢司就在今天巴馬盤陽圩。

兩地隔着也不遠,有着類似的歷史,因為岜馬,萬岡兩個土巡檢司的存在,兩地分別形成了區域的一個圩場,岜馬土巡檢司所在地叫岜馬圩;萬岡土巡檢司所在地則叫盤陽圩

1934年底決定設置新縣時,範圍取當時鳳山縣的盤陽、鳳凰二鄉;百色縣的定馬、月篆、所略、百羌四鄉;田東縣的巴品、仁德、燕樂、洪都、羌桂、靈歧、鳳橋、鵝橋、羅賢九鄉;1935年6月,增轄原鳳山縣的福邦鄉,共計十六個鄉,一百三十七個村,縣治定在岜馬圩。

這麼多鄉村混編組合,如果單單取縣治所在地叫岜馬縣,或是取十六個鄉的鄉名之一,都不合適,辨識度不高,於是,有人想到“萬岡”這個地名。

組成新縣之一的盤陽鄉的盤陽圩所在地,曾經是萬岡土巡檢司所在地,算是地方曾用名,現在十幾個鄉,百多個村組合在一起,以山水來說,也有“萬崗清秀”之意,一定角度來說,也是對新縣的一種形象比喻,一種希望象徵。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不過,以當時“開化邊民,施政便利”的借口來說,這“萬岡”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因為涉及到一些內容,也就不多說了。

還有,查閱1935年到1947年之間的萬岡縣地圖,不同年份縣區域有着不同的大小,或是大或是小,越往後越小,中間卻找不到什麼相關的記載,這就有點搞不懂了。

不管怎麼樣吧,萬岡縣的歷史的其中之一的說法,就這樣開始了。

直到後來,中斷了幾年,再次組合,成為今天的巴馬。再講起這片土地的歷史,就和巴馬這個名字分不開了,這就改天再說了。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一——萬岡起義閃光芒·河池巴馬縣 - 天天要聞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抗戰史料:各縣市抗戰時期資料系列文章(文末附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

廣西歷史:差點一分為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解放後被拆劃給廣東的縣——懷集縣的行政沿革演變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一)——宜北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田西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四)——永淳縣一分為三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五)——雷平縣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五)——(崇左·大新)改土歸流話雷平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六)——桂林·義寧縣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七)——柳州·榴江縣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廣西最民族的地區之一——(崇左)崇善縣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九)——(崇左)同正縣的“改土歸流”史

廣西第一個解放的縣——少為人知的平治縣,現百色·平果境內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一)——天河縣(河池·羅城縣境)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二——一拆為二話融縣(柳州·融水融安)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三——三黃雞之都的沿革歷史(賀州信都)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四——雒容說史之千年洛容一朝改(柳州)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五——與荔浦千年分合的修仁縣(桂林)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六——思恩縣:兜兜轉轉終歸環江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七——新圉寧謐·扶南縣史話(崇左扶綏)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八——百壽岩下百壽縣史話,桂林永福百壽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九——岑瑛圍鹿話那馬(南寧·馬山周鹿)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十——隆山縣土司記憶(南寧·馬山白山)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一——狀元爹宰相爸建的養利城·崇左大新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二——你不知道的中渡古鎮故事·柳州鹿寨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三——萬世傳承入大新,廣西萬承縣·崇左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四——最後一個被解放的西隆縣·百色隆林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五——崇左的左,左江左邊的左州鎮老故事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六——不清不楚講明江縣歷史(崇左寧明)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七——左江明珠岩畫之鄉上金縣,崇左龍州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八——鎮邊縣,岑氏發跡地(百色那坡)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九——萬福洞天在向都(崇左天等縣)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十——千篇一律外的敬德縣故事·百色德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着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