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2022年07月01日21:28:14 歷史 1241

自古以來,有不少君臣相知的典範,他們相互扶持,一度成為後世褒揚的明君賢臣。

李斯之於秦始皇嬴政、蕭何之於漢高祖劉邦諸葛亮之於漢昭烈帝劉備,當然還有魏徵之於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的真實名字為魏徵,不過後世為了書寫簡單,多習慣將其寫成魏徵,不過名字只是代號,具體哪個字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哪些可以名留青史的事迹。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魏徵是唐朝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是歷史上極其有名的一位才華出眾的賢臣。

皇權至上的封建時期,皇帝主宰着一切,如果忤逆了皇帝的權威,那麼就會有性命之憂,所以這也使得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諂媚的小人,他們為討皇帝開心,那絕對能做到投其所好。

不過,魏徵並不是這樣的人,他是一個敢於直言勸諫皇帝的諍臣。

可是忠言逆耳,逆耳的話聽多了,自然會產生反感,似乎唐太宗是個例外。

在我們的印象中,唐太宗是個能聽得進去難聽話的好皇帝,他甚至多次在大臣面前誇耀魏徵是自己的“鏡子”。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貞觀十七年初,魏徵去世,李世民悲痛不已,當即宣布為其廢朝五天,並命令內外百官一同參加他的喪禮,為了褒揚他,甚至還命令太子李承乾在西華堂為他舉哀,後來在為凌煙閣功臣排座次的時候,魏徵也高居第四位。

魏徵得到如此殊榮,似乎成為了文臣的巔峰,而李世民也因此備受史書褒揚,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魏徵去世後的悲慘結局,他的墓碑被李世民推倒砸爛,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那麼李世民為何要拿魏徵的墓碑撒氣,難道他對魏徵的褒揚僅僅是這個樣子?

李世民砸爛魏徵的墓碑

相比較那些早期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的人來說,魏徵的政治成分很是複雜,他起初曾追隨李密參加過瓦崗起義,可是不受重用。

李淵起兵之後,他便歸降了唐朝,而當時他並沒有想到李世民會發動政變,所以也是盡心儘力在輔佐太子李建成,後來在玄武門政變之後,魏徵才開始輔佐李世民。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魏徵輔佐李建成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這段史書中並沒有多少記載,但是魏徵投到李世民的麾下後,便開始了犯顏直諫的光輝道路。

對於魏徵的勸諫,李世民並不是虛心接受的,有時候他也很煩,畢竟自己可是皇帝,他這樣會讓自己很是窩火,所以李世民還曾對長孫皇后說過:

早晚要殺了魏徵這個鄉巴佬。

只是在長孫皇后的好言寬慰下,李世民並沒有真的殺掉魏徵,依然將他留在身邊,讓他來監督自己的言行。

貞觀十六年,魏徵病重,李世民時常派人去探望,甚至還給他請了宮中的御醫為他醫治,可是在次年魏徵還是去世了。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李世民痛哭流涕,追贈他為司空,謚號文貞,並且讓他陪葬昭陵,凌煙閣建成之後,魏徵也名列第四位,一時間魏家風光無限。

可是沒多久魏家便嘗到了苦頭,因為李世民不僅取消了衡山公主與魏徵兒子的婚事,還推倒砸爛了魏徵的墓碑,魏家人就此惶惶不可終日。

而導致李世民有這種反常舉動,一直備受後人揣測,但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靠譜。

魏徵舉薦人才不利

身為朝廷重臣,要為帝王分憂,而舉薦人才是他們作為臣子應盡的義務。

魏徵作為諍臣,自然也要擔起這份重任,魏徵向李世民舉薦了兩個人,第一個是杜正倫,第二個是侯君集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魏徵曾多次向李世民舉薦稱這兩個人才高八斗,能力無限,擔任丞相都是綽綽有餘,既然魏徵都說出了這兩個人的厲害,李世民自然不能放任不管,畢竟他要樹立賢君的形象。

所以在魏徵離世之後,李世民便大力提拔這兩個人,以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個愛才之人,對於臣子的舉薦也是言聽計從。

可是讓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人的肚子里都有花花腸子。

杜正倫心思不正,在擔任要職期間,私自泄露禁中語,被貶出京,後來又捲入到了李承乾謀反案中,被流放。

侯君集是唐朝時期的名將,也是跟着李世民征戰四方的大將,在玄武門之變中,也是出力頗多,後來也被李世民封為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按理來說,舉薦這樣的人,是沒什麼問題的,可偏偏這位侯君集被揭發直接參与了李承乾的謀反案中,進而被坐罪處死。

魏徵舉薦的兩個人都與謀反案有關,這讓李世民不得不重新思考魏徵的心思,他認為魏徵其實也是謀反案中的同黨,不然又怎麼會那麼巧?

魏徵的小聰明

舉薦人才栽了大跟頭,這並不足以讓李世民砸魏徵的墓碑,可是在李世民對魏徵有意見的時候,他又發現了魏徵的小聰明。

我們都知道魏徵素以犯顏直諫著稱,他既然去勸諫李世民了,自然是覺得李世民有些地方做得不好,這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人無完人。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可是讓李世民接受不了的是,魏徵竟然將他的建言獻策、勸諫之言全部整理了出來,並且還將這些東西都展示給了當時的史官褚遂良看。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這裡面有大問題,因為史官是要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魏徵將建言獻策都給史官看,這顯然會讓史官記錄下自己的缺點和過失。

更讓李世民氣憤的是,他在生活作風上的一些隱私也被魏徵給記了下來,比如說李世民娶妻納妾的事情,魏徵也是當仁不讓阻撓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物色的一位才貌雙全的鄭家女子。

李世民十分在乎史書中的形象,現在我們在史書中,依然能發現初唐歷史被刪改的跡象,所以魏徵這種將自己進言整理成冊拿給史官的舉動令李世民更加反感。

李世民稱魏徵為“鏡子”,可是他悲慘的結局,歷史老師都不願多說 - 天天要聞

當一個人被厭惡的時候,周邊自然不乏落井下石之人,而那些被魏徵彈劾過的大臣,則趁機在李世民面前說他的壞話。

所以,人們便推測,在這兩件事的交叉影響下,使得李世民對魏徵長久犯顏直諫而積攢下來的怒火再也無法抑制,最終讓他做出了砸爛魏徵墓碑的行為。

由此可見,魏徵之於李世民,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那般和諧,他們的結合只是由於政治的需要罷了,正是由於李世民需要有人幫他樹立正面形象,魏徵才得以成為諍臣。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等。

(圖網,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 天天要聞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路透社記者: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未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因為印度希望該聲明反映其對恐怖主義的關切,但“某個國家不能接受”。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印度指的是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你可以參閱。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 天天要聞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本文字數|156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20年前以球員身份參加男足世青賽,如今以主帥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賽。王洪亮與U17女足心向未來,年輕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20年前的夏天,中國足球曾給中國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虛幻的回憶。荷蘭世青賽之夏,由克勞琛挂帥的中國U20國家隊先後擊敗了土耳其、烏克蘭和巴拿馬,以3戰全勝、轟入...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鐵關家中,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兒子傅陽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透露,當時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國涌老師身邊,心梗發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傅陽在電話那頭哽咽:“我媽媽最難接受,她現在已經被送進醫院急救....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