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往事·杜月笙怎樣做人 ①
他是如何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混混,變成聲震上海灘的“皇帝”?變成站在上海灘街頭一跺腳,四壁亂抖的黑道教父?他憑什麼斗得狠、玩得轉、吃得開,而成為橫掃黑白兩道的傳奇人物?
對於上海灘三大亨崛起之秘,舊上海的人們說: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結果是,黃金榮財盡家敗,倒了;張嘯林打打殺殺,死了;杜月笙卻繼續雄踞上海灘呼風喚雨,風光無限幾十年。
那麼,杜月笙在黑白兩道之間怎樣為人處世?為什麼黃金榮說“小杜絕頂聰明”?
杜月笙怎樣初露鋒芒成為黃夫人的心腹幹將
【徐峰新媒體工作室】 文/春秋學社
年輕的杜月笙當初浪跡上海灘時,舉目無親,身無分文,混得很慘。直到他經熟人推薦,投靠大亨黃金榮門下,遇到他生命中的貴人——黃金榮老婆林桂生。
林桂生,有女中豪傑之稱。她眼光犀利,胸襟開闊,巾幗不讓鬚眉,是上海人眼中的“白相人阿嫂”。她是黃金榮的智囊、參謀,甚至可以說主宰。黃老闆相當懼內,對林桂生言聽計從,黃公館內,林桂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說一不二的權力。在黃公館誰能受到林桂生的賞識,能攀上林桂生這棵大樹,那他家的祖墳一定會冒青煙。一定會時來運轉,這個機會正好被杜月笙抓到了。
當年桂生姐害了一場大病,舊中國的醫療和科學都不發達。在面對疑難雜症的時候,就特別迷信。認為需要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來守護病人,靠他們頭上的陽氣來祛病。杜月笙就這樣成為了老闆娘的守護人,他不光只是陪着,而且全神貫注,盡心儘力,做到耳到、眼到、手到、腳到、心到。若是老闆娘有什麼差遣或者需要,他總是發自內心搶着去替她辦妥。杜月笙之所以這麼殷勤,源於他小時孤身無眷,孓然一身,嘗盡了人生冷暖。一個感情上饑渴的人,更容易接受別人對他的感情,從而容易對他人布施。舊中國的社會十分講求師道尊嚴,師娘與學生間,往往有超越親屬的情誼。杜月笙對林桂生的周到服侍,真情流露,讓桂生姐心生感動,決心要好生拉他一把。
一次,桂生姐躺在床上,身體發軟,精神卻不錯。她看見杜月笙雙手交叉,百無聊賴地坐在窗前,仰望青天,心想這個小夥子為了陪自己,悶了好些日子,應該放他出去走走。
“月笙,你來!”桂生姐把他招到床前,笑吟吟地說:“挑你一個差事,好哦?”
“你只管吩咐好了。”
“替我得到老共舞台走一趟,把那邊的盤子錢收一收。”
“啥個盤子錢?”杜月笙不解。
桂生姐向他解釋:當初黃金榮開設老共舞台的時候,夫妻雙方約定水果盤收的錢,統統歸林桂生,黃金榮不得過問。所謂盤子錢,就是戲院除了給看戲的觀眾提供茶水,還會擺幾個盤子,裡面盛有時鮮水果,瓜子什麼的。如果客人吃了,就得照價付錢,如果沒動,那就原盤撤回。這盤子里的東西,售價往往比外面高出一倍以上,這可是對本對利的好生意。一個戲院,一個月就能有一兩千的盤子錢。
杜月笙立刻答應,這種小差事對他輕而易舉。當晚就跑了一趟老共舞台。收回盤子錢後,剛回到家,門口正和要去搓麻將的黃金榮碰上,老闆淡淡問了一聲:“月笙,你去哪兒了?”
其實黃金榮就是打個招呼問問,杜月笙卻不由自主緊張起來,他站到一邊,讓老闆通過,還囁囁嚅嚅地回答:“……我出去走走。”
黃金榮急於出門,也沒怎麼在意,快速離開了。杜月笙趕緊回到桂生姐的房間,把收來的盤子錢悉數點清。
沒想到的是,杜月笙在門口和黃老闆的對話,桂生姐全聽在耳里。事實上,杜月笙去收的這筆銀子,根本不用瞞着黃金榮。但他這樣做,令林桂生感動。杜月笙這小夥子心細貼心,分得清輕重好歹,事事都向著老闆娘。從此往後,林桂生對杜月笙特別信任,她用私房錢在外面放債,賺點利息,之前都是黃公館的最高機密,現在有了可以依賴的杜月笙,她便將放債收錢,索要利息的事全部交給他辦。杜月笙漸漸成了老闆娘的心腹,桂生姐越是對他倚重,就越想找機會提拔他。
林桂生的病痊癒了,杜月笙也得到了老闆娘的青睞,他在黃公館這個小社會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黃公館裡的大小夥計、聽差都對他另眼相看,杜月笙的聲望水漲船高,行情已經發生了變化。桂生姐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大病痊癒,全因杜月笙為她忙裡忙外,工作盡職盡責。
後來黃公館的一次驚險事件,更使杜月笙大顯身手,聲譽鵲起,讓他扶搖直上,由老闆的打雜小夥計,變成了老闆娘的得力幹部。
那天,有人氣急敗壞從外面跑來報告說有一票到手的煙土弄丟了。本來是讓某人雇黃包車拖到黃公館,誰曉得斷後護貨的人都到了,結果送貨的人卻不見了,只怕是出了什麼岔子,請求桂生姐派人去查查。
桂生姐一聽大驚失色。黃老闆不在,連着公館裡的一幫“武角色”都不在,這種要掏傢伙拚命的差事無人可派,剩下的一群“文角色”各個面面相覷,沉默不語。杜月笙心想,這可是天賜良機不能錯過,他鼓起勇氣問林桂生:“老闆娘,你可以讓我去跑一趟?”
桂生姐抬頭看了看杜月笙,瘦骨嶙峋的身軀,卻有熊心豹子膽。一方面賞識他的魄力,一方面感慨確實無人可派的窘迫,眼下也正好是一次考驗杜月笙成色的機會,不如讓他去歷練一下,她點頭同意,又問了他一句:“要不要幫手?”
杜月笙早就決定做一次“拚命三郎”,他不想有人搶佔他的功勞,得失成敗在此一舉。於是他擺出一副英雄姿態,搖了搖頭說:“不必,我這就出發。”
搞清楚煙土運送路線後,杜月笙找林桂生借了一支手槍,揣上一把鋒利的匕首,頭也不回地大步邁出門,眾人望着形單影隻的瘦長身影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
杜月笙跳上街邊的一輛黃包車,開口就叫車夫趕緊跑起來。此刻他的腦子正飛速轉動着,比車輪還快。煙土賊敢公然反水黃公館,一定不會飛蛾撲火到法租界來。當年在黃浦灘帶着煙土等於帶着定時炸彈,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被炸得粉身碎骨。於是杜月笙判斷偷土賊會就近找一個藏身處,不可能跑遠。其次,上海縣城到了晚上四門緊閉,賊人進不去,又不敢來法租界,他斷定只有逃到英租界(不是黃金榮的勢力範圍),才有可能保住性命,私吞偷到的煙土。
“快,往洋涇浜(英法租界接壤處)跑!”杜月笙立刻吩咐車夫。想在那裡截住偷土賊。
夜深人靜,街燈已滅,月落星沉,萬籟俱寂,唯有呼呼過耳的風聲。杜月笙坐在車上,緊握着手槍,他來不及恐懼,凝神搜索着人影。果然,另一部疾走的黃包車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這批煙土約有一百多斤,那個偷土賊的黃包車因為超載,所以走得很慢。杜月笙坐的黃包車夫馬不停蹄地趕路,瞬間就追上了。
“朋友,到此為止了。”杜月笙亮出手槍,用黑洞洞的槍口指着偷土賊。
“你是誰?”那賊人嚇了一跳,顫抖地問。
杜月笙見狀,忽而安撫載煙土的黃包車夫:“喂,沒有你的事了,但你得幫個忙,把裝煙土的車子拉到同孚里黃公館去,過後我賞你兩塊大洋。”車夫聽見“黃公館”和“賞銀”怎敢不聽,立刻起身準備拉車。
據杜月笙本人後來的回憶,他當時說的每句話,都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後來想想,偏偏每個字都恰到好處,先是安撫了車夫,而後又不卑不亢,用黃公館的大名震懾車夫聽從指揮。這件事可以看出杜月笙過人的機智和臨場應變能力。
忐忑不安的偷土賊開始向杜月笙乞求,希望他能網開一面,自己帶煙土回去交差,放他一條生路。
杜月笙深知自己現在就是一個超級英雄,但他也沒絲毫露出浮躁的神情,對那個偷土賊說:“你只想保命,其他都不重要?”
“是的朋友,請你高抬貴手,務必幫忙。”
“用不着我幫忙,你得跟我回去,橫財發不成了,性命總歸有的。”
“……”
“放心,黃公館啥時候‘做’過人的!”
“可是……會有這麼容易嗎?”
“跟我回去,挨桂生姐的罵是免不了的。罵過之後,你就一腳踏出大門,另謀生路吧。”
“你肯幫我向主人說情?”
“不用買我這份交情,我說不說情結果都一樣,他們充其量讓你走路,黃公館不會動刀動槍的,你又不是不曉得?”
事實果然證明杜月笙說的話一字不假,這個見“土”起意,膽大妄為的偷土賊,被杜月笙人贓並獲,生擒活捉,押到黃公館。桂生姐聞訊,心中狂喜,杜月笙事兒辦得乾淨利落,是個好角色。她親自迎接了建立大功的小英雄。她原以為杜月笙會眉飛色舞、會聲會色向她講述一番事情的經過,沒料到杜月笙心平氣和、若無其事地報告道:“貨色已經搬進去了,人在客廳里看着,等候老闆娘發落。”
好小夥子,精神,氣派。明明是這麼天大的一件功勞,杜月笙卻輕描淡寫,好像去陰曹地府送信,還順利回來報告送到了一樣。
至於那個偷土賊,既沒有打也沒有殺,被老闆娘一頓破口大罵,讓他立刻滾蛋,永遠不要再來上海。臨走時,老闆娘遞給杜月笙一百塊錢,叫他送個那賊作為盤纏。賊人死裡逃生,還得了贈予,對杜月笙感激涕零,如同再生父母。
古人常言:“盜亦有道”,過去那些黑勢力團伙對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危害,但內部並非只有爾虞我詐,而是靠着“江湖義氣”籠絡人心,既要心狠手辣,也要得饒人處且饒人。杜月笙也正是通過這件事,見識到了林桂生的為人處世比黃金榮高明不少,對他日後的江湖生涯產生不少影響。
這次立下汗馬功勞後,杜月笙得到了參與黃公館機要的機會。他成為老闆娘的心腹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