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2022年10月08日06:31:22 歷史 1812

岩伯和“ 資本主義尾巴”

河西走廊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我們當知青的上時候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中期,那個時候正是是計劃經濟的時代,居民購買任何東西,都需要票證的,什麼布票、肉票、糖票、油票、酒票、豆腐票、豆芽菜票、打火石票、肥皂票、洗衣服票,其中糧票又分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還有煤油票、購糧證本本等等等等。

當然那個時代也是“割資本主義尾巴”最為激烈的年月。

本來當時人們的生活就已經非常緊張了,但是大家還自作孽的全面“割資本主義尾巴”,這個時候社會上的最時髦最流行的口號是“寧可要社會主義的草,也不要資本主義的苗”!

這個時候我們生產隊更是“左“得出奇,一個人只能是分兩分的自留地,一家只能養五隻雞或六隻鴨子,但是只能是二選一,不能兩者同時兼養。不過餵豬倒是不限,但是必須“購五留五”。也就是說喂四個上調必須兩個,喂三個必須上調一個半,喂兩個必須上吊一個,喂一個必須上吊半邊,這是當時的政策。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雞或鴨只能養一種,養一種還是要限量,哪怕是多養一隻都要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尾巴,我們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的尾巴是不能長的,長了必須割的。

那個時候除了“現行反革命“這個罪名嚴重的可能被殺頭外,另外一個非常時髦的罪名也是最流行的,那就是所謂的“投機倒把”,如果這裡的物質比較便宜,你收購了拿到異地賣那就是“投機倒把”,那是要被嚴肅打擊的,因為那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為了讓一些不老實的人不能搞“投機倒把,各地還出台了許多政策,其實就是“釜底抽薪,當時鄉鎮是這樣規定的:為了避免投機倒把,凡是農村趕場的地方必須同一天趕場,這裡就鬆鬆活活避免了投機倒把轉手倒賣的行為。這樣一來,農民的生活非常窘迫,想吃上一頓肉除非是過年,否則是異想天開。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我們生產隊的岩伯,他是一個抗美援朝的老戰士,他的兒子在省教育廳廳工作,女兒已經出嫁。他是不管這些的:他只要碰上駐隊幹部,就用他的蒙子木做的龍頭拐杖戳石板對駐隊的工作隊的那些幹部說:“你們割資本主義的尾巴,尾巴是割掉了,人也割死了!老子沒有吃的,來割你們的尾巴燉着吃!你們要割我的尾巴,小心我用拐杖揍你們。”

他還指着生產隊、大隊、公社幹部這樣說。“多養一隻雞或者一隻鴨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了,都是搞資本主義復辟了,那這個資本家也太好當了。”“牲口吃草,人也人吃草,人都變成牲口了!你們這樣折騰,還要人活不活?!老子才不管這些呢,我該想喂多少雞鴨就喂多少雞鴨。”

那次他買了一百多隻鴨子來喂,而且他有一個鴨棚,那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活動扳房,他可以扛着到處走。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開始那些工作隊愣頭青不知道他是哪個,就來抓他的鴨子,被他拿着拐杖攆得到處跑,工作隊的隊長慌不擇路掉進冬水田,被他挨了兩拐棍。

工作隊隊長氣急敗壞叫來公社民兵小分隊的人來抓他,把他帶到公社去了,想讓公社書記訓斥一下他一下,再關上幾天。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書記剛好解溲去了。誰知他坐在書記的辦公室就一屁股在書記的椅子上坐下來,他見到書記的煙就抽,看到書記泡的茶就喝,工作隊隊長想制止都來不及。

工作隊的同志看到他的系列動作就暗暗的叫苦:“這個老頭子膽子是在太大了,在我們書記辦公室也那麼隨便,難道他有什麼背景?他只是生產隊的一個普通的老農民啊。”

他正準備批評老頭不要放肆,書記進來了,他看到老頭子,忙“刷“的一聲向老頭子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說了聲“報告班長”,就上前和老頭子握手,噓寒問暖。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工作隊的那個人一下子懵了。“書記,他是哪個啊?,他是資本主義尾巴啊”工作隊的幹部發問道。“資本主義尾巴,你他媽的簡直是胡鬧,你才是資本主義尾巴呢!他是哪個,他是他是我的老班長老戰友,,抗美援朝的英雄,上甘嶺戰役他把我從死人堆里刨出來,怎麼?你他媽的不知道他是哪個?”書記的一頓批評和介紹,這個工作隊的這個人才知道自己“闖禍”了。

當工作隊的這個人唯唯若若的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以後,書記說:“發展生產力,沒有錯,他要養鴨子或雞,就讓他養,想養多少就養多少,反正雞鴨不會吃人。我現在馬上要開三干會議,你帶他到飯店吃飯,然後給他灌上一壺酒一條’朝陽橋’煙,要馬車客把老班長他帶回去,工作隊的幹部連忙點頭。


岩伯和“資本主義尾巴” - 天天要聞

岩伯告別書記和工作隊的人走到場上,巧合我和老平在趕場準備回家,他招呼我們一起去吃飯,酒足飯飽後我們一起坐馬車回家。

從此工作隊的幹部再也不過割岩伯的資本主義尾巴了,我也買了二十隻水鴨子讓他放,鴨子我們兩個一個一半,那一年我家過了一個好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 天天要聞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替身代死”的說法。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青春是什麼?是清澈的雙眼是春天的閃電是無畏的夢想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是失敗後倔強起身的勇氣是迷茫後無比堅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從未放棄……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縱使時光老去夢想在,勇氣在青春,就在奮鬥的路,是最美的路追夢的青春,是最美的時光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願你我永葆青春,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