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2022年08月25日23:29:24 歷史 1803

祖國的西部,貴州務川縣的栗園草場的土地上,一位老漢正在辛勤地種植着糧食,他彎着腰不知疲倦地勞作着,猶如百靈鳥無休止的歌喉,給這片大地添上幾朵動人的音符。

貴州潮濕,有着“天無三日晴”的說法,此時卻又一陣微弱的風吹來,他直其腰身,看着探出腦袋的生命,黝黑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路旁有人經過,熱情地招呼道:“大叔,今年又是一個好收成啊!”

他點點頭,回應道:“是啊!莊稼地最不會騙人,你侍候得越好,他回報你得就越多。”

一幅田園牧歌的畫卷靜靜地躺在崎嶇不平的丘陵地帶,還記得早年間回到貴州時,家家戶戶糧食匱乏,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只能到山上尋找植物的塊莖,或者尋摸野味。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這裡的土地不適合種植江南地區的水稻,因此常年歉收。他去過遼闊的東北黑土地,在黑土地上見過茂盛的水稻,那時候他就在想是否可以在故鄉的土地上種上這裡的稻種呢?

他承受過貧困的負擔,滿心地想的是幫助父老鄉親擺脫哪裡的落後局面。

終於稻米引進了務川縣的栗園草場,那一年鄉親們看到了豐收的局面。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故事講到這兒就宣告結束,僅僅就是一個農民幫助家鄉脫貧的故事,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他的名字,叫做鄒習祥

神槍手鄒習祥

一個人是生命不但有長度,還有厚度,鄒習祥的生命長度和厚度兼備,晚年的他宛若一位淳樸的農民,從他的形象里看不出任何早年戰鬥英雄的痕迹。

他幾乎不向常人提起當年的事迹,偶爾醉酒時分才會提起幾句,不過提起的時刻臉上不是那種意氣風發的炫耀表情,而是黯然神傷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孫兒不理解爺爺的表情,問他:“為什麼不開心一些,你是英雄。”

鄒習祥摸摸孫兒的腦袋,他想起在朝鮮戰場上首長曾對他說過的話:“我們這一代人把仗都打完了,我們的後代就可以太太平平,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了。”

希望孫兒們永遠體會不到戰爭的痛苦。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上甘嶺戰役的場景回到老人的腦海,他清清楚楚記得朝鮮的一草一木,美國試圖越過上甘嶺的山地,在廣袤的平原發揮他們大規模機械作戰的優勢。

調動了上百架飛機、坦克,加上集團軍的人數優勢,意在奪下上甘嶺。

當時手在上甘嶺就有鄒習祥所在的連隊,在軍中他向來有“冷麵槍神”的稱號,曾經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聞名。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不少年輕人樂意拜他為師,學習射擊技術。

他也耐心地教導每一位前來請教的戰友,那時候志願軍走的戰術是“碎敲牛皮糖”,以機動靈活的戰術來對抗敵人的狂轟濫炸。

敵人的武器裝備遠勝我軍,我們只能劍走偏鋒,用時間來換取空間。

我軍面對的困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敵人的狂轟之下使得我軍躲避的場所遭到嚴重的毀壞,本就物資匱乏,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密集的炮火落在四周,幾乎沒有逃出封鎖線的可能,除非有外援從外部攻擊,裡應外合才能逃出生天。

逃出包圍圈

但是誰去通報信息?此一去有可能直接命喪黃泉,鄒習祥當下接下任務。

密集的炮火攻擊下鄒習祥如狡猾的狐狸,騰挪閃躲,可惜人力終究還是會有閃失,地面上的敵人還在巡邏,在尋找有可能生還的我軍戰士。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習慣使用的招數,如今給了美國,美國更是將其發揮到極致,無論地上的戰士是死是活,先用刺刀紮上幾下,保證其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鄒習祥立刻躲到一個炮坑,裡面的戰友們屍體已然冰冷,他迅速躲到戰友的屍體下,巧妙隱藏起來,以為可以躲過敵軍的搜捕。

結果敵軍對着屍體就是一陣亂刺,饒是他躲藏得精妙也被狠狠地紮上一刀,鮮血頓時湧出傷口,疼痛使得喉嚨有發聲的衝動,但是他不能發聲,他必須保持沉默。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敵人的腳步聲還是周圍迴響,他一動不動,時間變得漫長,一秒似乎被拉長成了一分鐘。

漸漸地周圍安靜下來,憑藉著敏銳的警覺,他知道敵人已經離開,便立刻鑽出炮坑。

他最後看了一眼戰友,這些人曾經和自己並肩戰鬥,如今只能躺在沒有任何遮蔽的露天地帶。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遺憾的是他沒有時間埋葬他們的屍體,他必須走出包圍圈,將消息帶回部隊,有可能被救活的人一定要活下來,他們曾在戰火中許願:待回到祖國後把酒言歡。

腿上的傷口還是汩汩地冒着血,他撕下一塊布條止住動脈,拖着傷腿開始往大本營走去,平時那樣容易的路如今顯得無比的漫長。

英雄在此刻顯示出倔強姿態,他手腳並用向前爬行,腦袋昏昏沉沉,不要緊,腿部血流如注,無所謂,最重要的事情是將消息帶出,讓同志們可以活下來。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他做到了,看到戰友,如同看到親人一般,他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而後昏厥過去。

蘇醒後他掙扎着要和同志們一起親赴前線,首長知其身體太過虛弱,勸他好好養病。

結語

這就是英雄,他們是巍巍筆下最可愛的人,諸如此類的還有大火中紋絲不動的邱少雲,是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鑄造起了萬里長城。

可是他們本人卻留下了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靨,晚年的鄒習祥拒絕食用罐頭,罐頭使得他想起戰火紛飛的年代,想起去世的戰友。

狙神鄒習祥:206發子彈射殺203名敵人,勝利後回鄉,晚年不吃罐頭 - 天天要聞

他們都永遠地留在了戰場,而自己卻有幸能夠看到和平時代的陽光,有幸能夠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孫兒們常常追問他當年的歷史,問他不吃罐頭的原因,他都是笑而不答,他內心想的是一個無比殘酷的詞彙:一將功成萬骨枯

英雄應該屬於所有的志願軍戰士,包括那些已經逝去的人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 天天要聞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前言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堪稱“史上最強躺平學大師”——南陳後主陳叔寶。要說這位爺,那可真是把“擺爛”這門藝術玩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個本就搖搖欲墜的王朝,加速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最騷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國之後,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首次開庭,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審判了36名日本侵華戰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國人擔任審判官,獨立地審判外國侵略者。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比如親屬關係、結拜兄弟、同學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等等等等。在這些關係中最親的就是血緣關係。這種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最親密的。那麼除了血緣關係,什麼關係最親近呢?在古代,結拜兄弟是僅次於血緣的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