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2022年11月01日19:07:08 歷史 1592

盛世時,她是大唐的榮耀,是錦上添花的點綴;亂世時,她是大唐衰敗的禍水,是禍國殃民的妖妃。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楊⽟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美⼥。人們⽤成語“沉魚落雁,閉⽉羞花”形容4⼈。“羞花”就是指楊貴妃楊玉環。

楊玉環於開元七年(719年)出生於宦門世家,高祖父楊汪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父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楊玉環的童年是跟隨父母在蜀州度過的。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林芳兵扮演楊玉環 電視劇《唐明皇》

開元十七年,10歲左右的楊玉環因父親去世,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楊玄璬對楊玉環很不錯,從小就按照大家閨秀的標準培養她,詩詞歌賦一樣不落。玉環天生麗質,加上這樣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性格婉順,精通音律,且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長大後的楊玉環更是不僅有沉魚落雁之貌,而且精通各種樂器,舞技非凡。正如白居易長恨歌》中所說的那樣,“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但是很快,楊玉環的美名便家喻戶曉了。

公元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在婚禮上的楊玉環溫婉端莊,顏色艷麗,咸宜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壽王(唐玄宗第18子)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不顧一切,懇請他的母妃武惠妃為他求娶楊玉環

武惠妃在婚禮上也對這個色藝絕佳的女孩喜歡不已,而且自己的兒子壽王從小長得端正漂亮,而且早熟懂事,深受唐玄宗的寵愛,7歲和兄弟們一起封王,現在也到了選妃成家的時候了,兩人也算是天作之合。於是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殷桃扮演楊玉環電視劇《楊貴妃秘史》

婚後,郎才女貌的楊玉環與李瑁夫唱婦隨,十分恩愛。雖然夫妻三年,他們之間沒有一個孩子,這對於一個王妃來說,這是致命傷,但李瑁確實深愛楊玉環,不介意無所出的楊玉環,沒有納妾娶他人,傷楊玉環的心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時年38歲的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當時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愛妃的離世,讓已經52歲的玄宗非常的傷心,每天以淚洗面、鬱鬱寡歡。見此情況,便有人建議找一些漂亮的美女充斥後宮,或許能夠扭轉一下李隆基的狀況。

可惜的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卻無一人能夠讓唐玄宗“中意”。有人就進言說:壽王妃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於是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獻舞娛樂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范冰冰扮演楊貴妃《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楊玉環不僅長得美,有多美?李白曾寫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句唯美的詩將楊玉環的美麗展現的淋漓極致,而且她還善歌善舞,一曲胡旋舞讓唐玄宗將武惠妃的死拋諸腦後,完全沉浸在了她的顏值之中。唐朝的風氣非常開放,或許也因李唐皇族多少有些鮮卑血脈,所以在感情問題上更加開放。

基於此,唐玄宗便想要將楊玉環據為己有,而後他做了兩件事情。其一,先是以“為太后祈福”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其二,李隆基又為兒子李瑁物色了一個妃子。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這一住就是四五年。

公元745年,唐玄宗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又以楊玉環守戒五年期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從此楊⽟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顏⾊”。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這件事情自然給壽王李瑁以深重的傷害,但搶走愛妃的是自己的父皇,自己只能敢怒不敢言。武惠妃的死讓李瑁及其勢力備受打擊,沒了奪位的希望不說,而且他母親曾經為他奪位的行為,讓他成了眾矢之的,處境艱難的他無力反抗,只能默許這種情況。

對此,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在詩歌《驪山有感·詠楊妃》中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此詩說明了當時唐玄宗搶走兒媳婦後,壽王李瑁的鬱悶和唐玄宗的尷尬,然而楊玉環實在是太漂亮了,唐玄宗為了得到她這一切都不顧了,由此也可見楊貴妃的迷人之處。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為了討楊貴妃歡心,五十多歲的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髮上。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古今宮闈秘記》卷三)複製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

慢慢的年輕貌美的楊玉環對這個英明果斷、多才多藝又寵愛自己的帝王生出了更多的情愫,兩人在之後的10年里恩愛和諧,生出許許多多的愛情故事。

玄宗自王皇后之後,宮中未立新皇后,宮人皆呼楊氏為“娘子”,實居皇后之位。還有一個故事,說在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唐玄宗令詞臣教以詩篇,數遍之後,這隻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衣娘”,這隻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擾亂棋局,勝負自然不能分曉。 後來這隻可愛的“雪衣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御苑中,稱為“鸚鵡冢”。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惜,其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了。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姊妹均贈高官厚祿,楊貴妃的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 ,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

玄宗游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自此“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楊玉環憑藉自身出眾的才華和溫柔體貼的性格,也贏得了玄宗的專寵和溫柔,成為眾多人艷羨和追捧的對象。

在此受寵期間楊貴妃曾被兩次“出宮”,但無一例外最後都被玄宗皇帝給找了回來。就像是兩口子吵架,媳婦賭氣回娘家了,丈夫氣消後想辦法又把媳婦接回家來一樣,這樣的插曲讓楊貴妃和唐玄宗兩人深知對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更加恩愛。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時楊貴妃在華清宮裡品嘗荔枝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其對飲,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從此便有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那作為貢品進入宮廷的美酒,也取名為:露濃笑。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公元755年,浩浩蕩蕩的“安史之亂”爆發了,次年,唐玄宗帶着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然後陳屍在天井,讓將士們見證楊貴妃真的死了,以便放棄怨心繼續護送唐玄宗西逃。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對於貴妃的結局,我寧願相信另一種說法:楊貴妃其實沒有被勒死。

說是軍中主帥陳玄禮愛憐楊貴妃貌美,不忍殺死她,於是和唐玄宗的重臣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結果高力士向將士們展示的貴妃遺體其實是侍女的替身,因為查驗遺體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陳玄禮自己。而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最後從江蘇的揚州市揚帆出海,漂流到了日本山口縣油谷町久津的一個叫唐渡口的地方,可惜登陸不久後的楊貴妃因水土不服加上憂思難過病逝了,當地人把她安葬在一個往西看得到大海、能夠遙望故國的高坡上。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後來楊貴妃託夢告訴玄宗,她到了日本,已經不在人世,從此天上人間,生離死別,只有來世再見了。悲痛萬分的唐玄宗派了白馬將軍陳安前來祭奠,但是陳安沒有找到墓地,只把帶來的兩尊佛像和十三層的大寶塔寄存在京都的清涼寺就回去了。

詩人張志真也《詠馬嵬坡》中寫道:“天姿惹出安史亂,至今西風哭白綾......”可惜的那傾國之姿、傾城絕色再也見不到了。

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白居易的《長恨歌》總結得恰到好處,大家可以關注我的主頁查看“《長恨歌》——長的是在記憶中不斷來回,恨得是再也回不去”這篇文章。

盛世大唐的榮耀——楊玉環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
哈爾濱怎麼從清朝一個村鎮,成為黑龍江省會的?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怎麼從清朝一個村鎮,成為黑龍江省會的?

哈爾濱是古肅慎人的地盤,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過是小鎮,如何成為黑龍江省會的呢?【哈爾濱】哈爾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南與吉林省接壤,地處松嫩平原東南緣,松花江中游,面積5.31萬平方千米,居中國省會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