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一天夜裡,原節子正在自家卧榻上發獃,然則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卻突然打斷了她的思緒。
夜深人靜,妙齡少女獨自居家,再結合日本戰後初期混亂的社會環境,原節子一時間錯愕不已。
不多時,門外來人已經表明了身份,他們是裕仁天皇派來的,要跟原節子商量一件大事。
原節子
原節子打開了門,門外站着幾個魁梧的漢子,為首的一個正是那個為天皇獻上美人計的大臣,原節子曾在一場舞會上見過這個人,便將他們讓進了家裡。
對方開口便直奔主題,美軍即將登陸並佔領日本全境,為保住天皇的權益,希望原節子能夠委屈一下,對美軍高層展開色誘並竭力勸說對方,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原節子可謂是“臨危受命”,她會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只為保住這位高高在上的天皇嗎?她又擁有怎樣傳奇的經歷呢?
平民堆里走出的大明星
說起原節子,她可是當時風靡全球的美人。
她出生在1920年橫濱一個普通平民的家庭,本名會田昌江。儘管當時的日本已經是列強之一,但國家的財富並沒有沉澱到底層群眾中間,昌江的家庭依舊貧困。
當昌江長到十幾歲時,貧困的家庭再也無力負擔她的學費,因而只能輟學。全家這麼多人,昌江便想着出去謀點生計補貼家用。
一天昌江的姐夫來到家裡,當昌江回到家中的那一刻,姐夫熊谷久虎頓時就驚呆了。十幾歲的昌江生得容貌靚麗,面帶桃花,是個十足的美人坯子。
熊谷久虎一見她就問是否還在讀書,當得到否定的回答後便激勵邀請她進入娛樂圈。
當時日本電影藝術正是萌芽階段,而昌江的姐夫熊谷久虎就是一位新晉導演。
家裡人尋思昌江一時間也找不到什麼工作,現在有熊谷作為靠山,說不定日後在影視圈裡還能混出點名堂,便同意她跟熊谷遠走他鄉。
熊谷也沒有辜負二老的期待,沒過多久十五歲的昌江就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
昌江原本就有不錯的底子,再加上化妝、燈光等襯托,讓她在影視圈一下子打出了名聲,而昌江本人也引用那部電影里自己飾演角色的名字取了個藝名,就是後人所熟知的原節子。
原節子在日本聲名大噪的同時,也受到地球另一端那個納粹國家的注意。
三十年代後期的日本和納粹德國之間的關係逐漸升溫。
兩個國家都是奉行侵略主義的軍事狂魔,一東一西瘋狂發展軍備武裝,時刻準備發動新的世界大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日德兩國在民間層面展開了廣泛的交流。
原節子作為日本影視明星,當她的形象出現在德國民眾的視野中時,德國人瞬間就被這位東方美女的容貌所折服。
應民間人士的呼聲,那些德國的大導演當然不能錯過這賺錢的機會。很快,原節子就收到了德國導演的邀請,並遠赴德國合拍了電影《新土》。
絲毫沒有意外,這部電影在德國再次大火,而原節子成為了德日兩國人民心中的女神。
隨着電影的大火,就連希特勒都注意到了這位傳奇影星,原節子儼然已經成為德日友好的代言人。
鮮花、掌聲、聚光燈下的原節子越來越火,她走到哪裡都是萬人空巷的壯觀場景,但她不知道的是,她即將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工具。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美化侵略戰爭,日本軍部急需一批宣傳所謂“東亞共榮”的電影。當時的日本民眾正對侵略中國的順利而瘋狂慶祝,原節子也為自己的國家所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軍部由此在深受軍國主義影響的電影人中挑選其代言人,原節子赫然在列。
在經過篩選之後,原節子收到了軍部的邀請,以豐厚的薪酬讓她拍攝一系列宣傳戰爭、美化戰爭題材的電影。
在那段時期內,原節子拍攝的影響力最大的電影名為《上海陸戰隊》,在裡面她飾演的是一位努力幫助日軍的中國女人。
而電影中日本人被拍攝得威武不凡,宛如神兵天降,在當時的上海民眾和日本本土群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隨後的幾年裡,原節子依然在為日本軍國主義服務,但拍攝的電影大多數是在日本本土上映。
她在美化侵略戰爭的道路上已經越走越遠,甚至在她的思想上已經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精神的傀儡。
但是,這場戰爭始終是非正義的,無論她拍攝的電影如何美化也難以改變其本質。
昭和女神成為“太上皇”情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開廣播,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然而當裕仁放下演講稿離開話筒後,一下子癱軟在身後的椅子上,這份短短几分鐘的演說稿,似乎掏空了這個二戰劊子手的身體。
接下來的幾天,裕仁天皇惶惶不可終日,他雖然在廣播里聲明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這樣無異於將全體國民和整個日本皇室交給盟軍處理。
日本投降
他最擔心的不是日本平民將會遭到什麼樣的厄運,而是日本皇室在後續會不會受到迫害。
這場充滿罪惡的戰爭,這場對全世界人民都造成重大災難的戰爭,在盟國勝利的歡呼聲中結束了。
日本投降後,原節子也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作為鼓吹日軍,美化侵略的宣傳人員,原節子一時間對戰爭的本質陷入了沉思,但她卻沒有想到,一個新的使命即將落在她的頭上。
日本皇室的命運被裕仁親手交給了盟軍,他們的戰友、親人曾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屠刀下死去,日本在戰爭結束前的負隅頑抗也給他們帶來了噩夢一般的體驗。
很難說這幫帶着國讎家恨的人登陸日本本土後不會對皇室進行報復性的打擊。裕仁每每想到這裡就徹夜難眠。
“必須得做點什麼,想到這點”,裕仁馬上召集大臣商量對策。
看着台下激烈討論的大臣們,裕仁心中異常煩躁,已經連續商量好幾天了還是沒能拿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來。畢竟事到如今,日本能夠亮出的底牌已經太少了。
雖然在此期間有很多大臣安慰裕仁說日本代表已經和盟軍有過密約,戰後不會將日本皇室作為戰犯來處理,但此刻裕仁卻對這項密約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終於一個大臣提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美人計。
也只能試試了!裕仁馬上讓這個大臣去物色美女,而最終選定的人就是原節子。
原節子骨子裡是一個被日本天皇洗腦的女人,面對這樣的要求在她看來也只是為天皇盡忠,因此很痛快便答應了。
很快,大批美軍登陸日本,迅速控制了東京乃至全日本。但讓裕仁想不到的是,美軍的最高司令長官竟然是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
提起麥克阿瑟,裕仁與他可以說是老對手了。
想當年在菲律賓,日軍在和美軍的作戰中連戰連捷,將麥克阿瑟打得落荒而逃,險些喪命在菲律賓。麥克阿瑟敗逃時還放過狠話:“我一定會回來的!”
那次是麥克阿瑟銘記一生的恥辱,如今他作為駐日盟軍總司令,裕仁的心馬上又提到了嗓子眼兒,雖然做了一些準備,但面對喜怒無常的麥克阿瑟,裕仁心裡也沒有底。
很快,原節子的出場時刻到了。
原節子
在歡迎美軍的舞會上,原節子穿着日本政府為她精心製作的禮服和珠寶出現在宴會廳里,原本就美艷不可方物的原節子此刻更加光彩照人。
當她出現的一刻,這些藍眼睛黃頭髮的美國人頓時炸了鍋,口哨聲、掌聲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話此起彼伏,彷彿要將她生吞了一般。
而在人群中,麥克阿瑟卻顯得格外紳士,他主動上前向原節子敬酒並親吻她的手背,這種行為可不像平時的麥克阿瑟,反而更像是一個為追求女神不惜低三下四的富二代。
原節子見狀馬上察覺到:麥克阿瑟上鉤了。
宴會之後,原節子陪同麥克阿瑟一起回到盟軍駐地才離開,至於在車上兩人發生了什麼就無從查起了。
麥克阿瑟
此後,麥克阿瑟與小他整整四十歲的“昭和女神”原節子感情迅速升溫,很快確定了情人關係。
在美軍眼裡,麥克阿瑟是帶領他們走向勝利的英雄,自古英雄配美人並無不妥。而在日本人眼裡,原節子是為了國家委身事敵,其高尚的品格值得尊敬。
在雙方都沒有人反對甚至支持的情況下,二人迎來了一段甜蜜時刻。
當然,原節子也沒有忘記她的任務,她不斷在麥克阿瑟的耳邊吹着“枕邊風”,讓麥克阿瑟對她意亂情迷言聽計從。
最終,麥克阿瑟向杜魯門總統發了電報,聲稱日本的民眾對天皇有極深的感情,為了保證日本能夠維持穩定,建議不要對日本天皇及皇族進行審判。
杜魯門也覺得麥克阿瑟說的有幾分道理,便授意遠東軍事法庭對裕仁天皇及皇族免於起訴。
而完成任務的原節子也依靠麥克阿瑟的權勢和威望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只是這春天有些短暫罷了。
靠山遠去只剩凄苦餘生
原節子在日本戰後繼續以影星的身份活躍在大熒幕上,受麥克阿瑟的影響,原節子這一階段的電影作品充滿了對戰爭的批判和反思,她依然是那個日本民眾心中的“昭和女神”。
原節子
原節子的事業迎來了又一個春天,麥克阿瑟對她出演的電影總是讚不絕口,二人的關係也更加如膠似漆。
日本天皇這邊雖然逃過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但他的權利也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雖然心有不甘,但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難得,裕仁也絕對不敢在這位“太上皇”的面前造次。
未來的幾年時間裡,原節子一面忙於拍戲,一面討好着麥克阿瑟,雖然天皇的地位保住了,自己的任務也算完成,但天皇需要在麥克阿瑟身邊放一雙眼睛。
要問原節子對麥克阿瑟有沒有愛慕之情,恐怕是有的,自古美女愛英雄,雖然是敵人,但麥克阿瑟勇武睿智的氣質多少能讓這位二十幾歲的女人為之傾心。
但要問原節子對麥克阿瑟是否動過真情,這恐怕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她接近麥克阿瑟只是為了完成天皇交給她的任務,如果真的淪陷在麥克阿瑟的追求中,為什麼天皇的計劃還能得逞呢?
原節子與麥克阿瑟的緣分最終也只持續了幾年時間。
1951年,由於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連連失利,麥克阿瑟被免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務,同時他也不再是駐日美軍的最高統帥。
麥克阿瑟離開日本後,原節子的任務才算真正完成。
麥克阿瑟
這幾年來,麥克阿瑟雖然開始被日本人視為侵略者,但他在日本的幾年還是為日本的戰後重建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當麥克阿瑟的飛機漸行漸遠,原節子身上的擔子才最終卸下。
此後的十年時間裡,原節子依然活躍在日本影壇,但對於這段經歷,她卻從來沒有跟任何人提起。
1962年,已經四十二歲的原節子素顏出現在小津安二郎的葬禮上,歲月刻畫的痕迹已經在這位美人的臉上顯現出來,這是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麥克阿瑟離開後到原節子去世,她始終沒有結婚,一直到2015年去世,她一直在孤獨中過着自己的餘生。
原節子的人生曾經無比輝煌,她是聚光燈下的耀眼明星,就連麥克阿瑟這樣的強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她又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出生在一個軍國主義思想大行其道的國家,並且被這種思想荼毒伸深,對天皇的忠誠曾是她的宿命,而天皇卻當她是棋子一般用完就扔。
她這一生,似乎也只有後半段是為自己而活,但她卻始終沒有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
真正的可悲,大概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