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陳再道回憶乘馬崗區農民協會進城沖縣衙

2022年10月31日10:48:13 歷史 1409

進城沖縣衙

開國上將陳再道回憶乘馬崗區農民協會進城沖縣衙 - 天天要聞


乘馬崗區的農民協會,在“一切權力歸農會”的口號下,不但在政治上給當地豪紳以沉重打擊,而且在經濟上也對他們展開鬥爭,從根本上動搖着他們在農村的統治地位。

在暴風驟雨般的農民運動面前,一切被列為革命對象的人物,都嚇得心驚肉跳I MIN不可終日。他們有的攜帶金銀財寶,逃到了武漢三鎮;有的去投親靠友,跑到了避風的河南光山新集;有的鑽進了麻城縣城,求助於國民黨右派勢力的保護。他們每跑到一個地方,就造謠惑眾,混淆視聽,什麼農民運動“過火了”,什麼農村搞得“不成體統了”,什麼農民協會“糟透了”.等等一句話,說農民受了共產黨的煽動一個個變成了妖魔鬼怪,洪水猛獸,要挖他們的心,要吃他們的肝,簡直是沒法活下去了。

於是,他們暗中串連,互相勾結,挖空心思想撲滅這革命之火。

在熱火朝天的革命鬥爭中,好似一轉眼的工夫,一九二七年的春節快到了。

就在春節來臨之際,麻城縣代理商務會會長李舜卿,工會會長羅偏頭,還有承審官姓徐的,同地主豪紳的反動勢力糾集在一起,陰謀一舉搞掉麻城縣農民協會。中共麻城特別支部委員會,很快得知了敵人的陰謀,立即開會研究了對策,決定採取先發制人,在敵人沒有動手之前,調乘馬崗區的義勇隊和農協會員進城,把縣城鬧它個天翻地覆,粉碎敵人搞掉縣農協的陰謀。

一九二七年二月二日.正是農曆正月初一這一天,村村寨寨,家家戶戶,春聯耀眼,爆竹連聲,到處是一派新的景象,世代當牛做馬的窮苦人,盼來了翻身後的第一個春節,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我,們乘馬崗區農民肋會,在捕捉游鬥了羅家河人惡霸地主丁枕魚,送交縣農協會處理之後,又捕捉游鬥了方家大院大土豪劣紳王子厲,同他進行了面對面的鬥爭,讓祖祖輩輩被踩在腳下的受苦人,直起了被壓彎的腰杆子,抬起頭來做了主人翁。怎麼不讓人打心眼裡高興啊!

我們住在河南會館的隊員們,為了讓全區的窮苦群眾,過好翻身後的第一個春節,保衛已取得的鬥爭成果,保衛春節期間的安全,除了家中有特殊情況,非回家不可的以外,大部分隊員沒有回家。自從叔父去世以後,就剩下我光桿一個了,革命隊伍就是我的家,革命同志就是我的親人。在河南會館過春節,大家保持着高度警惕,加強了日夜站崗巡邏,盤查壞人,枕戈待旦,防患於未然。

縣城敵我的鬥爭形勢,呈現出日趨緊張的局面,在沒有過春節之前,就傳到了我們耳朵里。當時,我並不感到奇怪,這些被打翻在地的老爺們,以及支持他們的國民黨右派勢力,必然會在暗中糾集起來對舉起刀槍棍棒的窮苦農民,進行瘋狂的抵抗和反撲,如果他們不這樣做,那倒是咄咄怪事了。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我們正歡歡喜喜圍在一起,準備吃“團圓飯”的時候,傳來了區農協會的緊急通知說縣城發生了緊急情況。要我們立即準備出發,同附近的農會會員一起,奔赴縣城,火速支援。

發出這個緊急命令的.是中共麻城特別支部委員會,我們一聽說要進縣城,抓起端上來的飯菜,張開嘴,狼吞虎咽猛往肚裡填了一陣,然後用手一抹嘴巴,拿來自己使用的武器,撒開兩腿就往外跑。

這時候,區農協會的領導胡靜山、王樹聲等同志,已經來到了集合出發地。附近村寨的農協會員,一接到集合的通知,也擁向大道小路,飛步趕往乘馬崗。只見他們有的嘴裡吞着魚圓,有的手裡抓着豆絲,有的嘴裡嚼着校耙,有的手裡捏着飯糰,邊跑邊吃來到了出發地。

再看他們攜帶的武器,有的肩扛長矛,有的腰插大刀,有的身背鳥釩,有的手持扁擔,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別看手中的武器不好,可心頭上都有團火燃燒着。沒有等隊伍完全集合起來,義勇隊就提前出發了。

那時候,雖然到了春分時節,可在陰冷的山坳里,還殘存着未融化的冰雪;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還殘存着未解凍的土層;從山溝早吹來料峭的寒風.還裹攜着襲人的冷氣。但是,我們每個義勇隊員,卻沒有感到這些,一個個走得身上汗流浹背,頭上冒着熱氣。我們爬上了一道山坡。往後看,只見陸續出發的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順着通往縣城的大路奔了過來。

那些聞訊自動趕來的農民,也從大路兩側的村村寨寨,擁上了通往縣城的大路,要和我們去共同完成任務。還有那些不能進城的男女老少,他們也從家裡提來了茶水.端來了糍粑,揣來了雞蛋,拿來了酒壺,也不管你餓不餓。硬往你懷裡塞吃喝。他們那純樸的舉動,充滿信任的話語,讓人心裡感到陣陣發熱在沿途農民群眾的支待、鼓勵下,我們忘記了趕路的辛苦勞累,一連氣走完了六七十里路程,到了麻城縣城的西門外。

從傳達任務中得知,在商會會長大豪紳李舜卿、工會會長羅偏頭等人策劃、煽動下,他們糾集了一批狐群狗黨,妄圖砸爛縣農民協會,放出被抓起來的丁枕魚、王子厲·一一

就是在這劍拔弩張的關頭,我們奉調到縣城執行任務的。

麻城縣城,地處丘崗起伏中的一片平地上,有汩汩的舉水河從城東流過。它的四周築有厚實堅固的城牆,東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個城門,晝開夜閉,十分嚴實。

但是,當時的統治者,仍嫌不牢,唯恐有失,為使縣城固若金湯,還在城外挖了護城河,把城東的舉水引了進來。

我們的隊伍約有幾千人,在縣城西門外整理好以後,義勇隊在前開路,打着一面面犁頭會旗,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縣城。為了壓一壓敵人的囂張氣焰,首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第二天早晨,我們離開駐地,直奔李舜卿、羅偏頭住所。農協的領導人聲令卜,我們捕捉了李舜卿和羅偏頭。當時在縣城內駐着一個營的國民黨部隊,那個營長叫嚴正。他們雖然想保護這些人,但怯於我們人多勢眾,一時沒有敢輕舉妄動。縣警備隊那幾十條人槍,看見他們都不敢動手,就連吭一聲也不敢了。

我們捕捉了李舜卿和羅偏頭,縣長劉芳和姓徐的承審官,竟出面阻撓這一行動。於是,我們又衝進了縣衙門。

過去,我們鄉里的受苦農民,有時到縣城裡來辦事,只要一過縣衙門口,就有一種望而生畏之感。今天,我們不僅衝進了縣衙門,還要找他們算帳。一些農民在一氣之下,動手打了姓徐的承審官。並且,縣農民協會當眾宣布,停止縣長和承審官的職務,全縣一切權力歸農會。

我們進城沖縣衙這件事,大滅了敵人的威風,大長了窮苦農民的志氣,在麻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農民運動的全面展開,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在這一年的三月間,中共麻城縣委員會,在育嬰堂正式成立。蔡濟璌任書記,劉文蔚、劉象明、王幼安、吳濟民、鄧天文、王樹聲、馮術功為委員。同時選送劉文蔚、桂步蟾等同志前往武昌,到毛澤東同志舉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去學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台辦再批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對任何“台獨”分裂行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 - 天天要聞

國台辦再批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對任何“台獨”分裂行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

今日,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就台灣地區領導人相關言論答記者問。問:台灣地區領導人7月1日進行所謂“團結十講”第四講。請問對其中涉兩岸關係內容有何評論?答:賴清德昨天的講話再次暴露其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用心。其悖逆島內民眾渴望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罔顧台灣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兩岸對立...
精闢:中美之間沒有迴旋餘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聞

精闢:中美之間沒有迴旋餘地,唯有征服

中美關係這事兒,說白了就是當今世界最重磅的雙邊關係。從1979年建交開始,兩國關係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時而平穩,時而刺激,到如今,感覺像是直接衝下了懸崖。有人說,中美之間已經沒有迴旋餘地,唯有征服。這話聽起來有點兒嚇人,但仔細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學所思“傳遞給別人”——李菁《歷史的鐘擺》序 - 天天要聞

葛兆光|把所學所思“傳遞給別人”——李菁《歷史的鐘擺》序

一李菁在撒馬爾罕旅途中給我寫信,讓我給她對歷史學家的訪談錄新書寫一篇序文,我其實很猶豫,因為她對我的採訪也收在這本書里,這讓我很難拿捏序文的分寸。不過,看了書的部分內容之後,我又有些釋然,因為這裡涉及的學者們,除了較早過世的費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遠的交道。我和傅高義先生見過兩面,特別在...
宗室嵩森:常寧六世孫,27歲中舉,40歲中進士,64歲官至尚書 - 天天要聞

宗室嵩森:常寧六世孫,27歲中舉,40歲中進士,64歲官至尚書

前言:恭親王常寧,是順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說在康熙朝是顯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隨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數子孫後代都淪為了閑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謀生路。但是,從常寧的子孫人生來看,通過宗室科舉入仕的案例較多,有的位居
每天湧入5.6萬人,日掙333萬!開封萬歲山上半年營收超6億,11億對賭協議穩了? - 天天要聞

每天湧入5.6萬人,日掙333萬!開封萬歲山上半年營收超6億,11億對賭協議穩了?

7月1日晚,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交出上半年成績單——營收超6億,客流破千萬,用一份亮眼的數據宣告“潑天的流量”已成功變現。根據景區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財報,其實現綜合營收6.0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162%。客流量的增長更為迅猛。財報披露,上半年入園人次高達1024.2萬,同比增幅達到驚人的239.33%。記者根據財報數據...
王建煊:兩年內我會讓台灣與大陸統一,絕不向美國軍購 - 天天要聞

王建煊:兩年內我會讓台灣與大陸統一,絕不向美國軍購

提到台灣問題,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島內“台獨”勢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問,為何台灣地區就沒有主張兩岸統一的領導人?實際上,在“台獨金孫”賴清德上任之前,曾經有一位競選人提出了兩岸和平統一的主張,此人就是台灣地區新黨領導人——王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