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明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因為在這短短其276年的王朝時期,沒有和親,沒有賠款,沒有割地,沒有納貢。即使在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時,明朝百官也從沒想過割地和親,被俘的明英宗也沒有投降。相比於唐朝、宋朝、元朝、清朝,大明王朝真的可以說最有骨氣。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最有骨氣的大明王朝,卻出了一件又一件稀奇古怪的事,而且這些事情還是出在皇帝身上,就比如本文要說的這位的皇帝,死後居然沒有被葬在皇家陵園十三陵,被以親王禮葬在了北京西山。按理說出生皇家,然後死前又是九五之尊的皇帝,為啥死後沒有葬在皇家陵園呢?
景泰帝本名朱祁鈺,是大明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史稱明景帝,是大明王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
父貴母貧
景泰帝的父親是大明王朝大名鼎鼎的宣德帝朱瞻基,是一位文治武治都十分厲害的皇帝,在位期間,積極整頓明朝邊備和防務問題。治理朝政問題上,改革弊端,減租降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他還廣開言路,善於納諫,任用賢臣,使得明朝在歷經多重戰爭和內亂後,國力迅速恢復,與其父親明仁宗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
而景泰帝的母親出生卻沒有那麼顯貴了。
景泰帝朱祁鈺
景泰帝的母親吳氏,原本是漢王朱高煦王府里的侍女,與景泰帝的親生父親本就毫無關係,但是,公元1426年,漢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明宣宗朱瞻基鎮壓,兵敗被俘。迫於親情及政治因素,明宣宗最初並沒有將朱高煦明正典刑,而是將其及其所屬家屬、侍女等一併帶回京城,然後下旨將其及其子女貶為庶人,但其一同起兵造反的逆當等全數伏誅。那些王府里隨同的侍女等就安排入宮,做了宮女,好巧不巧,在回京的路上,明宣宗色迷心竅看上並臨幸了比自己還大兩歲的吳氏,就這樣,一個罪奴身份的吳氏懷上了明宣宗的孩子。
公元1428年,吳氏生下了朱祁鈺,明宣宗知道後,進封吳氏為賢妃,這吳氏也一遭飛上枝頭,也徹底擺脫了罪奴的身份,成為了皇帝的嬪妃。
哥哥被抓,被迫營業當了皇帝
要說景泰帝的出生不好是其死後不能進十三陵的原因,還不如說是因為他當了皇帝。
公元1449年,當時的皇帝明英宗聽信太監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征討伐瓦剌,同時安排朱祁鈺留守京城監國。結果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一時間大明王朝內部混亂,人人自危。為了穩定朝局,公元1449年,身為監國的朱祁鈺被當時的孫太后以及于謙等一干大臣擁立為帝,改元景泰,立遠在瓦剌被俘的明英宗為太上皇,就這樣,朱祁鈺被迫登上皇位,是為大明王朝的景泰帝。
朱祁鈺坐上皇位後,為了穩定朝局,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蠱惑明英宗御駕親征的逆臣、太監王振等黨羽。同時,重用于謙、王文等人,組織京城保衛戰,整頓內部,穩定軍心,終於在登基當年擊退了瓦剌大軍,取得了勝利。
鄧家佳飾演章皇后
瓦剌見已經無法再對明朝構成威脅,尤其是明朝前任皇帝朱祁鎮的存在對景泰帝的主戰態度沒有絲毫影響,於是果斷放棄進攻退守邊境,並且派出求和使臣,想借求和之際,換取更多利益。但是,此時明朝內部聲勢正旺、滿是讚譽的景泰帝卻認為英宗回來,肯定會影響到皇位,如今景泰帝大權在握,對英宗回歸的事情也是極為不滿。
哥哥複位,賜惡謚,不入宗廟
後來朱祁鈺還是將哥哥英宗迎回大明,隨即便軟禁了英宗。但是英宗在軟禁期間,積極與一些親信大臣聯絡,為以後複位做準備。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突然病重,加上當時皇儲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朝廷內部議論紛紛,就在這時,籌備多年的英宗朱祁鎮突然發動政變,大臣石亨、徐有貞按照事先計劃,在得到張太后懿旨後,領軍打開長安門,迎英宗朱祁鎮重登地位,史稱“奪門之變”。
英宗朱祁鎮複位後,立即逮捕了擁立景泰帝的于謙、王文等一大批大臣、太監。然後又將景泰帝廢除,改為郕王,軟禁在永安宮內。那些被逮捕的大臣、太監們紛紛被英宗朱祁鎮以謀逆之罪全數處死,事隔一個月後,景泰帝朱祁鈺不明原因死去,大明景泰朝至此結束。
吳越飾張皇后
景泰帝死後,英宗朱祁鎮為泄恨,廢其帝號,賜了一個繼位兇惡的謚號—“戾”,史稱“郕戾王”,而此謚號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不得善終之意,可想當時英宗對其之恨有多深。景泰帝被賜惡謚後,英宗下旨按親王禮制將景泰帝葬在北京西山,不入宗廟,不立廟號。
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對於這段歷史的呈現,十分精彩,與歷史記載頗為吻合,劇中飾演朱祁鈺的張藝興,在演藝對景泰帝的恨及隱忍等形象塑造上,拿捏得十分恰到好處,有興趣的可以去欣賞下這部電視劇。
後世子孫感恩,修飾陵寢,恢復帝號
英宗去世後,其長子朱見深繼位,史稱明孝宗,也就是明朝成化帝。
成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75年,在一些大臣的上書建議下,成化帝下詔恢復了景泰帝的帝號,並給其定謚號“恭仁康定景泰帝”,並且還下令按皇帝的規格修飾其陵寢,但是仍然沒有設立廟號。
張藝興飾明英宗朱祁鎮
直到南明弘光帝繼位後,下詔給景泰帝立了廟號:代宗,史稱明代宗,並且為其增加了謚號,與明朝歷代皇帝一樣,立17字謚號。可是,因為景泰帝已經葬在北京西山,當年成化帝也按照帝制修飾了陵寢,使得無法輕易將其陵寢遷移進明朝皇陵十三陵,也就這樣,景泰帝成為了明朝唯一一位沒有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