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泰帝是死於風寒嗎?

2022年06月29日23:09:09 歷史 1221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黃逸

“朕這幾日偶染疾,是以不曾視朝。待正月十七日早朝,請擇元良(意為大賢之人,代稱太子)一節難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四日,病榻上的明景泰帝朱祁鈺下旨,拒絕重臣們提出的立太子的申請。

這一年,明景泰帝才29歲,作為明朝歷史上第二位非正規途徑上位的皇帝(第一位是明成祖),他對自己的健康似乎很有信心。但重臣們不敢樂觀:明景泰帝去年十二月病情惡化,雖出席了慶祝元旦宴會,可正月初六祭太廟,皇帝卻讓人代行禮。

明景泰帝是死於風寒嗎? - 天天要聞

明景泰帝朱祁鈺

正月十三日大祀天地,明景泰帝齋戒三日,十二日去南郊齋宮,沒想到,“忽嘔血,不能成禮而還”,又讓人代行禮。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皇帝卻連續兩次因病錯過,特別是司禮監太監興安暗示重臣:“若皆朝廷大臣,耳目不能為社稷計,日日徒問安耳。”透露出“情況不樂觀”之意,重臣們連夜擬稿,申請建儲。

沒想到,明景泰帝回應的口氣截然,重臣們只好坐等十七日早朝再說。可就在十六日晚,一場政變爆發了,大權旁落近8年的太上皇明英宗復辟,明朝歷史再度大轉向。

劇變後不到20天,明景泰帝去世。有人稱他是被害死的,也有人認為是患病而死。引人好奇:小小風寒,怎能殺死壯年的明景泰帝?如無這場風寒,歷史會不會被改寫?

想幹事,卻忽略了現實

明景泰帝是明宣宗的二兒子,封為郕王,本無上位可能。他的大哥明英宗朱祁鎮是孫皇后所生。但《明史》稱,實系宮女所生,孫氏冒領,孫氏因而當上皇后,明英宗則長期不知真相。

明英宗9歲登基,太皇太后張氏掌國,重用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延續了“仁宣之治”的局面。張氏去世後,明英宗重用太監王振

傳說王振入宮前曾當儒學教官,9年年終考核不及格,遂自宮,此說系“稗史誣傳”。王振少年入宮,得朱棣喜愛,讓他在宮中讀書,後得明仁宗賞識,讓他負責教育少年明英宗。執教期間,王振“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衛調護,克盡乃心。贊翊維持,糜所不至。正言忠告,禆益實多”,明英宗對他“雅敬憚之”。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前,將明英宗託付給王振。

王振與明英宗亦師亦友,二人都想有所作為。

明英宗喜重典,詢兵部尚書王驥以邊事,五日未見上奏,當面斥責:“你欺負我年幼嗎?”將其下獄。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朝與瓦剌因在互市馬匹價格產生爭議,瓦剌大汗綽羅斯·也先率軍南下,王振以為青史留名的機會來了,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此前明軍在北方戰線多取攻勢,可“仁宣之治”尚寬,吏治敗壞,軍戶大量逃走,人數已不足名單上的一半。

且“為將帥者,平日貪裡敗度,貪財賣軍,互相交通,匯緣黨比,戰鬥之事不習,兵戎之敢不修。將帥互為仇讎,上下自相矛盾”,不堪一戰。

被瓦剌放了鴿子

明軍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境內)被瓦剌軍殲滅。《明史紀事本末》《國榷》等稱,明軍共計50多萬人,但名臣李賢稱僅20餘萬,“傷居半,死者三之一”。

據蒙文史料,明英宗是從“坑”中被拽出來抓獲的。“坑”可能是臨時掩體,他身邊“宦侍、虎賁矢被體如蝟”,他卻毫髮無傷。得知抓獲明英宗,也先高興地說:“我常告天,求大元一統天下,今果有此勝。”

也先待明英宗不薄。學者林歡在《明英宗被俘及其在蒙地羈押期間的活動》中鉤沉,明英宗每二日可得羊一隻,每七日得牛一頭、得馬一匹,作為食材,且當地習俗“五日、七日、十日做筵席一次”,惟缺淡水、蔬菜和米面,明英宗抱怨“服食惡陋不堪”。

草原入冬早,明英宗寫信讓後宮寄衣服。錢皇后與孫太后傾後宮所有財富,秘送瓦剌,瓦剌收了禮,卻不肯釋放明英宗。錢皇后為此哭瞎一隻眼睛,一條腿也殘疾了。後宮送來的過冬衣服,也被瓦剌看守截留,只給明英宗當地人製作的皮袍等。據史料載,也先曾以“鐵腳皮”為禮物,贈給明英宗,很可能是一種禦寒的靴子。

瓦剌逐水草而居,明英宗跟着過上游牧生活,“牛車一輛,馬一匹,以為移營之具”。不論在中原,還是在瓦剌,都有傳說稱明英宗娶了瓦剌女子。

剛開始,瓦剌人頗輕視明英宗,隨着交往增加,坦誠、有文化修養的明英宗得到瓦剌人的認可。明英宗待了一年多,也先5次派使者到明廷,商量送回,可明朝始終沒同意。

把希望寄托在“年輕”上

土木堡之變”時,京師震動,因城中軍力太少,難對抗瓦剌。危急之下,孫太后令明景泰帝“暫總百官,理其事”,準備立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帝。

明英宗御駕親征前,令景泰帝代理攝政,孫太后的安排不出意外,此時景泰帝似無稱帝的想法,恰在此時,爆發了“左順門事件”——群臣在朝堂上痛毆王振黨羽,致馬順等三人當場斃命。

明景泰帝是死於風寒嗎? - 天天要聞

故宮協和門,舊時又稱左順門

“左順門事件”標誌着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的矛盾激化,文官們只好主動拉攏皇權。于謙等人聯名上奏孫太后:“皇太子幼沖,國勢危殆,人心洶湧。古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請定大計以奠宗社。”力主景泰帝上位。

孫太后無可奈何,只好同意,明英宗改稱“太上皇”,朱見深是太子。

1449年,于謙指揮2萬殘兵打敗10萬瓦剌大軍,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隨着局勢穩定,景泰帝真想當皇帝了,他要廢掉朱見深,讓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當太子。

景泰帝深知此舉不合禮法,在太監建議下,他想出奇招——賄賂重臣:內閣大學士陳循、高榖各賜白金百兩,內閣中另四人各50兩,事成後,6人再加黃金50兩。

搞定內閣,再讓禮部召集群臣商議,與會者91人,可能都拿了皇帝的賄賂,無一人反對,連于謙都沉默不語。

朱見濟沒當太子多久,便患病去世。景泰帝無後可立,又不願立朱見深,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還年輕,將來還能生男孩”上。所以,本文開頭時,重臣們急着建儲,景泰帝堅決不同意。

還是要靠明英宗的班底

有了這些小算盤,景泰帝自然不願接回明英宗,可出使瓦剌的明臣楊善不經許可,偷着把明英宗“贖”了出來,帶回中原。景泰帝只好派人到山海關接,規格只是“用轎一乘,馬兩匹”,也沒獎賞楊善。

回到京城,舊臣迎接,明英宗愧疚地說:“朕辱國喪師,有玷宗廟,有何面見爾群臣?”

此後,明英宗被幽禁在“西內”。據說大門上的鎖都被灌了鉛,日常食物通過小洞遞入,錢皇后因吃穿不足,自做女紅變賣,為斷絕與外界的聯繫,“西內”附近的樹木都被砍伐光了。這些說法未必準確,明英宗被關近8年,生了12個孩子(其中3個早夭)。

在暗中,支持明英宗的力量一直存在。

首先,景泰帝本是藩王,無自己的團隊,“土木堡之變”中,開國名臣的後裔多戰死,朝廷無人可用,依然靠明英宗的班底。

其次,孫太后偏向明英宗、疏遠景泰帝。明英宗剛被幽禁時,孫太后常到“西內”去,後傳言說,景泰帝想趁機將孫太后也關在“西內”里,孫太后便再也不去“西內”了。

其三,景泰帝不親近宦官,太監劉順死,身後有15頃山地,別的太監想要,戶部同意了,明景泰帝卻把土地發給當地百姓。

景泰帝嚴厲,官員們、宦官們懷念性格寬厚的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空出大量高級職位,激起石亨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的野心。石亨已是高官,但想在朝中獨斷,曹吉祥官至從四品,已是宦官的天花板,可他想建“奇功”,再往上爬一級。

古代“風寒”是個筐

於是,“奪門之變”爆發了。

石亨、徐有貞、太監曹吉祥手中兵權有限,無法操作規模更大的政變,只用400人,便完成了“奪門之變”,可見明景泰帝防範之疏。病床上的景泰帝問:是于謙政變了嗎?得知是明英宗,他大笑地連說“好”。

于謙不在內閣,但景泰帝常跨過內閣,直接指揮到部,各部尚書成決策中心,身為兵部尚書的于謙職責尤重。有學者稱,此時于謙已是實際上的首輔,此論雖誇張,但明英宗殺于謙,很可能是為了收權。

“奪門之變”後,閹黨之患進一步加深,皇權已無法駕馭。

如果景泰帝沒患病,這種小兒科式的政變能成功嗎?不少歷史愛好者指出,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明仁宗、明宣宗都英年早逝,景泰帝也病得這麼是時候,這一切真是偶然?明代是中國專制史上的高峰期,皇權掌控一切,誘惑更大,以致參與競爭的人更多,會不會有人用了“盤外招”?

不過,古代“風寒”雖是小病,卻很兇險,宋哲宗鄭成功康熙等都死於“偶感風寒”。“風寒”不是今天的感冒,而是指氣候引發的一系列疾病,連腦卒中、心肌梗死等,也常被誤認為是“風寒”。

從景泰帝的臨床表現看,可能是肺結核或肺病,冬天發病率高,不發作時與常人無異,不易被發現。對精神壓力極高的皇帝來說,病情尚未平息,便又加三天齋戒,難免油盡燈枯,口吐鮮血。

景泰帝死後,明英宗惡謚曰“戾”,並毀其壽陵,以親王禮,葬於金山。

明景泰帝是死於風寒嗎? - 天天要聞

位於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

暴亡可能另有病因

值得注意的是,“風寒”還常用於稱生活不檢點引發的病,比如宋哲宗死於縱慾過度,卻被寫成“風寒”,這可能也是景泰帝的死因。

景泰帝有兩個皇后,汪皇后“有賢德,嘗念京師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景泰帝廢朱見深時,汪皇后堅決不同意,惹惱了景泰帝,皇后封號被取消。明英宗復辟後,將汪皇后轟出皇宮,她趁機卷了一筆細軟,明英宗想起宮中的一塊玉玲瓏,要汪皇后還回來,她直接扔到井裡,說我也當過皇后,還不能用幾片玉嗎?汪皇后出自軍戶之家,性格剛強。

杭皇后生了朱見濟,被明英宗所厭,取消了她全部封號。

景泰帝還有個唐貴妃,死後指定她殉葬。景泰帝與教坊司妓女李惜兒往來,且下令從民間選秀女入宮。明英宗說景泰帝:“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往彰聞,人神共憤。”雖是潑污,但景泰帝的私生活確實混亂。

明朝官員楊瑄在《復辟錄》中記:“上(明英宗)復寶位二三日間,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華殿。上喜見眉宇,呼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可見景泰帝的病情有所恢復,卻不久暴亡,明人陸釴在《病逸漫記》稱“景泰帝之崩,為宦者蔣安以帛勒死”。

其實,明英宗備嘗艱辛後,行政風格轉向寬柔,34歲便病死,臨死前廢除了“人殉制度”。不忍之心如此,沒必要再殺無威脅的景泰帝。

明宣宗短命,兩個兒子明英宗、明景泰帝,也都短命。就算景泰帝不得“風寒”,也會得別的病。(責編:沈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