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2022年07月05日05:52:19 歷史 1330

自從1949年新中國後,毛主席不管是出國訪問,還是在大江南北進行視察,最喜歡的還是乘坐專列出行。

毛主席對專列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外出視察時不管是開會、談話、批閱文件都喜歡在火車上進行,也正因此,當時毛主席的專列也被稱為“移動的中南海”。

列車是毛主席的家,列車上的列車員也都被毛主席視為自己的家人。經常問大家生活上有沒有什麼困難,伙食如何。在疾馳的火車上,也留下了諸多關於毛主席和列車員的感人故事。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初見主席

1952年,姚淑賢初中畢業了,如果可以,她還是希望這一天能晚點到來。

姚淑賢是天津人,家庭條件比較差,父親是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供女兒上完初中已經讓他感到捉襟見肘了,無奈之下,他只好在女兒畢業之前就勸她“早作打算”。

自家事自家知,父親的無奈已經寫到了臉上。姚淑賢也不願意讓他為難,中學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升學,而是去參加了衛生學校的培訓,然後就被分配到了鐵路衛生防疫站工作。

在防疫站工作了沒幾天,防疫站的領導突然將姚淑賢找了過去,說首長專列上需要醫務人員,組織打算將她調到專運處去,想問一問她的意見。

對於首長專列,姚淑賢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知道專列隨時都會有緊急任務,天南海北的哪都去,屬於自己的空閑時間並沒有多少。不過相應的,成為專列上的工作人員也意味着能為國家領導人服務,那無疑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任務。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因此姚淑賢也沒多做考慮,就挺胸抬頭地說道:“我願意!”

在這一刻,姚淑賢的命運拐了一個彎。

一轉眼,1953年11月到了。

這一天姚淑賢接到通知,專運處的領導召集他們所有乘務人員開會。

經過近一年的鍛煉,姚淑賢順利地入了黨。因為當時各位領導都沒有固定的專列,都是臨時指派車輛乘坐,姚淑賢也因此有幸親眼見到過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同志。然而,這幾位領導人來開會的時候,處長雖然也很重視,但當時處里的氣氛可沒有今天這般緊張。

只見處長嚴肅地表示,今天要執行的任務很光榮,也很重要。他先是重申了一遍之前首長乘車時就提到過的“嚴禁亂竄車廂,不得給家人寫信,不準交頭接耳,要嚴格保守秘密”等規定,然後突然提出,在場所有人要用黨性做擔保,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

一聽這話,姚淑賢心裡當時就一激靈:“莫非這一次乘坐專列的是······”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過了20多天之後,專列正式出發的日子就到了。自從上了專列,姚淑賢等人就被命令在乘務室內待命,未經允許不得離開乘務室,也不準東張西望。也正因此,隔着窗戶,她只能看到車站旁開過來了數輛黑色的小汽車,裡面坐的人是誰完全看不見。

姚淑賢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就有了見那位“神秘客人”的機會。

原來,在列車開動的當天下午,或許是覺得列車上行駛有些無聊了,幾個看起來應該是警衛人員的小夥子便邀請姚淑賢一起去會議室裡面打撲克。姚淑賢當時剛滿18歲,正是愛玩的年紀,因此當時就答應了。

通過交流,姚淑賢才知道,邀請她玩牌的人叫做李銀橋,陪着玩牌的人分別叫孫勇、張仙鵬、李家驥。

對於這幾個名字,姚淑賢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不過當她聽到李銀橋問張仙鵬“主席吃飯了沒”時,對他們的身份,也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李銀橋

通過這次打牌,李銀橋等人和姚淑賢熟悉了不少,或許是看出了她對主席的敬仰之情,李銀橋第二天就引薦她見了主席一面。

當毛主席真的站在眼前時,姚淑賢整個人都“宕機”了,嘴裡面想要說什麼,可就是啥也說不出來。還是李銀橋在後面咳嗽了一聲,她才反應過來,毛主席已經朝着她伸出了手,姚淑賢趕緊上前雙手握住,跟主席問好。

那一次,毛主席前前後後只說了四句話,問她叫什麼,哪兒人,多大了,還說自己的口音有點兒重,多聽聽習慣了就好了。

雖然話不多,姚淑賢卻記了一輩子。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我給你打掩護

進入1955年之後,領導們的專列逐漸固定了下來。姚淑賢也被幸運地分配到了毛主席的專列上工作。毛主席一直說,列車是自己的家,列車上的工作人員就是他的家人。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經常邀請乘務員、警衛員一起吃飯。

姚淑賢當時就注意到,毛主席雖然貴為國家主席,但吃得卻很簡樸。他很喜歡吃摻着小米、芋頭的紅糙米,配上一些青菜、辣椒,吃的很滿意。吃完飯之後,毛主席還總喜歡夾一些鹹鹹的醬豆腐吃。有時候出個意外,沒夾碎豆腐,毛主席就一口將大半個醬豆腐塞到嘴巴裡面,說:“它跟我搗蛋,以為我不敢吃了它!”

也正是這些日常的小事,讓姚淑賢覺得毛主席更親近了。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進入1956年後,姚淑賢也和其他人一樣談起了戀愛。她的男朋友姓呂,兩人雖然如膠似漆的,但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平時相見的機會並不多。

姚淑賢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很期待周六的到來。她已經和男友約好了,周六晚上在中山公園約會,不見不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當周六真的來臨時她卻突然接到通知:“準備出車,主席要去北戴河開會。”

按照有關規定,這種任務要嚴格保密,禁止對外人透露一個字。姚淑賢對小呂很是愧疚,但身為專列工作人員,任務高於一切,因此還是強打精神等待出發,在心裡想着:有時間再補償小呂吧。

很快,毛主席就乘着小轎車趕來了。主席上車之後沒有直接去自己的房間,而是先在客廳裡面站了站,對着姚淑賢等人問道:“今天是禮拜六,你們有沒有約會啊?”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一聽這話,除姚淑賢外的其他工作人員都笑着搖了搖頭,姚淑賢心裡本來就想着小呂,主席一問,下意識地就脫口而出:“我有!”

一聽這話,毛主席立馬就來了興緻,笑呵呵地問道:“跟什麼人約會呀?”

在當時那個年代,對這種事情都比較的靦腆,因此姚淑賢是用蚊子一般的聲音說道:“跟,跟男朋友。”

一聽這話,毛主席的第一反應是看一眼窗外,一看列車已經開動了,下意識地皺眉問道:“哎呀,真糟糕,竟然攪了你們的好事了。你通知他了嗎?”

“啊——,沒有。”

“你這個小姚啊,他要是一直等着你怎麼辦啊?”主席對此很是着急,還對姚淑賢表示:“哪怕給他打個電話通知一下也好啊。”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看着毛主席焦急的神色,姚淑賢的心裡又是感動又是內疚,在心裡暗暗埋怨自己,早知道就不跟毛主席說了,還害得主席為自己操心。

當天晚上,姚淑賢接到通知,毛主席的鉛筆用完了,請她削幾支送過去。姚淑賢削完之後,帶着鉛筆走進毛主席的辦公室。放好之後準備離開時,突然被毛主席叫住了:“小姚,你先等等。我這裡有個東西給你那個小呂看看,這樣他就不會生你的氣了。”

一聽這話,姚淑賢頓時就來了精神了。立馬走上前去。只見毛主席挑出一張16開的紙,拿起鉛筆在上面筆走龍蛇地寫下了17個大字。剛開始,姚淑賢看毛主席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出來,只想着主席的字真好看,直到毛主席將紙條遞給她,將這17個字完整的讀了一遍之後,她的臉當時就紅了。

只見毛主席在紙條上面寫道:“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躊躇。”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經常建議姚淑賢等人多讀一些書,姚淑賢也因此很快就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一個嫻靜、漂亮的姑娘約情人在城角樓上見面,結果卻故意躲起來,因為著急在那裡騷首徘徊,緊張無比。

有了毛主席親筆認證,姚淑賢想要跟小呂解釋清楚自然不是什麼難事了。結果她看了兩遍之後,卻主動將這張珍貴的紙條遞還給了毛主席:“主席,這我不能收下,我們有紀律,不能帶走主席身邊的東西,凡是帶字的東西也都得上交的。”

一聽這話,毛主席先是一愣,然後笑呵呵地說道:“好啊,打仗的時候,我給部隊定下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現在你這位群眾還我一個不拿主席一紙一字的規定,是要跟我對着干吶。

眼見姚淑賢還是不肯收,毛主席就說道:“你啊,就是太老實,現在又沒有誰看到,你悄悄地收起來又有誰知道啊?放心吧,我給你打掩護,不會打小報告的。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的這番話讓姚淑賢越發的感動,小心翼翼的將這張紙條對半折好,揣到兜里,然後急匆匆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間,將紙條夾到了一本書裡面。

一路提心弔膽地回到北京之後,姚淑賢趕忙將小呂約了出來,將這一路上的經過說了一遍,並將毛主席的紙條拿給他看。

能得到毛主席贈予的紙條,小呂自然也是萬分的高興,將紙條看了好幾遍,然後鄭重地交還給姚淑賢,道:“這張紙條很珍貴,你一定要保存好,毛主席對我們這麼關心,你也一定做好服務。”

這張紙條見證了姚淑賢的戀愛、結婚、生子,可以說是她愛情、婚姻的見證者,姚淑賢在主席身邊工作了十來年,這也是她唯一一次的違紀行為,而毛主席也如約為她“打掩護”,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此事。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姚淑賢(左)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其實,那首《邶風·靜女》並不是毛主席寫給姚淑賢唯一的紙條。1959年時,姚淑賢曾被調回過鐵路防疫站。當毛主席得知她被調走了後,拿出張紙寫了一封短信,祝姚淑賢“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

寫完之後,毛主席讓另一名叫做李鳳榮的列車員回去後向姚淑賢問好,並將這封短信交給了她。李鳳榮一聽卻連忙表示了拒絕:“我們有紀律,不能帶字下車。”

毛主席見狀點點頭,說道:“算了,那就燒了吧。”

幾個月之後,姚淑賢又被調回了毛主席專列上。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日子裡,姚淑賢和小呂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不過兩人相處的時間仍然不多。小呂當時在石家莊醫學院上學,只有寒暑假的時候才能回家。可寒暑假恰恰是專列最忙的時候,夏天首長要去北戴河開會,冬天則去南方視察、開會,夫妻倆很少團聚。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對姚淑賢的情況很了解,有一次列車路過石家莊時,他專門讓姚淑賢下車去和丈夫團聚一下,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心裡有數,你們快半年沒團聚了。年輕夫妻,我懂。要聚一聚,不然我心裡不安。

對於姚淑賢而言,毛主席就像是自己的父親一樣,她也捨不得離開主席,可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65年,姚淑賢肚子里有了孩子。如此一來,她就不能在列車上工作了,因為要照顧孩子和家庭,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當毛主席專列即將抵達廣州的時候,姚淑賢主動找到了毛主席,跟他做最後的告別。當毛主席得知姚淑賢要休產假了之後,笑呵呵地祝賀了她。主席也知道,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她了,因此沉吟片刻之後,主動提議和姚淑賢照了一張相。

1956年,女列車員約會前因緊急公事爽約,毛主席遞紙條:我打掩護 - 天天要聞

離開主席專列之後,姚淑賢從來沒跟任何人講過自己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經歷。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單位接到通知讓姚淑賢去瞻仰主席遺體,身邊的同志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淑賢同志還在主席身邊工作過啊!”

主席逝世的消息,讓姚淑賢很是悲痛,那張合影和紙條被她小心翼翼保存了起來,以紀念那位遠去的偉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