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2022年07月01日03:21:12 歷史 1628

英國,一個日薄西山的國家。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1984年12月19日,在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談判後,中英兩國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標誌着香港回歸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然而,雖然香港回歸的時間已定,但香港回歸前中英兩國的明爭暗鬥卻從未停止。尤其是香港回歸當晚兩國的國歌奏響時間,兩國都進行了“分秒必爭”的談判。

英國認為,其在香港的殖民統治應該保留到最後一刻,也就是1997年6月30日凌晨24:00。但中方樂隊指揮者的起勢動作需要2到3秒時間,因此中方要求英國降旗儀式提前2到3秒結束,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7月1日零時準時奏響。

由於事關150多年屈辱的徹底終結,中方在2到3秒問題上寸步不讓,中英雙方甚至前後進行了16次談判,直到英國妥協。

然而,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當晚。英國查爾斯王子的講話超時23秒,中方不得不啟動緊急預案,在其他環節加快速度,最終成功搶回了時間。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然而,此前還對交接時間耿耿於懷的英國,卻提前12秒奏完了英國國歌,導致會場出現了長達12秒的寂靜,差點兒干擾了新中國的環節。

隨後,中國方面靜靜等待了12秒,確保了新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的程序分秒不差地完成。

可以說,作為名副其實的攪屎棍,英國秉承“你若安好,那還得了”的宗旨,煽風點火從未停息,搬弄是非最是在行。

而從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的歷史發展來看,雖然英國身體離開了這裡,但卻始終陰魂不散,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大絆腳石。

而英國對香港的賊心不死,也是中英兩國勢同水火的縮影。

這是一個看似匪夷所思的問題,畢竟中英兩國相隔十萬八千里,即便誤傷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按理說這本可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典型案例,但現實情況是中英關係卻始終勢不兩立。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英國日薄西山後,臨死還要蹬兩腳的心理。以及登上美國賊船後,不得不衝鋒在前的身不由己。

時至今日,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的180多年時間裡。日本和沙俄可謂傷我最深的帝國主義。畢竟日本從唐朝以來,就始終在為侵略中原且反客為主而努力,是中華文化圈內最狼子野心的勢力。而沙俄帝國作為東歐國家,繼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擴張本能,在努力打入歐洲的同時,也遵從彼得大帝所謂“走向四大洋”的戰略目標,長期對周邊國家強取豪奪,作為最大鄰國的清王朝尤其深受其害。

然而,相比於日俄,英國對中華民族的傷害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中國近代史的公認開端是1840年6月爆發的鴉片戰爭,而鴉片戰爭的挑起方,就是罄竹難書的英國殖民者。

因為清王朝的腐朽不堪,最終輸掉了鴉片戰爭,不得不對英國割地賠款,香港島由此開始了與祖國撕裂的進程。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雖然相比於其後爆發的一系列侵略戰爭,鴉片戰爭的無論規模還是影響都排不上名。但鴉片戰爭卻引發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破窗效應”。畢竟其他列強從鴉片戰爭中看到了清王朝的不堪一擊,於是在英國耀武揚威地橫行無忌後,其它列強紛紛效仿,清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迅速加深。

而在“開侵略先河”的第一炮以後,英國陸續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犯下的罪行可謂一樣也不少,是清王朝不斷沉淪並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最大推手之一。

雖然相比於要地不留人的沙俄等落後列強,英國更傾向於用艦炮轟開清王朝的國門,向清朝傾銷工業革命的產品並將清朝作為日不落帝國的原料產地。但在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將完成時,英國雖然逐漸落後於美德等新興工業強國,但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英國同樣產生了帝國主義的特徵,並對殖民地提出了更高的掠奪訴求。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情況下,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再度成為列強的刀俎魚肉。再加上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更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清王朝的野心。於是包括英國在內的帝國主義紛紛行動起來,偌大的清王朝瞬間四分五裂,為民國時代的軍閥混戰埋下了禍根。

在帝國主義瓜分清王朝的狂潮之下,英國佔據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如果說企圖鯨吞長城以北的沙俄帝國要砍掉清王朝的頭,那麼佔據長江中下游的英國就是妄圖掏空清王朝的心。

可以說,英國在清王朝身上得到了太多利益,犯下了太多罪行。

今天的很多人,時常在為乾隆皇帝拒絕了馬嘎爾尼的通商請求而痛心疾首,並痛斥福康安拒絕觀看英國隊列操練和武器展示的傲慢。殊不知,英國想要打開清朝大門的野心從未改變,只是在鴉片戰爭後逐漸成為了現實。而福康安作為成功反擊廓爾喀入侵的將領,怎麼會對廓爾喀身後的英國侵略者一無所知?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所以,英國對清王朝乃至中華民族的傷害,可謂罄竹難書。

清朝滅亡後,日不落帝國的國勢也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登峰造極。彼時的英國,在亞洲向東滲透了中國、馬來亞,向西鞏固了對英屬印度的殖民,並將魔爪伸向了伊朗阿富汗

因為英屬印度人民“不愛武裝愛紅妝”的順從精神,英國很快愛上了這片熱土,並隨之開始了更大規模的經營,比如向東征服了緬甸,向西肢解了阿富汗,極大地擴張了英屬印度的範圍。

而在完成了向東和向西的瘋狂擴張後,英國又將魔爪伸向了北方的青藏高原

根據1936年解密的檔案,所謂1914年英國西拉姆會議上麥克馬洪炮製的所謂“麥克馬洪線”是如假包換的子虛烏有,但英國對中國西藏的野蠻入侵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而且印度作為所謂的英屬印度繼承者,在1947年獨立後不由分說地將邊界推進到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並一再表示這是繼承了英國的遺產,英國對青藏高原的野心可想而知。

所以,這樣一個對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國家,是不可能得到中國真心原諒的。而且這種典型的西方國家,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圭臬,最害怕的是復興之後的中國以牙還牙。所以恐懼之中的英國也不可能在內心與中國握手言歡。

當然,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告訴我們:

恐懼不是英國反華的根源,利益才是。

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尤其是英國被徹底打破了原形。再加上美蘇聯手推動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失去廣闊殖民地的英國也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面對美素一躍成為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西歐作為昔日傳統政治舞台中心卻在地緣政治上被邊緣化的尷尬局面,作為二戰後期三巨頭之一的英國做了很多捲土重來的努力。除了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宣告了冷戰的開始,英國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整整100年後,再度攜手法國欺負埃及,結果被美蘇羞辱得毫無還手之力。

蘇伊士運河危機結束後,法國加緊了和聯邦德國的一體化進程,英國則下定決心和美國沆瀣一氣,對法國提出的“英法合眾國”設想嗤之以鼻。

然而,英國等來的,是美國更多的羞辱,於是決心和西歐各國打成一片。然而,美英勾結的“前科”歷歷在目,歐共體感覺英國是美國打入歐共體內部的特洛伊木馬,於是對英國進行了三番五次的阻撓,直到1973年英國才如願以償地加入歐共體。

但問題是,加入歐共體的英國雖然體量很大,但基本享受不到開國元老的福利,卻不得不攤派更多的扶貧指標,於是英國的不滿與日俱增,最終成為英國在2016年與歐盟分道揚鑣的重要導火索。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英國之所以脫歐,本質上是因為1991年蘇聯解體後,國際矛盾再度發生劇烈變化,歐盟作為昔日美國的盟友在美國眼中越來越扎眼。在美國和歐盟矛盾日趨尖銳的情況下,英國看到了再度跳反的可能,於是進行了又一輪的豪賭。

事實證明,這種正反參半的脫歐,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跌宕起伏。果然,在經歷了又臭又長的分手後,英國最終和歐盟成為陌路人。

脫歐後的英國,不僅面臨著紛繁蕪雜的北愛爾蘭蘇格蘭問題,外部更失去了和歐盟並肩作戰以圖東山再起的可能。

於是,英國只能跟着美國一條道走到黑。畢竟美國為了打擊歐盟,不停地挑釁俄羅斯,而美俄對抗的加劇,一方面迫使英國不得不更加倚靠美國,另一方面則讓中俄關係更加密切。

而這,必然導致中英關係的劍拔弩張。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想當年,英國在1950年曾以承認新中國為口號,迫使壓力巨大的斯大林對新中國讓步,且英國在1954年就頂着美國壓力與新中國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係,在與新中國的關係發展中可謂走在前列。

但中英關係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國的影響,比如在1972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後,中英兩國才在1973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而此後的英國,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努力,選擇跪倒在美國的牛仔褲下,徹底成為美國的附庸。

在這樣的情況下,昔日的歷史恩怨逐漸模糊,中美關係的激化才是中英關係的核心因素。

而中英關係的不斷惡化,勢必也會加速英國的日薄西山。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