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2022年10月13日16:16:33 歷史 1301

大唐作為歷史上軍事實力最強的王朝之一,名將輩出,僅史上留名的名將就有初唐39人,比如衛國公李靖、英國公李勣、鄂國公尉遲恭、邢國公蘇定方、遼西郡公薛仁貴等;盛唐28人,如臨洮郡公王忠嗣等;中唐30人,如汾陽郡王郭子儀、臨淮郡王李光弼、西平郡王李晟等;晚唐11人,如渤海郡王高駢等。然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才是大唐真正的第一名將,下面我們就從四個方面分析一下:

以上10人都是唐朝各個時期最負盛名的名將代表,最強之人必在這10人之內當無異議。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李靖

一、個人武勇:四星

冷兵器時代,武將的個人武勇對於凝聚軍心和提振士氣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一個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的將軍,無論在戰略戰術方面再如何天才,也是很難得到普通士兵的真心擁護的,畢竟大家都在前面拼死拼活的“刺刀見紅”,而將軍只是躲在軍帳中優哉游哉的“運籌帷幄”,天差地別的待遇很難不讓人眼熱、妒忌乃至泄氣。

四十五歲之前的李靖,歷史記載非常少,《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都只有廖廖數語,只是說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才略”,但至少可以說明李靖作為一員武將,在身體素質上並不吃虧。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李靖是歷史上“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他45歲才遇上李世民,用十年的時間助李唐統一天下,然後59歲滅東突厥、64歲平吐谷渾,68歲才功成身退,開始著兵法。

要知道,無論是滅東突厥、平吐谷渾的幾場關鍵戰役都是在寒冬臘月進行,夜襲定襄更是由李靖親率驍騎三千,疾行60餘里,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況下大破的突厥軍。說明當時業已59歲的李靖身體還是杠杠的!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二、戰績:五星

李靖三十一歲時,曾跟隨楊素北擊突厥,遭遇慘敗,將士死傷大半。李靖被免官,除爵為民。除此之外,李靖一生再無敗績,而且他的戰績無一不是彪炳千古的大功:滅南梁蕭銑,討平江南輔公拓,奇襲擊滅東突厥,遠征擊破吐谷渾。

三、後世影響:五星

李靖著有《李衛公兵法》、《李靖六軍鏡》等數種兵書,後人編纂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同時,李世民常令李靖教大唐諸將兵法,所以,我們看到的唐初名將,大多出自李靖門下。比如,大唐的另一位名將李勣就曾自稱師從李靖。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五星

後人對於古人的評價一般都是來源於史書、演義等,難免有失偏頗,時人的評價才是最真實、最直觀的,“謀國先謀身”,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最能彰顯一個人的真實水平,既包括軍事能力,也包括為人處世。

李靖雖然在未投靠李唐之前,曾多次得罪過李淵,但還是受到李淵的交口稱讚:“公乃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李淵認為李靖的軍事才能要超過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這是極高的讚譽。

李靖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八,武將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尉遲恭,而且這可能還有尉遲恭在玄武門之中的表現以及多次救駕的感情因素在裡面。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同時,李靖也是唐宋武廟成員之一,《十七史百將傳》中的一員。

李勣

一、個人武勇:四星

別看李勣在評書演義中經常以謀士的形象出現(《隋唐演義》、《說唐》中的徐茂公),但歷史上真實的李勣不僅不是一個文弱書生,還孔武有力、相貌威武(據載,李勣是個大鬍子,而且樣貌還有些像胡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吾年十二三為無賴賊,逢人則殺;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快者,無不殺之,十七八為好賊,上陣乃殺人;年二十,便為天下大將,用兵以救人死。”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而且不同於李靖的“大器晚成”,李勣十七歲就投身瓦崗,跟隨李密衝鋒陷陣,二十歲就獨領一軍,南征北戰,可謂少年得志。所以李勣為將時,正處於身體的巔峰期,衝鋒陷陣不在話下。

如果說,李靖是一個“紙上談兵”的指揮家,那麼李勣更像是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

二、戰績:五星

李勣剛滿二十七歲時,就已經幫助李世民一統天下,後來又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與李靖聯手上演千古名局——陰山之戰,用最小的代價滅了不可一世的東突厥;跟隨李世民征伐高麗,直達安巿城下;大破薛延陀,平定漠北。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而這些功績對李勣來說,才只是上半場。

李勣是唐太宗給李治安排的顧命大臣之一,高宗一上台,就任命李勣為尚書左僕射。作為顧命大臣,李勣主要負責主持國家的對外戰略。李勣執行了唐太宗既定的擴張政策,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高宗朝的疆域是唐朝最廣大的,甚至超過玄宗時期。可以說,這主要是李勣的功勞。

三、後世影響:三星

和出身世家、從小能“紙上談兵”的軍事理論家李靖不同,李勣是草莽出身,文化水平不高,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老翁不識字”。在出兵高麗的時候,有次郭待封被圍困缺糧食,就寫了一封“離合詩”給李勣,類似於一種密碼信。李勣看不懂,生氣地說:“軍機這麼緊急,還給我寫詩玩兒?我要砍他腦袋!”還好他的副官精通詩賦,才解開了密碼信息。

文化水平不高的李勣,想來也不會熟讀兵書、史書,更不會“著書立說”了。

世人對李勣的評價是“臨敵應變,動合事機”,李勣最擅長見機行事,見招拆招。而李靖則是謀定後動,算無遺策,還沒開戰,對手就沒戲了。所以從境界來說,李靖比李勣要高出一籌。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五星

李勣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二十三位,武將排名也僅高於秦瓊,這應該與李勣年紀輕、資歷淺有關,要知道李勣是二十四功臣中最年輕的一位。

李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李世民曾評價他說,有李勣在并州,勝過萬里長城。而在李治眼裡李勣更是定海神針,高宗曾經說過:“自李勣亡,遂無善將。”以至於最後他死的時候,高宗給他修的墳也模擬了霍去病的,造了三個墳堆,象徵著三座山——陰山、鐵山及烏德犍山。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李勣也是唐宋武廟成員之一,《十七史百將傳》中的一員。

尉遲恭

一、個人武勇:五星

史載,尉遲恭“身長八尺二,勇健非常”,也就是說其身高接近1米9,長得剽悍雄壯,妥妥的一猛將的身材。

而且,史書上還記載了尉遲恭幾次單挑的事迹,這在唐朝名將中是不多見的。一次是與王世充交戰時,一槊將單雄信擊下馬,“世充驍將單雄信領騎直趨太宗,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二次是與史書稱“善馬槊,少有人敵”的齊王李元吉比武,尉遲恭用無槊刃的棗陽槊一連三次奪得了李元吉的長槊,使李元吉“深忌敬德”,“令壯士往刺之。”

除此之外,尉遲恭還在戰場上多次救李世民性命,這都是戰場上搏命出來的機會。比如討伐劉黑闥時,李世民被敵軍圍困,“其軍四合”,尉遲恭“率壯士犯圍而入,大破賊陣,太宗與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

明代史學家張燧評價:“敬德如此行藏,且在李衛公之上矣,世徒以萬人敵稱之也。”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二、戰績:二星

尉遲恭有點類似於三國時的典韋,作為玄甲軍的三統領之一(另外兩位是秦叔寶和翟長孫),尉遲恭主要作用在於保護李世民,他雖然功勞不小(多次救駕、玄武門之變等等)但卻少有單獨統兵的機會,所以他作為名將戰績卻乏善可陳。

三、後世影響:四星

雖然尉遲恭作為一員猛將,沒有兵書戰策傳世,但“兩門神之一”的稱號就足以讓他名垂千古,萬民敬仰。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五星

尉遲恭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七,武將中第一位,足可見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同時,尉遲恭也是唐宋武廟成員之一,《十七史百將傳》中的一員。

蘇定方

一、個人武勇:四星

史書記載,蘇定方少年時就跟隨父親蘇邕衝鋒陷陣,以驍勇聞名鄉里。當年跟隨李靖夜襲定襄,又是蘇定方率200輕騎為先鋒,突襲頡利可汗牙帳,為攻滅東突厥立下首功,63歲高齡時蘇定方還親自率軍衝鋒,大敗高句麗軍隊。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二、戰績:五星

李世民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並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唐高宗顯慶二年,蘇定方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並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蘇定方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三、後世影響:二星

蘇定方應該是歷史上最被低估的名將,雖然他的戰績不次於衛霍,也不次於戰神李靖,但在歷史上雖然不能說寂寂無名,也不算是名滿天下。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三星

蘇定方雖然功勛卓著,但死後僅獲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唐高宗晚年也曾對蘇定方的追謚表示“遺憾”,“蘇定方於國有功,例合褒贈,卿等不言,遂使哀榮未及。興言及此,不覺嗟悼。”

唐德宗評定前代功臣時,蘇定方也僅被列為功臣第二等中的上等。

同時,蘇定方既是唐宋武廟名將成員,也是《十七史百將傳》中的一員。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薛仁貴

一、個人武勇:五星

關於薛仁貴的箭術,大家都應該聽過“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這不是傳說,而是真有其事。

《新唐書·薛仁貴傳》記載,薛仁貴領兵赴天山擊九姓鐵勒前,高宗李治特在內殿賜宴,在席間對薛仁貴說:“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試以五甲射焉。”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李治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當薛仁貴率軍到達天山後,九姓鐵勒聚兵十萬相拒,並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騎士懾於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從此軍中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除此之外,《隋唐兩朝志傳》以及民間還有關於薛仁貴五箭取榆林的故事,這個故事更是對薛仁貴的箭術說得神乎其神,書中說他攻取榆林城時,連發五箭,射中了遼國高昌太子的五員大將,使敵軍大亂,薛仁貴趁機手持方天畫戟殺入城中,榆林城破。

看來薛仁貴的個人武勇主要體現在箭術上,而且還自帶“主角光環”。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二、戰績:三星

薛仁貴於貞觀末年投軍,隨征高麗,受唐太宗拔擢。自此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威名赫赫,但也曾敗於吐蕃之手,被李治革職除名為平民。

三、後世影響:五星

薛仁貴不僅僅是一名武將,還是一名博學多才的文官,他曾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在書中,薛仁貴提出了“立天之道,有陰有陽;立地之道,有柔有剛;立人之道,有節有義”的獨特見解,算是一部劃時代的《周易》研究學術著作,這部書的問世,使《周易》變得簡明易讀。

同時,薛仁貴在民間的聲望也極高,不僅有各種版本的《薛家將》評書演義,還有“良策息干戈”、“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傳說。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三星

李世民評價:“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李治評價:“往九成宮遭水,無卿已為魚矣!卿又北伐九姓,東擊高麗,漢北、遼東咸遵聲教者,並卿之力也。卿雖有過,豈可相忘?”

不過,薛仁貴未入武廟,在唐宋帝王心目中的地位並不太高。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王忠嗣

一、個人武勇:四星

史載,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負”;開元二十一年,王忠嗣親率數百精兵,偷襲吐蕃,斬殺數千人,繳獲羊馬以萬計;在與吐蕃人交戰時,他也敢單人獨騎,衝殺敵陣,“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可見其武力值不弱。

二、戰績:四星

王忠嗣,原名王訓,出身太原王氏,父親戰死殉國後,成為唐玄宗撫養的假子,賜名忠嗣。參加玉川戰役,輕騎偷襲吐蕃;開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參加“桑乾河之戰”,三戰三捷,奚、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大敗突厥葉護部落,誅殺烏蘇米施可汗;參加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導致吐蕃兩王子陣亡、吐谷渾依附大唐。曾兼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統帥20餘萬精銳將卒,“佩四將印,勁兵重地,控制萬里,近世未有也!”。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三、後世影響:二星

王忠嗣對唐朝最大的貢獻並不是他的戰績,而是他提拔的很多將領,如郭子儀、李光弼、李晟等,都在之後的“安史之亂”中,成為平叛,維繫唐朝統治的中流砥柱。

王忠嗣既未有兵書傳世,也未入武廟,在社會大眾層面,也近乎寂寂無聞。很多以唐玄宗朝歷史為背景的文學藝術作品,對他或直接無視,不予置喙;或簡略提及,成為主角們的“陪襯”。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二星

唐玄宗評價:“爾後必為良將!”但也是李隆基因為其“欲奉太子”李亨為帝,命令三司審訊,幾乎將其陷害致死。

王忠嗣是《十七史百將傳》中的一員,但未入武廟。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郭子儀

一、個人武勇:四星

史載,郭子儀從小就武勇過人,他“以武舉異等補左衛長史,累遷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

雖然他參加武舉後只被封了區區從九品的左衛長史,但他的等級是“異等”,也就是特等,可見考官對他個人武力的讚歎。

一提到郭子儀,往往前綴就是老將郭子儀,他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安史之亂爆發時他已經59歲,68歲時郭子儀仍能單騎入敵營,說服回紇退兵,足見其個人的武勇。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二、戰績:五星

郭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首功之將,中唐諸將皆受過郭子儀領導,他是名副其實的中唐名將第一人。

安史之亂中,郭子儀指揮或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諸郡之戰、收復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重大作戰;安史之亂後,他計退吐蕃,二復長安;說服回紇,再敗吐蕃;威服叛將,平定河東。史書稱他“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三、後世影響:四星

郭子儀是歷史上既能謀國又能謀身的典型代表,他不但武功厥偉,而且還善於從政治角度思考、處理問題,所以既能在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又能在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康熙帝贊曰:“自漢唐以來之勛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儀為首稱。”

郭子儀也被世人稱為歷史上最“圓滿”的人,被稱為“五福”老人,即長壽、富貴、安樂、善終、子孫多。長壽,享85歲高齡,富貴,封王拜相;安樂,四朝元老,享盡榮華富貴;善終,沒有兔死狗烹,壽終正寢。子孫多,有八子七女,兒孫滿堂。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醉酒打金枝”的典故被改編稱戲劇、小說等藝術形式被萬民稱頌。史書稱他“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五星

郭子儀扶保李亨登基,平定“安史之亂”,功高蓋世,所以肅宗皇帝李亨稱讚他:“國家再造,卿力也!”。

郭子儀子郭曖曾對妻子昇平公主說,“倚乃父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對此,唐代宗李豫只是一笑了之。“醉打金枝”的故事雖然未必是史實,但足見郭子儀在皇帝、朝野中的地位。

郭子儀歷仕四朝,到了唐德宗李適登基時,直接尊郭子儀為“尚父”,這是與諸葛亮同等的待遇。

郭子儀既是唐宋武廟成員,也入《十七史百將傳》。

李光弼

一、個人武勇:三星

李光弼是契丹人,他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以驍勇善戰出名。史載,李光弼少年即入軍旅,擅長騎射,多次隨父衝鋒陷陣。

二、戰績:五星

李光弼足智多謀,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他治軍威嚴而有方,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後,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改,而當他號令後,軍威更加威嚴。 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他雖名氣不如郭子儀大,但其軍事才能不在郭子儀之下。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李光弼有四大功績: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帥;收復常山郡、懷州,生擒安太清;太原之戰,以弱勝強大敗史思明河陽之戰再敗史思明,保衛潼關

三、後世影響:四星

李光弼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兵法》,可惜未留存於世。

李光弼部下的李懷光、僕固懷恩、哥舒曜、荔非元禮、白孝德等都是一時名將。《舊唐書·李光弼傳》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二星

唐肅宗李亨評價:“是用仗其深略,為我長城。有穰苴之法令,亞夫之威略。……為廟堂之寶臣,成軍國之重任。”

唐代宗李豫評定功臣時,李光弼被列為功臣第二等的次等。李光弼雖然功勞蓋世,但是卻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因而很不得志,致使憂鬱成疾,病逝後,代宗為其輟朝三日,追贈司空、太保,謚號“武穆”,繪像凌煙閣。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同時,李光弼既是唐宋武廟成員,也入《十七史百將傳》。

李晟

一、個人武勇:四星

李晟雖然“身長六尺”,身高還不到1米5,但根據《舊唐書》記載,李晟擅長騎射,勇武絕倫,能開三石硬弓(360斤),曾一箭射中吐蕃軍大將,被王忠嗣稱為“萬人敵”,“晟引弓一發而斃,三軍皆大呼,忠嗣厚賞之,因撫其背曰:此萬人敵也。”

二、戰績:三星

安史之亂爆發時李晟27歲,只是西北邊鎮的一員裨將,沒能趕上平定安史之亂。但之後的20年,李晟坐鎮西北邊陲,多次擊敗党項、吐蕃的入侵,為郭子儀、李光弼後第一良將。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李晟的戰績主要有四:生擒吐蕃堡帥慕容谷鍾,解靈州之圍;率軍平定河朔三鎮叛亂;大敗魏軍楊朝光部,於臨洺擊破田悅;平定朱泚之亂,收復長安。

三、後世影響:二星

李晟不僅是智勇雙全的帥才,還是治國能臣。他還曾擔任過尚書左僕射、中書令,史書稱他“器偉雄才”,“長於應變”。

李晟去世後,追贈太師,謚號忠武 ,配饗唐德宗廟廷,圖形凌煙閣。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三星

唐德宗評價:“光復宗祏,繼之前烈,夫豈多謝。”

吐蕃大相尚結贊:“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不去三人,必為我憂!”

李晟是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位列《十七史百將傳》,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也有李晟,但李晟未入唐武廟六十四將。

高駢

一、個人武勇:二星

史載,高駢出生於禁軍世家,少時“有勇力”。

二、功績:二星

高駢被譽為“大唐最後的名將”,其最大的功績就是從南詔手中收復安南全境,出任首任靜海軍節度使,修築大羅城,奠定了現代越南首都河內的基礎。

史料記載,高駢南征安南的時候,正是南詔二次攻陷安南都護府的時候,也是南詔氣焰最為囂張的時候。咸通五年,高駢領兵南征,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收復了安南全境。不久,不甘於失敗的南詔,又開始向四川進攻。高駢再次帶領唐軍擊敗南詔,南詔的國王世隆鬱悶而死。從高駢收復安南,一直到唐朝滅亡,都沒有再丟失過。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此後高駢被授予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成了唐朝晚期權勢最大的節度使。而巔峰中的高駢,很快就跌入低谷,只是因為高駢在面對黃巢起義時,按兵不動,讓自己晚節不保。

高駢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按兵不動,在黃巢起義開始之時,高駢一度表現出相當積極的進攻慾望,而且持續輸出,表現出極高的軍事才能,在舊唐書高駢傳中,很客觀的記錄了高駢在起義初期的表現:駢令其將張璘、梁纘分兵討賊,前後累捷,降其首領數十人。賊南趨嶺表,天子嘉之。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然而隨後的高駢被另一個聲音主導,那就是他手下術士呂用之的觀點:“相公勛業高矣,妖賊未殄,朝廷已有間言。賊若蕩平,則威望震主,功居不賞,公安稅駕耶?為公良畫,莫若觀釁,自求多福。”

高駢養寇自重、擁兵自保的策略導致黃巢順利渡江、兩京失守,大唐失去了最後翻盤的機會。

三、後世影響:二星

想謀身的高駢最終的結果卻是入了叛臣行列(《新唐書》將其列入《叛臣列傳》),被世人唾罵,真可以說是一失足遺千古恨。

令人吃驚的是,高駢身為武臣而好文學,被稱為“落雕侍御”。他不僅“幼好為詩,雅有奇藻”,而且書法水平亦不俗。明人丁儀《詩學淵源》稱“(駢)詩情挺拔,善為壯語”",高駢也被認為是晚唐勛臣中最有文才者。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人世悲歡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歸。如今又獻征南策,早晚催縫帶號衣。”

“曾驅萬馬上天山,風去雲回頃刻間。今日海門南面事,莫教還似鳳林關”。

這樣的詞句就是高駢所書。《全唐詩》也編有其詩一卷。

四、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二星

高駢功成名就之後,開始變得茫然,不思進取,但唐僖宗李儇並沒有對高駢產生任何的懷疑,也沒有覺得高駢尾大不掉,而是繼續委以重任,因為李儇知道,高駢是大唐最後的名將。

然而當高駢辜負了唐僖宗的期望之後,朝廷便削其兵權和財權,僅加“侍中”虛銜。高駢為部將畢師鐸所囚殺之後,唐僖宗也沒有任何表示,既未追封也為追謚。

大唐108名武將中誰才是大唐第一名將?從四個方面論證 - 天天要聞

所以,小編的結論是:李靖(19星)>郭子儀(18星)>李勣(17星)>薛仁貴(16星)=尉遲恭(16星)>蘇定方(14星)=李光弼(14星)>王忠嗣(12星)=李晟(12星)>高駢(8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2025胡潤中國茶業百強縣出爐 - 天天要聞

2025胡潤中國茶業百強縣出爐

5月19日,胡潤研究院在福鼎發布《2025胡潤中國茶業百強縣》,榜單調研範圍為所有中國縣級行政單位,信息來源為行業公開信息,評估標準包括地區茶業產值、地區茶企整體數量、地區規上茶企數量。榜單顯示,福建省安溪縣排名第一,雲南勐海、湖南安化、福建福鼎和廣西橫州位列前五,福建武夷山、福建福安、湖北赤壁、浙江松陽...
“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回歸 捐贈儀式標語出現低級錯誤 - 天天要聞

“晉高句驪歸義侯”金印回歸 捐贈儀式標語出現低級錯誤

大皖新聞訊 5月19日,有網民稱,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主會場活動現場,舉行了“晉高句麗歸義侯”金印捐贈儀式,但背景牆上卻出現低級錯誤,將“侯”寫成了“候”,引發討論。對此,承辦方回應稱,發現錯誤後,已下架相關物料。網民稱,現場背景牆將“侯”寫成了“候”網民所發帖文顯示,活動現場背景牆上寫有“守...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這些年,最難受的不是虧錢,而是那種“永遠差一步”的感覺。市場一波大行情,總是看別人吃肉,自己剛進就開始回調。追漲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堅持,等反應過來機會都沒了。群里天天有人發盈利截圖,搞得自己也焦慮,越想補救越急躁,惡性循環。 有一陣行情特別反覆,我頻繁操作虧損,心態都快崩了。一個老股民看我狀態...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 天天要聞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潮新聞客戶端 胡志濃 整理老家的相冊,又看到了那張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時的我大概三四歲,胖嘟嘟的,頭頂扎着一個小小的蝴蝶結,依偎在一個比我高出大半個頭的小男孩身邊。我一臉懵懂地撥弄着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