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2022年11月01日17:16:49 歷史 1757

文|格瓦拉同志

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一支波斯使團來到長安的朝堂上,在按照朝貢禮節行完跪拜儀式後,隨即向唐高宗提出一個特殊的要求,希望唐朝能派出軍隊援助在吐火羅國艱難抵抗大食的波斯王卑路斯,並幫助其復國。說段題外話。波斯即今天的西亞大國伊朗,大食是中國人對阿拉伯帝國的稱呼,而吐火羅國是西域強國,在漢朝時被稱作大夏,其位置在今阿富汗北部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唐高宗拒絕卑路斯的首次求援

此時,唐高宗繼位僅有5年時間,正集中精力對抗以舅舅長孫無忌為首的輔臣集團,加之吐火羅國距離中原有數千里之遙,而大食實力超強且跟唐朝沒有恩怨,使他沒精力、沒興趣援助一個跟中國風馬牛不相及的國家。因此,唐高宗以路途遙遠為由,斷然拒絕波斯使者的請求。不過,唐高宗在拒絕波斯的求援後,卻饒有興趣地向使者詢問波斯王為何逃往吐火羅。

原來,卑路斯是波斯薩珊王朝末代皇帝伊嗣俟三世的兒子,亦是波斯復國運動的首領,堪稱波斯版的“慕容復”。薩珊王朝又稱波斯第二帝國,以區別於前550年-前330年間的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始建於224年,相當於中國的三國時期,是在安息(又稱帕提亞帝國或阿薩息斯王朝,存在於前247-224年)廢墟上創建的、以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大帝國。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薩珊波斯巔峰期版圖

波斯第二帝國建國後,便開始走上對外擴張之路,經過數百年的征戰,將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小亞細亞西部、阿拉伯半島沿海、巴基斯坦西南部納入版圖內,甚至一度還佔據過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面積約56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兩千萬。620年前後,波斯的實力達到巔峰,在當時是可與東羅馬帝國和唐朝相抗衡的世界強國

然而,波斯的巔峰期僅維持十餘年時間,由於跟東羅馬帝國之間連年不斷的爭霸戰,從而導致國力嚴重下滑、國內危機四起。波斯的衰落給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提供可乘之機,它首先將波斯的勢力驅逐出阿拉伯半島、敘利亞等地,隨即向其本土發動凌厲的攻勢。637年,阿拉伯軍隊在卡迪西亞會戰中擊潰波斯的主力軍,隨後攻陷其都城泰西封,迫使皇帝伊嗣埃三世向東方逃遁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卡迪西亞會戰使波斯元氣大傷

國都的淪陷對波斯來講不啻於“釜底抽薪”,而隨後的納哈萬德戰役(又稱尼哈旺德戰役,爆發於642年)慘敗更是擊碎波斯復國的最後希望,加之伊嗣埃三世逃跑時放棄了大量的財富和寶藏,以至於流亡政府無法組建強有力的軍隊,展開有效的反擊。此後,伊嗣埃三世逃往霍拉桑東部,並在651年被梅爾夫一名磨坊工人剌殺,薩珊王朝至此終結

伊嗣埃三世死後,太子卑路斯雖然失去全部國土,但還是自稱波斯王,並率部眾向東逃至吐火羅。在當時,只有東羅馬和唐朝能抗衡大食,但前者遠在歐洲且跟波斯是世仇,根本無意援助其復國,能幫助卑路斯的便只剩下唐朝,因而他才遣使來華。說段題外話。伊嗣埃三世在向東逃遁的途中,曾經4次遣使向唐太宗求援(638年、639年、647年、648年),但都被後者以路途遙遠為由婉拒。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卑路斯兩次請求唐朝幫助波斯復國

卑路斯向唐朝求援失敗後,只能依靠吐火羅抵抗大食,圖謀復國。起初,卑路斯的軍事行動取得相當不錯的結果,聯軍一度打到霍拉桑,但因眾寡不敵,很快又被打退回來。更糟糕的是,大食此時已在伊朗高原建立起穩固的統治,並派兵深入中亞地區,期望採取南北夾擊的手段消滅波斯殘餘勢力。危急關頭,卑路斯在龍朔元年(661年)第二次遣使前往長安,請求唐高宗派兵援助

對於卑路斯的求援,唐高宗終於答應下來,他之所以這樣做,緣於大食經常對唐朝的中亞屬國進行騷擾、劫掠,嚴重威脅到帝國在西域的統治。因此,唐高宗派將軍王名遠率軍援助卑路斯,並在疾陵城設置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次年又正式冊立其為波斯王。由此,波斯在名義上成為唐朝的藩屬國,但這種依附關係僅具有羈縻性質,實質意義不大(註:疾陵城在今伊朗扎博勒市境內)。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唐朝設置的波斯都督府

伊嗣候懦弱,為大首領所逐,遂奔吐火羅,未至,亦為大食兵所殺。其子名卑路斯,又投吐火羅葉護,獲免。卑路斯龍朔元年奏言頻被大食侵擾,請兵救援。詔遣隴州南由縣令王名遠充使西域,分置州縣,因列其地疾陵城為波斯都督府,授卑路斯為都督。是後數遣使貢獻。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

儘管有唐軍的援助,卑路斯卻依然難以抵禦大食凌厲的攻勢,在苦撐多年後,無奈被迫再次東逃,最終於上元二年(675年)初抵達長安,被高宗封為右威衛將軍。卑路斯在長安生活兩年,期間一直在籌劃再度興兵事宜,但終究收效甚微。儀鳳二年(677年),壯志未酬的卑路斯病逝並葬於唐朝的東都洛陽,由此成為第一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註:波斯王陵在今洛陽市偃師區高龍鎮高崖村南)。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唐乾陵各國酋長石像群,其中有一座是卑路斯

卑路斯死後,其子泥涅師在唐朝的幫助下,於679年返回吐火羅,繼續領導波斯殘餘勢力對大食的抵抗戰爭。然而,由於大食的實力過於強大,加之追隨者在失去信心後相繼離開,使得泥涅師的光復夢終成“鏡花水月”。泥涅師在吐火羅堅持了20餘年,最終還是重走當年的東逃之路。景龍元年(707年),泥涅師重返長安,被唐中宗授予左威衛將軍,若干年後病死於該地,再沒能西返故國。

始,其子泥涅師為質,調露元年,詔裴行儉將兵護還,將復王其國。以道遠,至安西碎葉,行儉還。泥涅師因客吐火羅二十年,部落益離散。景龍初,復來朝,授左威衛將軍。病死,西部獨存。見《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下》。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直到唐玄宗在位時,依然有“波斯王”前來朝貢

泥涅師再度逃離吐火羅時,其子普尚並未隨行,而是留在中亞繼續堅持抵抗,因此等到泥涅師去世後,普尚便被唐朝冊封為波斯王。據宋真宗時期編篡完成的大型史學類書《冊府元龜》記載,在唐玄宗年間仍不斷地有“波斯王”從中亞遣使朝貢,這裡所記載的“波斯王”,應該就是普尚及其子孫。也即是說,波斯帝國雖亡,但其餘脈長期存在於中亞,其影響力長期存在。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時值晚唐,一個名為薩曼帝國(874-999年)的強大政權在中亞、西亞地區興起,其巔峰期版圖囊括今日的伊朗大部、中亞大部及阿富汗等地區,面積達285萬平方公里,其創建者納斯爾·伊本·艾哈邁德正是卑路斯留在中亞的後裔。換句話說,薩珊王朝在滅亡200餘年後,終於迎來光復的一刻,卑路斯若泉下有知,當深感欣慰吧?

首位葬在中國的伊朗國王,兩次求唐朝助他復國,四川仍有其後裔 - 天天要聞

李珣畫像

除了普尚及其子孫留在中亞外,卑路斯還有不少子孫生活在中國,其中有一支後裔在“安史之亂”中跟隨唐玄宗逃往四川,並在蜀地定居、繁衍開來。出自這個支系的名人為數不少,尤其著名者,當屬五代十國時期後蜀著名詩人李珣、李舜弦兄妹。直到今天,卑路斯的後裔仍居住在四川,只是姓氏大都改為“李”,並且由於長期跟中國人通婚,相貌已經完全看不出伊朗人的模樣了。

參考書目

1.劉昫、趙瑩[後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2.歐陽修[北宋]:《新唐書》, 中華書局1975年版。

3.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5年版。

4.王欽若[北宋]:《冊府元龜》,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

5.許序雅:《中亞薩曼王朝史研究》:貴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