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暢淋漓的讀完這本小說,我合上書本,開始思索:書中的主角,這位生於江南的木工學徒、自學成才的外科醫生、八面玲瓏的斡旋間諜、“歸隱”鄉村的古怪老人、滔天巨浪里的一株浮萍、最後是天真無邪的弱智孩童——上校,或者我們叫他太監,他是不是英雄?
他經歷過炮火連天的戰場,他打過紅軍,打過日本人,打過美國人,作為一名軍醫,他用高超的技術拯救過無數馬革裹屍的軍人;他闖蕩過風起雲湧的大上海,在這座遠東最大的都市裡遊刃有餘又囿於不義之地;他最後回到出生的鄉村,回歸寧靜,和兩隻心愛的貓兒相依為命,卻趕上了波瀾壯闊的“文化大革命”,瘋掉後被曾經的下屬和情人所呵護,雖喪失了智力,但也體面且浪漫的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看起來十分傳奇,不是嗎?但在這本書里,他的“傳奇”似乎是被誇大的。“我”是這個故事的敘述者,上校摯友的孩子。一個十幾歲光景的孩子,必然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天真的想象。上校的神秘傳說在村裡盛行已久,當然最令人好奇的是上校的那個地方,有還是沒有?“我”是一個合格的竊聽者,上校與父親的對話、上校與爺爺的對話、爺爺與父親的對話、以及他們與老保長——另一個村裡有着豐富經歷的老人的對話都被我盡收“耳”底。在他們的話語中,“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這個傳奇人物的傳奇一生。可惜好景不長,上世紀六十年代轟轟烈烈的運動波及了這個靜謐的鄉村,“小瞎子”、“胡司令”等人物粉墨登場。他們視上校為敵,用嚴刑拷打和他心愛的小貓折磨他。在某個夜晚,“小瞎子”按捺不住好奇將目光投向了他的“禁忌之地”,上校展開了反擊,他掙脫了束縛並殘害了罪有應得的“小瞎子”,使他不能說話和寫字,之後,他逃離了村子。
之後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小瞎子”被救回後展開了復仇,他散布了關於“我”的父親的謠言。爺爺為了挽回被玷污的家族名聲,不僅和老保長多次交談,慢慢揭開上校神秘的面紗,而且做出了另一件事——告發了上校並讓公安局闢謠“我”父親的負面傳聞。上校被逮捕後,在公審大會上“小瞎子”等人起鬨要扒下他的褲子一探究竟,從而導致了上校的崩潰。後來林阿姨——上校曾經的下屬和情人出現,帶上校去了上海並陪伴他度過了餘生。爺爺的行為另一個後果是,“我”全家成為了可恥的告密者,被全村人唾罵。“我”逃亡西班牙,並堅強的立足下來,爺爺自盡,父親留在鄉村在白眼和唾棄中苟活。“我”在西班牙也遇到了兩個善良的女孩,至此,書名“人生海海”才出現在文本里。那個女孩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着才需要勇氣,如果你死了,我在陰間是不會嫁給你的。記得當初你向我求婚時是怎麼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思考:上校是不是英雄?
還有,書中的“我”是不是英雄?
有的時候我會想,為什麼相比於英雄人物叱吒風雲的讚歌,我們會更鐘情於《芳華》、《平凡的世界》、《歷史的天空》甚至《穆斯林的葬禮》這樣描寫大時代大環境下小人物命運浮沉的作品。
或許是因為,當我們在讀這些作品時,讀到的並不是他們的故事,而是我們自己的故事,是我們的親人、朋友、師長的故事。風起雲湧變換的時代里,置身於洪流之中,我們在人生海海里如飄萍一般浮沉。假如我們生活在那樣的年代裡,可能書中的某些人物就是自己。現在,我們透過這些陌生的名字徒勞的追憶着那些遙遠的生活和遺失的風景,為他們扼腕感嘆和流淚,然後讓時間、風塵和書的紙張與扉頁重重封鎖住那些褪色的插圖。
問題,已經有了答案。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萍水相逢 都不平庸,
每一個人 都是英雄
所有光榮刻在心中
來自內心 我的笑容
——周華健、林夕《我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