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2025年05月15日08:33:07 歷史 1467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

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禮記·曲禮上》載道:“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男子到了二十歲,也就是弱冠之後,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所以字也叫“表字”。女子則在可以訂婚的年齡可以取字。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古代男子成年標誌——弱冠之禮 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古人在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像關羽稱呼張遼肯定是“文遠兄”而不是“遼兄”諸葛亮寫出師表中自然是“臣亮言”而非“臣孔明言”。電影《滿江紅》中,全軍背誦岳飛“遺言”《滿江紅》,開頭是“鵬舉絕筆,以明心跡,這種情況很顯然是錯誤的,岳飛絕不會用自己的表字“鵬舉”作自稱。

在先秦時期,很多時候字在前、名在後,比如孔子的父親叔梁紇(hé),“紇”是名,“叔梁”是字;姓為“子”;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視”是名;“孟明”是字;姓為“百里”。到了漢朝以後名和字連稱時,統一形成了先“名”後“字”的稱呼順序,比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介紹“建安七子”:“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場德進,東平劉楨公幹”。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曹操劇照

在一些古籍記載中,我們發現很多人的表字中都帶着“伯仲叔季”,所謂的伯仲叔季,就是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可以理解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說明孔子在家裡兄弟中排行老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孫堅的四個兒子,老大孫策伯符,老二孫權仲謀,老三孫翊叔弼;老四孫匡季佐。當然不是所有有排行老大的兄弟都可以稱“伯”,比如曹操,雖然也是家裡行大,但卻表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為何?

這就不得不提到古人子嗣中的“嫡庶”問題了,《白虎通義》中記載:嫡長曰伯,庶長稱孟,所以我們從古人的表字中就能看出某人家的老大是不是嫡長子,像孫策孫伯符就是孫堅的正妻生的嫡長子,而曹操曹孟德則是家裡的庶長子。同理,馬超馬孟起也是馬騰家裡的庶長子。

一般而言,古人的名和表字是有一定的關聯的,基本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並列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並列關係,比如: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意思相同;張衡,字平子。衡、平義同;陸遊,字務觀。游、觀義同;曾鞏,字子固。鞏、固義同;孟軻,字子輿。軻、輿都是車。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屈原:名平,字原 圖片來自網絡

二、表示輔助,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為輔助,示例:梁鴻,字伯鸞,鸞和鴻都是飛禽,但不是一種,鴻雁鸞鳳可以互為輔助;陸機,字士衡,機、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為輔助;鄭樵,字漁仲,樵是打柴的,漁是釣魚的,常為侶伴,互相輔助;李漁,字笠翁。漁翁常戴蓑笠。陳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製品,互為輔助。

三、表示反義,即表字和名的意思示相反的,比如曾點,字皙,點為黑污,皙為白色;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天將黑;劉過,字改之,知過就改,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主角楊過,字改之應該來源於此;王績,字無功,有績和無功正好相對;韓愈,字退之,愈有超過、勝過的意思,退之則意思相反,退了之後便不超他人。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韓愈,字退之 圖片來自網絡

四、意義相順即表字與名往往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為名的意思作補充解釋或修飾,這種情況,也可稱做“擴充式”。比如徐幹,字偉長,源自《孔叢子“非不偉其體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對名作了補充解釋。趙雲,字子龍,源自《周易》說:“雲從龍,風從虎”;陸羽,字鴻漸。《周易》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高明,字則誠。源自《禮記“誠則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話中,誠是明的前提條件,明是誠的後果;于謙,字廷益。源自《尚書》“滿招損,謙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話中,謙是前提條件,益是謙的後果。

五、意義相延,表字意為名字意思的延伸。比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這是對白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釋了牧的含義;楊達,字士達。士達,即士進的意思,進一步延伸了達的含義;黃忠,字漢升,讓漢室江山興盛便是忠的延伸。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詩魔白居易,字樂天 圖片來自網絡

其他還有表示志向的,比如白居易,字樂天,近代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康有為,字廣廈,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意;有拆解其名的,比如老舍先生舒慶春,字舍予,叔字拆開就是舍予;南宋詩人謝翱,字皋羽;明“竟陵派”文人劉侗,字同人等等。

對於留下來的歷史人物,絕大部分是“以名行於世”,就是我們使用更多的是他的姓+名,比如曹植劉禪、諸葛亮、李靖狄仁傑等,但也有一部分人由於各種原因,稱呼其表字的時候更多,也就是“以字行於世”。比如一提到蘇烈,一般人得反應一會兒,但一提到蘇定方,很多人就知道是誰了,同樣的例子還有項羽(名籍,字羽)、薛仁貴(名禮,字仁貴)劉伯溫(名基,字伯溫)、唐伯虎(名寅,字伯虎)、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

大家還知道那些古人有趣的名和字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着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