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也有不少女性執政者,慈禧太后就是其中之一。她是近代中國最有權勢的女人,統治中國長達四十八年。她登上權力頂峰的時候,大清國已經千瘡百孔。在她的統治下,中國更加內憂外患,民生凋敝。因此,慈禧在歷史上留下的是一片罵聲。
那麼,拋開政治家身份的慈禧又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呢?她聰明叛逆、貪圖享樂,她還擅長繪畫,愛好唐詩宋詞。她還寫過一首詩,這是她一生中寫過的唯一的一首詩,這首詩中的一句大家耳熟能詳,還被編入小學教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做為女人的慈禧是什麼樣的。
慈禧原名葉赫那拉蘭兒,生於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十一月,她的家族是滿洲鑲藍旗的官宦世家。咸豐元年(1851年),16歲的葉赫那拉參加皇家選秀,被封為“蘭貴人”。六年後,慈禧生下大阿哥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又被晉陞為懿貴妃。彼時中國內憂外患,國內外形勢非常嚴峻,面對一團亂麻的內政外交,咸豐帝選擇了逃避,他連奏章都懶得看,終日沉迷於酒色,最終突發疾病而亡。咸豐死後,同治繼位,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
慈禧雖然走入了最高權力中心,但她本質上還是一個貪圖享樂的貴族女子,而非政治家。她更關注的是自己的私人生活。她熱衷於研製化妝品,給自己建園林,和宮裡的女人們談論如何養寵物。她對巴黎的時裝、華爾茲舞特別感興趣。她把大量的時間用於化妝、遊玩、宴飲、看戲。
慈禧雖然二十五歲就成了寡婦,但她特別愛美,非常注重保養和打扮自己,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精緻的女人。她有一句名言:“一個女人沒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什麼勁呢?”宮女回憶說:“太后雖然每天有很多政務要處理,但她還有那麼多時間講究吃,講究穿,講究修飾和玩樂。”四十多年裡,慈禧每天都要在梳妝鏡前消磨好幾個小時,出門前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臨睡前還要換上全新的粉紅綢緞睡衣,上面綉滿了牡丹。每件睡衣慈禧只穿一次,第二天就換一件新的睡衣。
慈禧還特別注重保養,她用珍珠粉和人蔘美容護膚,她使用的胭脂口紅都是宮廷御制,從進貢的幾百斤玫瑰花瓣中,挑出最好的用石杵搗成原漿,製成胭脂花汁。這樣製成的胭脂口紅,純天然無污染,對皮膚有非常好的滋養作用。她還特別喜歡喝奶,甚至有時用奶泡澡。她堅持每天早上熨臉,晚上泡腳,每天散步。
慈禧非常聰明,她剛進宮的時候識字不多,可是她通過自學也略通文墨,能看懂奏章。她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力,對於園林建築頗有造詣。她還擅長繪畫,喜歡唐詩宋詞。有一年,慈禧母親過六十大壽,那天正好趕上有外國使節到宮裡拜會,慈禧不能去給母親祝壽,就準備了一些壽禮,還寫了一個大大的“壽”字,並且在“壽”字的下方,用滿、漢雙語寫了四句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首詩淺顯易懂,沒有華麗的辭藻,表達了她作為女兒對父母的感恩思念之情,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流傳至今,還被編入了小學教材。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慈禧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她只能用管理家庭的方式來治理國家。有一次,曾國藩進京面見慈禧,回來後他在日記中寫道:“沒想到太后跟他談的都是家常,家裡幾口人啊,出京多少年了,完全沒有談論朝政。”
慈禧就是這樣一個聰明又愚昧、大膽又保守、熱愛權力又貪圖享樂的女人,她缺少為國家和民族奮發圖強的責任感。她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以後勿使婦人干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她似乎有一些後悔,承認了自己執政失敗,她希望其他的女人不要效仿她。的確,如果慈禧能夠把國家和民族危亡放到第一位,更多地觀察世界,接觸西方文明,就會更清楚當時中國的處境,也許能找到適合中國發展的出路,她也不會落得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