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2022年07月16日02:31:29 歷史 1735

1942年,哥倫布率領的尼娜號帆船在一片無風的海域,遠遠看到了不遠處有一塊“綠洲”,當時船員都欣喜若狂,以為已經接近了陸地,但讓它們沒想到的是,這片海差點讓他們再也無法離開。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草原之海”讓船隊深陷困境

哥倫布船隊靠近綠洲後,才發現原來剛才遠遠看着的茂盛草地,其實只是生長在海上的馬尾藻。原來,他們來到的是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曾提及的“大洋上的草地”,也就是馬尾藻海

雖然大家的期待落空了,但這片海域廣袤的海藻也展現了海洋不一樣的美麗,尤其是清澈見底的海水在陽光下更是美輪美奐,這不由得舒緩了大家長期航行的疲倦。

但讓所有人都沒料到的是,這些過於茂密的馬尾藻,不僅減慢了他們的航行速度,到最後竟導致彷彿陷入泥潭一樣,無法動彈。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而更讓人絕望的是,這片清澈的水流看起來淺,實際上完全無法探到底部,這個消息帶給船員們的不再是海域的美麗,而是恐慌。

哥倫布在航海日記中寫道:“……船上測量水深的裝置夠不到海底,這說明我們離海岸還很遠。”

在絕望蔓延的氣氛中,船員們只好用手裡的竹竿和木棒划船,用了整整三個星期,才終於擺脫了馬尾藻的糾纏。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為何船隊難以逃脫“海上墳場”

可為什麼這片沒有半點風浪的海域,能輕而易舉地將船隊困住?

首先,海面上茂密的海藻是困住船隊最為關鍵的原因。眾所周知,海藻的吸附力很強,如果有船隻經過海藻滋生的領域,海藻便會隨水流附着在船隻底部和螺旋槳上,這樣一來,大量的馬尾藻不僅堵住了船隻前行的路,同時也如同鉗子一樣,將船隻緊緊地固定在原地,這就給船隻增加了巨大的負擔,因此想要驅使船隻前行,並不容易。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其次,馬尾藻海常年無風,而在哥倫布航行時期,使用的還只是依靠風力和洋流運行的帆船,船上沒有大型動力裝置,一旦船隻進入密密麻麻的馬尾藻中,帆船自然就“無計可施”了,在宛如“死海”的地方,要想出去,只能依靠人工划船。

然而,更令人絕望的還不止這些情況,人們還發現,馬尾藻海中幾乎沒有魚、蝦等生物存在的跡象,這也就意味着,被困於此的船隊無法就地取材補給,如果等到乾糧耗盡都沒有找到出路,那就只能等死。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而哥倫布的船隊能夠打破這片海域魔咒,逃出生天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物和用水,否則三個星期過後,故事的結局也許會完全不同。

當然,以上幾種原因不僅給船上的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再加上當時的人們對自然地理的認知有限,種種不曾見過的景象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鬼怪神話,內心的恐懼一旦蔓延泛濫,則更加不利於從海中逃生。

二戰期間,英國奧茲明少校也曾被困於馬尾藻海上,當時周圍還漂浮着毀壞的船骸,環境極差,要想出去,就不得不同海藻進行搏鬥,阻止它們湧上甲板。靠着堅韌不拔的毅力,他才在筋疲力竭的搏鬥後僥倖逃生。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同他一般堅韌的意志,失敗者都成為了這片海域之下的皚皚白骨。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是“海上草原”,也是“海上荒漠”

馬尾藻海之所以叫“草原之海”,是因為在這片海上生長了難以計數的馬尾藻,遠遠看去,恍若草地。但看似植被豐饒的同時,它也被稱為“海上荒漠”。

眾所周知,在溫暖富有營養的沿岸暖流與大洋寒流相遇的區域,海藻能生長得更為茂盛。其中,魚類所排泄出的磷酸鹽、氨等營養物質,能為藻類的生長提供有機養料,而海藻也能為魚類提供棲息地,這樣他們就能形成互幫互助的共生關係。

但馬尾藻海的地理位置特殊,正處於大西洋北部環流的中心。在西面的灣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東面的加納利寒流,以及南面的北赤道暖流的共同作用下,馬尾藻海以順時針方向進行緩慢的流動,因此,這裡的海域水流溫暖,顯得異常平靜。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可正是由於馬尾藻海的海水非常穩定,才導致表層的海水幾乎不同中層、深層的海水發生混合,這樣一來,淺水層中馬尾藻和其他浮游生物製造的養料便無法進行更新,浮游生物也不能在馬尾藻的表面進行旺盛的繁殖。而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和海獸自然就更不會在這裡生存了,因此這裡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荒涼之感,如同海上的沙漠。

但是,馬尾藻卻在這種缺乏營養的海水中生長了起來,由於海面流動微弱,它們不用擔心水流流失,於是逐漸在這片區域形成了廣闊而充滿吸引力的“海上草原”。

而在這片密集的海藻之下,其實也生存着一些能完美融入海藻的魚,比如馬尾藻魚、飛魚旗魚馬林魚等。它們大多以海藻為宿主,善於偽裝和變色,能將自己打扮得同海藻相似,從而很少能被發現。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現代科技下,馬尾藻不再是死神的化身

在科技水平發展有限的年代,加上人們缺乏對自然的認識,面對馬尾藻造成的死亡困境,不少人都認為馬尾藻海是“船隻墳墓”,而馬尾藻是死神的化身。

但如今在海域上通行的船隻已經具有了當年帆船遠不能比的強動力和鋼鐵結構,要穿過馬尾藻海域也不再需要花費三個星期,或讓人精疲力竭。沒有了死亡威脅,人們的注意力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馬尾藻意想不到的功效

有海洋生態學專家發現,積聚在馬尾藻上的蟲和水可以釋放出一種巨丑無比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能夠憑藉其臭味威懾掠食者,同時也能吸收UV-A和UV-B兩種紫外線輻射(市面上大多數防晒產品只能抵抗UV-B射線)。換言之,這種化合物其實是一種天然的遮光屏障,能夠保護水和蟲抵禦長時間的太陽照射,這也就意味着,專家們未來有可能依靠這種物質研究出抵抗惡性皮膚癌的保護劑。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另外,專家發現,死去的馬尾藻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這也就意味着馬尾藻能夠吸附大量的有毒重金屬,如錨、鎘、銅、鈾、鋅等,這也是為什麼馬尾藻海清澈見底。金屬在馬尾藻中的積聚過程,使得馬尾藻宛如天然的離子交換器。

馬尾藻中富含鈣離子,當處於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贏過馬尾藻時,有毒的金屬離子便會搶奪鈣離子原本的位置,將鈣離子“趕出家門”,從而“佔山為王”。而更有意思的是,當海藻中滲透的金屬達到飽和狀態後,用酸性溶液對其進行浸泡和清洗後,又可以重新使用80%以上!這表明馬尾藻不僅可以用於凈化遭受重金屬污染的海域,還能夠用於金屬的提取和生產。

馬尾藻海被稱為海上墳場,到底有多可怕?哥倫布用三個星期才逃出 - 天天要聞

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相信人類還能從馬尾藻中得到更多解決當下問題的啟發或方法,相信不久的將來,“海上綠洲”這個稱呼將不僅僅被用於形容這片海上馬尾藻的茂盛,更用於讚美它給人類提供豐富的資源。

參考文章:

馬壽成.沒有海岸的海——馬尾藻海[J].科學之友(上旬).2010,(04)

高艷.神奇的馬尾藻海[J].大自然探索.2005,(03)

曉夫.神秘的海上大草原[J].航海.2002,(02)

徐新.曾被認作“沙漠”的“海上綠洲”——馬尾藻海揭秘[J].國外科技動態.2002,(05)

鄭麗麗.海洋上的“綠色墓地”——馬尾藻海.[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0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十四孝故事(22):嘗糞憂心,口味怪重! - 天天要聞

二十四孝故事(22):嘗糞憂心,口味怪重!

在南北朝時期,南齊有一個庾黔婁的人,他自幼勤奮好學,品性純良,對父母極為孝順。他努力讀書,希望能有一番作為,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後來,庾黔婁有幸踏上仕途,成為了一名官員。儘管他在外任職,但心中始終牽掛着家中的父母。
當年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壓路機“石碌碡”終於被找到了 - 天天要聞

當年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壓路機“石碌碡”終於被找到了

原來這就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建秦直道時所用到的石碌碡,簡直跟現在的壓路機一模一樣。其重達1500公斤,直徑為1.2米,其表面分布均勻的乳釘可以把路面碾壓的非常紮實。可以說在2000多年前發明出石碌碡的人真是個天才。也正是有了石碌碡的存在
黃埔,這次當了廣東第一 - 天天要聞

黃埔,這次當了廣東第一

最近,廣州拆遷還是整得轟轟烈烈,但房票,許久沒新消息了。結果終究,還是黃埔先攢了波大的。廣東首個“房源超市”,在黃埔開張了。昨天,黃埔區首批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房源超市”上線。拆遷時選擇房票安置的黃埔村民,就可以在“房源超市”的名單中選擇。首批名單總共有17個項目,包含黃埔新城、富頤都薈、中央城等熱盤...
盧沙野大使談台海:台灣政權是叛亂政權 - 天天要聞

盧沙野大使談台海:台灣政權是叛亂政權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網站消息,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6月26日在中法建交60周年相關活動上發表主旨演講,盧沙野回顧了中法建交獨立自主的底色,闡明中法間互利共贏的實質。其演講涉及電動汽車、文化交流、政治體系....
北大“考古女孩”奔赴理想:鍾芳蓉正在參加敦煌研究院招聘 - 天天要聞

北大“考古女孩”奔赴理想:鍾芳蓉正在參加敦煌研究院招聘

7月3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本科畢業生代表鍾芳蓉在該院2024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這讓2020年因高分報考“冷門專業”——北大考古學而受到關注的湖南女孩鍾芳蓉,再次受到關注。時隔四年,很多人關心鍾芳蓉本科畢業後的去向。對此,7月4日,澎湃新聞從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了解到,鍾芳蓉本科畢業後計划去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