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2022年10月10日02:09:02 歷史 1871

1950年1月2日早上,北京中南海突然收到一封來自莫斯科的電報,發報人不是別人,正是在蘇聯訪問的毛主席。

周總理看到電報後表情頓時凝重起來,毛主席在電報中說,蘇聯談判最後一步,請周總理馬上趕到莫斯科。

事關緊急,周總理決定馬上動身,但是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務院事情繁雜,周總理日理萬機,這麼多工作怎麼辦呢?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和周總理

經過通電話,毛主席為周總理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選擇一個“代總理”,讓代總理接替周總理主持國內事務。

但是問題來了,新中國百廢待興,毛主席和周總理都是從戰爭中走出來的老一輩革命家,誰有這樣的能力可以接替周總理處理事務呢?

劉少奇同志是有能力的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要先說毛主席去蘇聯後,代理主席的同志,那就是劉少奇同志。

在長時間的革命歲月,每當毛主席出差時,都是劉少奇接替毛主席,代行主席職務。

用毛主席的話說,劉少奇同志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劉少奇

1945年毛主席去重慶談判期間,就是劉少奇同志第一次代理主席職務。

去重慶談判明顯是蔣介石的鴻門宴,但毛主席還是從全局出發,決定和周恩來任弼時等一起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

此去是凶多吉少,為了以防萬一,毛主席在臨行前做了一項重要安排,就是讓劉少奇同志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毛主席外出期間,一切事務交給劉少奇同志打理。

這樣的安排,足以看出毛主席對劉少奇同志的高度信任,當時在黨內有能力的同志不少,但毛主席對劉少奇同志的能力沒有任何懷疑。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去重慶

毛主席去重慶期間,也是劉少奇同志最為忙碌的時候,既要協調全國各地區八路軍的行動,又要配合重慶的同志。

早在十幾年前的蘇區時,劉少奇的正確主張就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可,當時蘇區缺醫少葯,經濟和文化都需要大力改進,劉少奇同志提出的很多見解,都讓毛主席刮目相看。

尤其是紅軍到達陝北後,他出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書記時,堅定地完成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決策,在延安期間,劉少奇同志還做了《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著名演講,轟動一時。

重慶談判後,毛主席回到延安因為身體不好,一直是有劉少奇同志主持中央的工作,一直到1946年春天,劉少奇出色地完成了毛主席交給他的任務。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劉少奇

而這次訪問蘇聯,毛主席在出國前,依然把代理主席的事情交給了劉少奇同志,從1949年12月毛主席離開北京到1950年3月,近4個月時間,都是劉少奇在代理主席,主持日常事務。

這期間,劉少奇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好評,首先是解放戰爭的尾聲,在雲南的盧漢起義後,劉少奇批准成為了雲南軍政委員會,再是進行了土改工作,基本上是按照毛主席的想法有序推進,在西藏等地,也有效解決了拉薩上層的活動。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農村基層政權不穩定,在劉少奇同志的認真工作下,最終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毛主席回國後,對劉少奇同志高度好評,毛主席說:“少奇同志是大公無私的。”

值得一說的是,毛主席十分佩服劉少奇同志的學習精神,他有什麼不懂的就去學,難怪毛主席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1958年毛主席曾多次對黨內的同志說,打算辭去國家主席職務,很多人當時以為,毛主席辭去主席職務,一定是朱德同志上任了。

但毛主席提出讓劉少奇接任國家主席,毛主席說:“不是說朱德同志不適合,而是相比而言,劉少奇同志更適合。”

毛主席外出期間,一直都是劉少奇同志代理主席,毛主席對劉少奇同志的工作能力也是表示肯定的,所以劉少奇接任國家主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1959年4月,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劉少奇同志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他的真知灼見,接任毛主席名副其實。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周總理

毛主席親自推薦代總理

1950年毛主席去蘇聯訪問,後來又叫周總理也馬上去蘇聯談判,既然劉少奇同志代理主席職務,那麼誰可以代替周總理主持事務呢?

從當時黨內的領導人看,新中國成立後大家都各司其職,一些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將帥都在各個軍事崗位,可以接替周總理位置的人鳳毛麟角,幾乎沒有。

毛主席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當周總理提出這個困難後,毛主席推薦了一個人,最後這個人經過大家商討,全票通過。

毛主席說:“我建議,由董必武出任代總理。”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董必武

實際上,論資歷,論貢獻,論能力,論威望,毛主席推薦的董必武先生是完全適合代理總理一職的。

董必武出生於1886年,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董老”,如此尊重,並不單單因為董必武更年長,重要的是董必武不僅參加革命早,而且貢獻很大。

辛亥革命後,董必武就毅然放棄了自己穩定的工作,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救國的革命道路,黨內的同志都說,董老先生從一個晚清秀才成為堅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這是極其不易的。

不久,他跟隨孫中山先生,先後加入了同盟會,開始了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1919年從北大回到湖南的毛澤東開始創辦《湘江評論》,董必武先生得知後,專門去購買,用行動支持青年毛澤東的革命思想。

1921年董必武還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了重要的創始人之一。

因為年紀的偏大,董必武先生一直以特殊身份領導着我黨的隱蔽戰線工作,這和日後周恩來領導的地下黨一樣。

當時在董必武手下工作的知名人物,一個是熊向暉,號稱是我黨最優秀的特工,曾經為我黨傳遞過價值極高的情報。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沈安娜

還有一個是沈安娜,在董必武的教導下,沈安娜曾秘密潛伏在國民秘書處,國民黨的很多高級會議沈安娜都了如指掌,這些價值不菲的情報都是董必武的功勞。

陳毅元帥就曾專門誇讚過董必武先生的情報工作,他說:“董老的一句話、一封信,抵得上十萬大軍!”

對於毛主席而言,他最敬重的就是這些老前輩,青年毛澤東在革命早期,沒少求助他們幫忙,董必武也是“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吳玉章、謝覺哉、董必武、林伯渠。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延安五老

值得一提的是,在長征前,除了吳玉章同志被派到國外工作外,其他四位老人都參加了長征,人老心不老,他們這種精神本身就值得敬重。

新中國成立前,董必武老先生還為國家的經濟事業出謀劃策,我們的第一套人民幣,上面有“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小字,就是出自董必武之手。

所以毛主席推薦董必武為代總理,也是對董必武先生的高度信任,當時決定下來後,董必武老先生是拒絕的,他說自己力不從心。

毛主席多次勸說,董必武先生才接受了這個建議,當時他已經64歲高齡,但依然頂着壓力,在周總理外出的2個月期間,硬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當時的新中國,剛剛從戰爭中脫身,可以說百廢待興,很多地方都面臨著吃不飽飯的問題,董必武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

上任代總理後,他第一時間成立了“中央救災”委員會,還特地提出了“生產自救、節約渡荒,群眾互助,以工代賑,並輔之以必要的救濟”的行動方針。

在董必武的影響下,全國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幹部都選擇深入基層,了解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因地制宜,最後通過全國募集,籌集到了十幾億公斤的糧食送到各大缺糧重災區。

不僅如此,董必武在2個月的時間內,還起草並主持了10幾次大型會議,還參與並制定了《婚姻法》《人民法庭組織原則》等十多條法令通則。

等周總理從莫斯科返回國內,董必武老先生的“代總理”一職也順利結束,他在日記中曾記錄了當時的感受,他說:

國事甚是家事,吾心有餘而力不足,兩個月雖不長,可繁忙的,勞心程度卻不是常人所感想,榮耀背後的考驗需革命同志的團結努力方可實現。

不管是能力還是貢獻,董必武老先生都經受了歷史的考驗,更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一致肯定,他是新中國的功勛。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董必武晚年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先生在北京病逝,他和毛主席有着共同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並且矢志不渝,為之奮鬥終生。

周總理逝世後,毛主席選擇了華國鋒

1976年1月8日,全國人民敬愛的周總理在北京逝世,但是國務院的事務還需要處理,毛主席提議讓華國鋒同志擔任國務院代總理,主持日常事務。

三個月後,毛主席提議,讓華國鋒同志上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職位,中央政治局全票通過。

要知道,在新中國成立後,華國鋒同志只是一個縣委書記,也是如何被毛主席看中,最後還成為國務院總理呢?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華國鋒

華國鋒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說的一口太原話,新中國成立前,華國鋒在山西交城工作,當時解放軍打到南京,按照有關要求,華北的幹部“留一半走一半”,去接替南方工作。

為了全國解放事業,華國鋒毅然帶着妻兒告別了家鄉,來到了湖南省湘陰縣擔任縣委書記,隨後又被調入湘潭縣

巧合的是,湘潭縣正是毛主席的故鄉,1955年毛主席曾到家鄉視察,兢兢業業的華國鋒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還源於一篇紀實報道,華國鋒調到湘潭後經過長時間的深入群眾後發現,這裡雖然號稱是魚米之鄉,但這裡的老百姓生活困難,甚至吃不飽,還有的人在啃樹根,不僅如此,華國鋒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要大力發展農業等。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戰爭時期的華國鋒

隨後,他把這封報告遞了上去,在那個年代,可以像華國鋒這樣說真話的領導屈指可數,這封報告無意間被毛主席看到了,毛主席對這個地委書記刮目相看。

1955年在家鄉視察時,毛主席除了接見了省委的領導外,專門點名見了華國鋒,那是毛主席那次接見的唯一一個不是省級以上的幹部,毛主席說:“你的那篇文章我看過了,歡迎我們的父母官啊。”

毛主席告訴華國鋒,我就是湘潭人,你說的句句屬實。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這給了華國鋒巨大的鼓舞,隨後,華國鋒在湘潭進行了大的農業改革,甚至提出了十分客觀的建議。

不久後,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毛主席破例讓華國鋒參加,可以說,華國鋒在這次會議上受益匪淺,毛主席的點名,改變了華國鋒的人生。

當時在湖南做實驗的農學院畢業生袁隆平正在做水稻實驗,華國鋒得知後專門找到袁隆平,並給與大力支持。

剛剛調到省里當省委書記的華國鋒對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事業高度重視,在幾乎沒有人認可的情況下,袁隆平冒着風險給他批了大片實驗片,讓袁隆平放開手去干。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袁隆平在做研究

當時華國鋒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只考慮到南方百姓的溫飽問題,袁隆平一次次的失敗,華國鋒就一次次的支持,兩個人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970年在湖南舉行的第二次農業學大寨科技經驗交流會上,華國鋒特地讓袁隆平參加,他說:“工作中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不要怕困難,希望你們研究下去,相信你們可以成功的。”

不久後,華國鋒專門和周總理作了彙報,希望撥款100萬元支持雜交水稻的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袁隆平和同事們一鼓作氣,克服種種困難,最後成功推廣了雜交水稻,這項偉大的研究震驚了世界。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華國鋒和袁隆平

而此時的華國鋒早已經被周總理看重,經過和毛主席商量,決定讓華國鋒同志到中央工作,當時華國鋒出任國務院業務組副組長,並可以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

雖然當時的華國鋒還沒有重大決策權,相比在省里工作也比較雜,但華國鋒踏踏實實,全心全力協助周總理,完成了國內各種經濟問題。

為了鍛煉華國鋒,周總理專門把經濟和人才培養的事情交給華國鋒,在幾年的時間內,華國鋒讓全國糧食生產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不僅如此,他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領導了國內高端國防項目研製,這一切毛主席都看在眼裡。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1976年初周總理逝世後,華國鋒擔任代總理,期間唐山發生了大地震,毛主席因為病重,專門把華國鋒叫到身邊:“快,快去唐山,一定要儘力救人!”

華國鋒知道毛主席心繫唐山,毅然親自奔赴前線,他站在唐山災區對大家喊話道:

“毛主席對大家十分關心,我就是帶着毛主席的囑咐來的,這次地震考驗了唐山人民也考驗了全國人民,戰士們和唐山人民必然會堅持到最後,毛主席和大家同在!”

沒有想到,還沒有一個月,毛主席突然病重。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華國鋒當機立斷,帶領黨內的同志及時穩定了社會秩序,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作出的重要貢獻。

周總理不在時,還有誰適合當總理?毛主席推薦一人,大家全票通過 - 天天要聞

圖|華國鋒

在毛主席逝世的幾年後,華國鋒更是無限忠誠,他不僅全力把國家經濟搞上去,而且還着重發展科學文化事業,以及教育事業,甚至在外交事業上也全力投入,讓國家一步步向前發展。

1980年,華國鋒表示要辭去國務院總理職務,一年後又主動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他說要把機會讓給更有能力的年輕人。

是的,毛主席沒有看錯,華國鋒是黨的好戰士,是人民的好戰士,他擁護黨中央的領導,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直到生命最後一息。

無論是劉少奇,還是董必武,還是華國鋒,他們都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奉獻了畢生精力,還有毛主席的高瞻遠矚,他們都讓後人永遠懷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