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35年6月4日,大宋朝的第8位皇帝徽宗趙佶死了。作為皇帝,他死的時候沒有宏大的葬禮,也沒有豪華的棺木。
唯一用來成殮他屍身的就是極北之地五國城中那幾間由金人給他建造的泥牆“地窨子”。
其實自從成為金人的俘虜之後,宋徽宗就再也沒有過過錦衣玉食的生活,畢竟“寄人籬下”總要有些許覺悟才可。
宋徽宗
可令人驚嘆的是,在極北之地的幾年囚居生活中。這位素來以“好色”著稱的皇帝居然在金人的眼皮底下斷斷續續又做了14回“爹”。
這不禁讓人疑惑,身為帝王卻淪為俘虜,可依舊能夠“夜夜笙歌”,以致子嗣廣播,這究竟是宋徽宗“色心不改”?還是金人的有意縱容甚至是另眼相待呢?
對此,由於宋人對此段歷史羞於啟齒,故而正史記載少之又少。不過從時人口口相傳和金人的隻言片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宋朝皇帝究竟遭受了怎樣的侮辱。
為了弄清楚“靖康之恥”的那段歷史,我們就不得不從金人入侵開始說起!
靖康之恥;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北方的金國派兵10萬圍住了北宋的都城汴京。由於當時的宋朝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很快金兵就完全掌握了主動權。
眼看國破在即,為了推卸責任,宋徽宗竟然想要臨陣脫逃。可是身為皇帝,國家和平時,他享盡了榮華富貴;如今國難當頭,他竟不想為國出力。
然而皇帝的名號是榮耀也是枷鎖,宋徽宗雖然不想直面金兵,但也不能像尋常百姓一般收斂細軟然後撒丫子。
因此為了最大程度上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宋徽宗最終接受了大臣李崗的建議。那就是將皇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趙桓,讓他去和金兵交涉,自己則在皇宮內做縮頭烏龜的太上皇。
然而即便如此,金國似乎也不打算放過宋徽宗這個太上皇。由於大宋的軍隊無力再戰,最終只能像金國求和。
可是金國傳出消息,想要和談並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要大宋的太上皇徽宗親自前來。然而當時的趙桓已經登基稱帝,他擔心親爹去到金國大營。
如果禁不住壓力,被金人嚇唬住了,那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皇位豈不是成了“煮熟的鴨子”。
要知道自己能夠當上皇帝本就是機緣巧合,徽宗禪位並不甘心,而他中意的繼承人也不是自己。
宋欽宗趙桓
相反如今自己是名正言順的天子,又已經立了太子。所以即便是求和哪怕是投降,只要金國能夠讓自己繼續當皇帝,條件苛刻一點也不是不能接受!
想及此,趙桓以親爹身體不好為由,希望金國能夠同意讓自己這個現任皇帝親去和談。對此提議,金國很快就同意了。
消息傳來,汴京城中的一些大臣居然還為此感到高興,覺得金人並非不通人情的蠻夷,反倒是頗講誠信的!
於是一番收拾之後,趙桓與秘書郎李若水來到了金國大營。因為是和談,所以身為皇帝的趙桓滿以為金人會以禮相待,可結果卻讓他大跌眼鏡。
二人來到金營之後,不僅無人迎接,反而備受冷落。金兵像對待囚犯一般,將趙桓與李若水推進了一間土坯小屋中,然後將屋門鎖上。
隨後撂下一句“等候接見”的話便再也無人問津了。時值寒冬,小屋內如同冰窖,唯一可以禦寒的只有兩張尿布般大小的毛氈。
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一早,他們被放出後也沒有見到金人的統帥宗翰和宗望。等了半天,只有一個帶着通事的千夫長前來。
這個千夫長到來後,只扔給了趙桓和李若水紙筆,然後說:“奉二帥之命,要宋國皇帝親撰降表。”
金國將領
趙桓一聽這話,當場石化。要知道他們來之前說的可是和談,現如今卻讓皇帝寫降表。如果真的寫了,宋朝豈不是承認亡國了嗎?
可是不寫,眼下這一關是絕對過不了的。此時此刻,趙桓有些後悔從老爹手中接下這皇帝差事。
但俗話說“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頭”,萬般無奈之下,趙桓口述,讓李若水執筆。可等二人絞盡腦汁、低三下四地將降表寫好呈交後,卻被金人丟手紙一樣給扔了回來。
原來金人的統帥宗翰和宗望認為,趙桓的降表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現在的處境。要求他在降表中承認並檢討徽宗招降納叛之罪。
除此之外,也要承認趙桓自己密諭軍民堅守三鎮、蠱惑耶律余睹之罪。而且宋國已經滅亡,趙家宗室應該奉表出郊,與臣民一起聽從金國統帥的遣派!
儘管李若水不願意承認金國所謂的“宋國已經滅亡”的事實,可胳膊拗不過大腿。趙桓深深嘆了口氣,便說道:
“都依了他吧,自古皆是柔軟是立身之本,剛強乃惹禍之根。”言罷,便繼續埋頭研究起來如何才能將降表寫得讓金人滿意。
最終,在趙桓不斷放低身段、近乎諂媚、哀求的語氣下,降表五易其稿,終於被金國統帥所認可。
然而對於所有人來說,這絕不是厄運的和恥辱的結束,反倒是噩夢的開端……
二帝被擄;
由於金國是剛剛興盛起來的北方游牧部落,因此國內一窮二白。除了金兵的戰力彪悍之外,幾乎什麼物資都沒有。
眼下來到了物產豐富的宋國,金人高興壞了。他們在大肆劫掠之後決定,要將宋國能夠帶走的東西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
而為了能夠長期控制住這個“南方的錢袋子”,金人決定將大宋的兩位皇帝帶走,如此一來,只要有皇帝為質,就不怕宋朝不聽話。
就這樣,在金人蠻橫的強迫下,宋徽宗趙佶和他的兒子宋欽宗趙桓坐上了金人北上的牛車。
因為宋朝的降表說得明白,宋朝的宗室女眷都要聽候金人統帥的安排。而金人不僅缺物資,當然也缺女人。
趙構
於是除了當時不在汴京的康王趙構,其他的宋朝宗室、兩宮皇后和所有妃嬪全部被金兵俘虜。在跟隨金人北上的14000多人中,女人就多達3400多人。
儘管這些女人名義上都是徽宗和欽宗的,但一路上金兵對她們的的蹂躪和侵犯數不勝數。
由於金兵是游牧騎兵居多,所以他們行軍打仗幾乎不備軍資,基本上都是一路打一路搶。而北上之路,大宋的國土一片狼藉。為躲避戰亂,百姓基本上都四散逃離。
就算是金兵也沒有東西可搶。無奈之下,就只能不斷減少士兵和俘虜的日常糧食供應。
一段時間後,徽宗的糧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可就在這時,金兵也陷入了糧食危機。為了生存,每日徽宗也只命人熬一鍋粟米粥。
由於缺糧,所以粟米粥就水多糧少。徽宗的才人曹氏清早喝過一碗稀粥後,沒多久就想要小便。
可大隊人馬不停,她一個女眷更是無法離隊獨自解決。但尿急憋是憋不住的,萬般無奈之下,曹才人趁着人不注意,悄悄離隊到大樹後解決。
宋朝女子
可是小解完還沒等提上褲子,就聽附近的金兵高聲喊道:“宋國美婦人。”於是一群金兵便猛虎撲食一般將她壓在身下。
曹才人起初還能高聲呼救,可掙扎無效之後,在金兵的淫笑之中便只剩下無奈的呻吟了!
等到金兵洩慾完畢,衣衫不整的曹才人才再次歸隊。儘管她梨花帶雨地向徽宗控訴,可徽宗除了沉默也是無可奈何。
但是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徽宗只能發下上諭:女眷不可離隊,寧可拉尿在褲襠里,也不能走出大伙兒的視線。
此後隊伍不斷往北,景象也越發的荒涼。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糧食的供應也越來越緊張。
金兵為了不讓這些俘虜餓死,隔段時間下發一些秕糠,但量卻少得可憐。除此之外就是配給一些麥秸、秫秸、豆秸等牲畜飼料。
這對於之前錦衣玉食的徽宗和皇室宗親來說,讓他們吃這些東西簡直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但他們也都明白,好死不如賴活着。好在徽宗身邊的太監丁孚是窮苦出身,知道一些處理糧食的土辦法。
於是在丁孚的帶領下,一眾人將所謂的糧食舂碾、籮篩,總算是得到了一些像面卻又不是面的東西。
之後他們將這些東西加水攪拌,捏成餅狀貼在鍋邊,烤熟成了幾個餅子。雖說難以下咽,但徽宗也知道此時不是講究的時候。
於是忍着吃,可很快他就發現這樣不行。因為這些東西幾乎不能消化,所以在之後的日子裡,除了沒得吃之外,最令徽宗痛苦的事情就是拉屎。
歷經千辛萬苦之後,徽宗一行總算抵達了金國的國都。雖然知道作為俘虜沒有什麼好待遇,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在金人的眼中竟與牲口無異!
為了向俘虜示威和向祖宗寶捷,金人在將徽宗一行人擄回後決定舉行“牽羊禮”。在金國祖廟的院子中,插着白旗。
上面寫着“俘宋國二帝”、“俘宋國二皇后”、“俘叛奴趙構母與妻”、“俘宋國諸駙馬”、“俘宋國兩宮眷屬”……
而在金人祖廟門外,徽宗和欽宗被金兵逼迫脫下上衣,之後每人袒胸露乳的手拿一根白色氈條舉在胸前,上書“悔罪大惡極”!
牽羊禮
待金國的百姓看夠後,金兵給每人硬塞了一隻羊,讓他們牽着走進祖廟。如果說整個過程只有男人參加也就算了,可實際上不論男女,全部光着膀子。
被金人強迫着做所謂的“牽羊禮”,整個過程大宋的宗室女和徽宗的後宮妃嬪各個羞愧不已,但為了活命卻也不敢有絲毫反抗。
牽羊禮之後,金人認為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便將徽宗等人分散安置起來。由於隨徽宗前來的金國的女眷眾多,而她們的命運也就更加悲慘!
五國城囚居歲月;
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九月初二,徽宗和欽宗被押解到了金國的胡里改路,也就是位於依蘭的五國城。
所謂的五國城,其實是女真成立前,5個部落的會盟之地。但部落都是游牧民族,雖是城,卻沒有建造城郭。
但由於徽宗等人遷居於此,金國便在這裡圈地夯土,築牆圍城。在城裡面,金國人給徽宗建造了一個籬笆小院子,蓋了幾間干打壘的土房子。
由於北地苦寒,為了防寒保暖,當時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半地下式的,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地窨子”。
因此可想而知,之前住慣了寬敞明亮的宮殿的徽宗等人又要遭受不小的苦楚。但實際上,與住宿的條件相比,讓他們更為痛苦的遠不止這些。
由於金國不養閑人,所以所有的俘虜都要自己掙飯吃。徽宗的妃嬪雖然有一些在他身邊服侍他,但也有不少被金國徵用。
宋朝妃嬪
徽宗的妃嬪、趙構的生母韋賢妃被金人發配到了“洗衣院”。這個所謂的洗衣院並非我們所認為的宮廷中的浣衣局。
而是類似於“官妓”的地方,說白了,就是讓經過的王公貴族們驕奢淫逸的場所。據記載,當時的韋賢妃被擄掠之金國後,已年屆四十!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個年級的宋朝女人基本上都已算是老嫗了!可即便如此,韋賢妃還是每天被迫接客!
最多的時候,韋賢妃一天居然要忍受多達105次的蹂躪。而徽宗的公主趙福金在押解途中就屢遭金兵姦淫,後淪落洗衣院備受凌辱。
或許因其頗有姿色,竟被金國的宰相看上,將其擄走作為奴隸,次年即被活活折磨死了。
後來韋賢妃被金人的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看中,然後將她從洗衣院中接出納為妾室。而更為不可思議的是,韋氏竟與完顏宗賢又生了兩個孩子。
在五國城囚居的日子裡,徽宗過的雖然比其他宋人要好一些,但對於自己的女人卻無力保護。
幾年間徽宗的女人陸陸續續為他生下了18個孩子,但實際上這些孩子究竟是誰的恐怕連那些嬪妃自己也說不清楚。
畢竟在金人的威逼下,徽宗的女人簡直就是牲口,誰都可以用。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有了身孕,也不見得就是徽宗自己的。
要知道據後世考證,18個孩子中間,至少有4個不是徽宗親生的。因此我們也不難看出,當時的徽宗身為俘虜,日常百無聊賴。
儘管他是個文采卓絕的皇帝,但日常除了詩畫之外,恐怕更多時間就是與嬪妃糾纏在一起。這既可以說是他好色難改,也算得上是作為皇帝,金人留給他的最後一點體面吧!
帝星隕落;
由於囚居的生活太過痛苦,為了向金人諂媚以獲得較好的待遇。1133年6月,徽宗的第十三子沂王與徽宗的女婿劉文彥合謀向金人誣告徽宗身邊的人和信王謀叛。
後經過金人的調查,沂王和劉文彥所告均屬子虛烏有,故而將這二人全部處死。至此,徽宗才明白什麼叫“眾叛親離”!
此後隨着年歲的增長,徽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由於金人也沒有什麼良醫良藥,再加上極北之地苦寒異常,沒多久徽宗就重病纏身。
五國城遺志
1135年,54歲的宋徽宗病死在了五國城。帝星隕落,不僅沒有莊重的葬禮,甚至連像樣的棺槨也沒有。
7年後,南宋與金國達成了“紹興和議”,以淮水為界,互不侵犯,宋朝每年向金國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同時金國封趙構為南宋的皇帝,將徽宗的遺體和韋賢妃(趙構的生母)放回南宋。而韋皇后離金之前,欽宗苦苦哀求,希望金國也能放他回去。
可實際上,作為皇帝,金國此時就算願意放他回去,南宋的皇帝趙構也不會願意。儘管韋賢妃離去之日,欽宗挽住車輪表示:
“若能回歸絕不貪戀皇位,只求一棲身之所!”
可望着南下車輪所帶起的滾滾塵煙,欽宗終歸是沒有能夠再次回到故土。此後20多年間,欽宗一直被困在金國過着不人不鬼的日子。
1161年,61歲的宋欽宗趙桓死在了金國。而他的死訊直到5年後才傳到了南宋。作為一代君主,趙桓的一生與他的父親趙佶一樣,無比的窩囊、屈辱!
結語:
岳飛
岳飛在其著作《滿江紅》中曾寫到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儘管他一生都在為迎二帝還朝而努力,但卻忽視了趙構的存在。
其實不管徽宗和欽宗到底在金國經受了何種磨難,說到底他們也都是咎由自取而已。俗話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既然他們不能承擔責任,就必然要遭受苦難!
參考文獻:
1.《宋徽宗》——曉箭
2.《宋徽宗:史上子女最多皇帝》——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