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2022年06月29日22:26:10 歷史 1762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有很多人會說是李敏,其實不然。

毛主席與賀子珍在一起的那些年,先後生下了6個兒女,國內外有關賀子珍的文章和書籍,都說李敏是毛主席與賀子珍唯一倖存的女兒,其他孩子或夭折,或下落不明……

但是,據報道:賀子珍在龍岩生下的第一個女兒尚在人間,這是怎麼回事呢?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毛主席

要想弄清楚前因後果,還得從1929年說起。

愛華醫院分娩,贊風店前棄嬰

1929年3月,木棉樹盛開着火紅的花。清晨,薄霧籠罩着龍岩山城,一位戎裝的紅軍戰士策馬揚鞭,朝着“愛華醫院”的方向飛馳。

一到醫院門口,通訊員小吳滾鞍落馬,徑直找到紅軍醫官江懷瑾,並遞上一封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的親筆信。

江醫生打開信封,看見信中寫道:“江醫生,交給你一項特殊的任務,過幾天,會有一名產婦前往紅軍醫院分娩,請您務必做好準備,只能成功,不能有任何差錯。”

江醫生心頭一震,知道來者並非常人,但到底是誰?他也不太清楚。

大概過了六天,來了兩個騎馬的女紅軍。其中,分娩的產婦個子挺高,眼神沉着,堅毅,她就是賀子珍。

江醫生把賀子珍安排在一間安靜的病房,第三天,又親手接生,一女嬰呱呱墜地。江醫生對女嬰精心看護,一天觀察六七次。

又過了三天,賀子珍感激地對江醫生說:“醫官同志,謝謝您這麼細心地照看我的女兒。”

在之後的閑聊中,江醫生知道這位產婦是毛主席的夫人賀子珍。不過,賀子珍叮囑要為她暫時保密。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賀子珍

十天後的一個上午,醫院又來了4名女紅軍,她們接走了身體尚虛弱的賀子珍。

那年4月下旬,在龍岩商會的石階上,擺着一個補鞋小攤,一精明幹練的小老頭正忙着活計。這人矮而清瘦,小小的腦袋上長着濃密而烏黑的頭髮,鼻樑上架着一副老花鏡,他就是翁清河。

有一天,鄧子恢對翁清河說:“毛委員的妻子賀子珍前個月生了一個女孩,如今戰事緊張,不便照顧,就托你收養吧。”翁清河說:“毛委員是紅軍的大人物,我只是一個小腳趾,怎敢結親家呢?”

鄧子恢笑了笑,說:“沒關係,我們信任你!”

翁清河回到家後,心裡忐忑不安,他與林大姑商量,決定先應下這件事,其他的等之後再考慮。

第二天,賀子珍由一老婆婆引路,抱着女兒毛金花,在鄧子恢的陪同下,來到北門翁清河處。

當時,賀子珍手提籃子,裡面放着20塊大洋,還有銀圈銀鐲,衣服餅包等物品。林大姑見狀,有些心虛,推說不行,出生第二個兒子時已滿月,接近奶尾。說著,還當場擠出一點奶來。鄧子恢說:“沒關係,可以撫養。”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鄧子恢

不過,結親家總要有點表示。翌日,翁清河也送去一罐老酒,一罐糯米酒,三隻雞等物品到賀子珍下塌處。賀子珍滿面春風,說道:“送這麼多東西,怎麼能吃得完呢?”

五天後,賀子珍最後一次來看女兒,之後便離開龍岩,隨毛主席轉戰江西。

就這樣,毛金花投入了林大姑的懷抱。一開始,她還常有不舒適的感覺,加上奶水不足,經常伸着兩隻小手啼哭。

林大姑是當過母親的過來人,懂得如何使嬰兒填飽肚子,加喂一點米糊,毛金花兩頰便開始泛起紅潤,十分討人喜歡。

但此時,翁清河卻坐立難安,他無心補鞋,半夜時常驚呼做噩夢。眼下,盤踞在漳州的國民黨楊逢年旅對龍岩虎視眈眈,而毛主席的長女寄養在他這裡,使他心神不定。

於是,他放下手中的活計,來到南門頭找老闆們探風聲。

贊風店的老闆姓林,米店的老闆姓邱,他們都很隨和,心地善良。翁清河放出口風說:“唉!如今年景不好,我家有個小女孩,還是送人家收養算了。”

幾個老闆都很詫異,感到蹊蹺,疑問地說:“你月前添了一個男孩,已經送人了,現在怎麼又多出一個女孩呢?”

翁清河沒有言語,匆匆地離開了。

盛夏七月的一天傍晚,翁清河不知從哪裡打聽到消息,說楊逢年旅已經進兵到了樟柴樹。這讓他籠罩在恐怖之中,心裡不由得暗忖:“毛金花可能會給我家帶來禍患。”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毛金花(楊月花)

就這樣,翁清河下定決心——“棄為上策”。

那天,趁孩子熟睡之時,翁清河抱起她,悄悄溜出門外。此時,已是三更半夜,南門頭的贊風店,店門緊閉,店老闆已呼呼大睡。翁清河輕輕地將毛金花置於店門口。

翁姑收養,六姑“照顧”

第二天,晨光來臨,贊風店老闆準時開門,發現門檻下有一女嬰剛剛睡醒,兩隻眼睛烏黑明亮,怪可愛的。

好心的林老闆喚起對門的邱老闆,一起商量對策。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這準是翁清河扔下的。

就在這時,翁清河挑着補鞋的擔子,姍姍地從南門頭經過。邱老闆見狀,連忙喊住了他:“河仔,你不是說要送女孩子給人家收養嗎?來店裡講個明白吧!”

翁清河做賊心虛,看了一眼林老闆手中的女嬰,結結巴巴地說:“女孩子早送人了。”便匆忙離開了。

兩個老闆雖然心知肚明,但也拿翁清河沒有辦法,於是他們採用了“緊急對策”,在店門口置一把交椅,將女嬰放在上面,看有沒有人前來收養。

半晌,過路的人僅僅只是好奇地看了一眼,並沒有收養的意思,這讓眾老闆急了。

又過了半刻鐘,有人告訴說,住在商會隔壁的翁姑,一貧如洗,至今還帶着11歲的兒子邁三仔到街上要飯,若是送點錢給她,說不定她會收養。

於是,眾老闆在她身上打起了主意。說來也巧,翁姑正牽着邁三仔,來到米粉店門口,好像要討上一碗。

邱老闆內心一動,開口道:“翁姑,這裡有個小女孩,你抱去撫養吧,還可以送你一些布和大洋。”

令人沒想到的是,翁姑滿口答應,收起布和大洋,抱着女嬰,拉着邁三仔就回家了。她並不清楚小女孩的身份,因為是撿來的,所以就叫“山姑”好了。

就這樣,翁姑成了第二位收養毛金花的人。毛金花在翁姑家裡呆了一年,由於生活困難,翁姑就將孩子轉手給了一個山東漢子。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毛金花(楊月花)

這個山東漢子名叫張先志,以前當過國民黨兵,後留在地方,在民團當班長,再之後就是棄武從商,在車頭嶺橋頭賣燒餅,炸油條。

張先志有個“情人”,大家都稱呼她為“六姑”。六姑有個親戚叫傅森盛,年方十三,手腳勤快,山東漢子很喜歡他。

有一天傍晚,傅森盛的母親來找山東漢子,對他說:“翁姑抱養了一個小女,會走路,但缺衣少食,瘦巴巴,怪可憐的。”問張先志願不願意收養,還說可以貼點錢。

張先志滿口答應。於是毛金花又來到張先志家“落戶”了。張先志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應,是因為他做生意想找個幫手,就趁機把傅森盛叫來,一邊當學徒,一邊帶女孩。

1934年冬,國民黨“中央軍”第八十師李延年部由龍岩開拔,“進剿”漳州,張先志帶一家人隨軍而行。

他把毛金花放在籮筐一頭,另一筐裝着行李,挑擔行路,先是到了南靖,做蒸包子生意,後又到漳州待了一年。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1935年,八十師奉調龍岩,對閩西紅軍游擊隊發動了第二期“清剿”,張先志一家人又隨李延年部回到龍岩。

張先志回到龍岩後,在車頭嶺老地方重操舊業,不久,愛妻六姑患肺癆病去世了,張先志心情很差,毛金花因無人照料,蓬頭垢面,顯得十分憔悴。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正當張先志無計可施的時候,傅森盛的母親又來說項:“小女孩可以讓溪南人邁四仔撫養,從此了結恩怨。”

邁四仔,大名叫邱應松,是開煤窯的,平時好賭博,怎麼能耐下心來照顧小女孩呢?原來,他有一個“賢內助”——邱蘭仔。

邱蘭仔,是個寡婦,早年失夫,遺腹子是個男孩,取名楊榮福。這對孤兒寡母無依無靠,便和邁四仔生活在了一起。

當邁四仔帶着小女孩來找邱蘭仔時,邱蘭仔還因為他“先斬後奏”而感到不高興。不過,邁四仔是個機靈人,他小聲地對邱蘭仔說:“小女孩長大後,配給楊榮福,我們也老有所依,何樂而不為呢?”

邱蘭仔認真地想了想,再看小女孩聰明可愛,便收為養女,視為親骨肉,還取了個名字,叫邱月花。

七年後,邁四仔去世,邱蘭仔又給毛金花更名為楊月花,因為她的結髮夫君姓楊。

邱蘭仔十分疼愛楊月花,將她視作掌上明珠。對外人,則一口咬定楊月花是她的親生女兒。

尋親路迢迢,毛金花你在哪?

毛金花的命運,情系一代偉人。毛主席、賀子珍以及鄧子恢都十分關心毛金花的下落。

1932年,毛主席、聶榮臻等率紅軍東征漳州,4月10日,擊潰楊逢年旅,來到龍岩。當時毛主席與賀子珍十分想念在龍岩出世的長女毛金花,於是便吩咐弟弟毛澤民代為尋覓。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毛澤民

毛澤民接到委託後,來到翁清河的住處,一見面,便送給翁清河150塊大洋,作為生活補助費。

翁清河內心十分恐慌,腦海里馬上閃現出自己被國民黨審訊的一幕……

那是在1930年的冬天,楊逢年旅佔據龍岩,曾把翁清河帶到旅部:“聽說毛澤東有個女兒托給你餵養,是什麼人介紹?給了你什麼東西?人現在在哪裡?”

一連機關槍似的問話,嚇得翁清河汗冒全身。他頂不住壓力,全盤托出,不過最後說孩子已經死了。

楊逢年聽說孩子已經死了,也不好再加罪於他。從那以後,凡是有人問到這個小女孩的事,翁清河總是“談虎色變”。

如今,毛澤民也問到了這件事,該怎麼回答呢?翁清河想了一下,一口咬定小女孩“死了”,然後裝作若無其事地說:“女嬰葬在後北門,是否帶您到墓地看一看?”

毛澤民聽後,心頭一震,沉痛地說:“不必了。”

這下,翁清河的心才平靜下來。事後,毛澤民將這件事彙報給毛主席,毛主席聽後,十分傷感。

原來我不是親生的!

楊月花和哥哥楊榮福因小事爭吵,榮福每當理虧之時,就惡作劇地罵她是“填頭肉”(就是非親生的意思)。

“填頭肉”這三個字,總攪得楊月花心神不寧,她有時會想:“難道邱蘭仔真不是我的親生母親?”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楊月花

1961年,楊月花任龍岩縣工商聯幹事。這年下半年,她的舅母鄭秋地把實情都講了出來,說楊月花並非邱蘭仔親生,是抱養的,是紅軍留在龍岩的孩子。

聽到這個消息,楊月花心裡極為不平靜:“老紅軍的女兒!我的父母又是誰?”

想着想着,楊月花終於拿起了筆,給龍岩專署副專員吳潮芳寫了一封信,介紹了自己所知道的情況。

吳潮芳是1928年入的黨。建國後,她多次接到鄧子恢的信,要求地方黨組織幫忙尋找毛主席長女的下落,但幾次調查均無結果。接到楊月花的信後,她也感到事有蹊蹺。

吳潮芳馬上向中共龍岩縣委書記劉戶文以及在龍岩指導工作的省長魏金水彙報了這一情況。魏金水親自組織有關人員召開座談會,翁清河也在座。

1964年1月7日,翁清河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向魏金水敘述了實情。但僅僅過去一天,他又變卦了,說小女孩病死了,葬於後北山。

然而,翁清河的妻子林大姑卻矢口否認孩子已死之事,她說:“當時我們夫妻倆都很害怕,就把小女孩轉給了翁姑撫養,孩子脫手以後,就不再過問這件事了。”

另外,魏金水也找到了邱蘭仔,邱蘭仔也承認孩子並非她的親生骨肉,是從翁姑那裡抱回來的。

這幾種說辭,矛盾很大,關鍵是目前孩子的情況以及轉手的情況尚未明確。為了加強調查,魏金水、吳潮芳等人組成調查組,繼續深入了解。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魏金水

毛金花和舅舅賀敏學相認

1971年,在福建工作的老紅軍羅萬昌回到龍岩老家,他經常聽到毛主席的大女兒尚在龍岩的傳聞,加上他以前的上級又是賀敏學,於是便向賀敏學透露了此事。

賀敏學得知後,十分激動,委託羅萬昌幫忙調查此事。最後經過多方查找,終於把事情搞得水落石出,並將真相報告給賀敏學。

1973年,賀敏學將調查報告以及材料寄給周總理,周總理對此事甚為關心。另外,賀怡的兒媳婦周劍霞也來福建走親戚。

周劍霞來福建以後,先去見了賀敏學,然後賀敏學委託她去龍岩與楊月花見面。到達龍岩以後,據羅萬昌的描述:“毛金花右腿腋有一個較大的黑痣,膝蓋前面還有兩個較小的黑痣,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要查驗這些黑痣是否符合。”

那麼,要如何查驗楊月花是否有這些黑痣呢?總不能直接掀開人家的褲腿吧。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羅萬昌的女兒羅海明想到了一個辦法。

她跟着大人去找楊月花,然後大喊一句:“有跳蚤!”接着就先挽起褲腳查找,楊月花也高高地挽起褲筒,不知不覺中,暴露了右腿上的黑痣。

這下,楊月花的身份得以確認。

1973年國慶節後,羅萬昌帶着楊月花,來到賀敏學家。賀敏學見到楊月花,真是老淚縱橫:“月花啊!舅舅找你找得好辛苦啊!你媽媽最近身體不好,怕她見你會受到刺激,以後會安排你們相見的。”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賀敏學

舅舅的關心,讓楊月花體會到另一種家的溫暖。往後的日子裡,雙方交往頻繁,有人要去福州出差,楊月花總是讓其幫忙帶點土特產給舅舅,並代向舅舅、舅媽問好。

李敏見到姐姐,卻因各種情況沒能相認

1977年的夏天,中共龍岩縣委副書記林啟貴來到龍岩東城巷29號楊月花家,說省文化局有同志來視察,要她前去彙報工作。

楊月花摸不着頭腦,也想不通為什麼。省文化局視察工作,怎麼也應該讓縣文化局的同志去彙報工作,怎麼讓她這個電影工作站的書記去呢?

不過,想不通歸想不通,第二天,楊月花還是來到了指定地點。

當楊月花走進賓館的時候,她見到了一位比自己小七八歲的女士坐在沙發上,而且乍一看,還十分地面熟。

楊月花將電影工作站的情況作了彙報,並在彙報完成後,由李敏笑着送到門口。走出賓館大門,楊月花對林啟貴說:“剛才沙發上的那名男同志我不認識,但女同志我有印象,好像是李敏。”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過了一陣子,楊月花來到福州,在舅舅面前,她說起了此事。賀敏學說:“當時為什麼不叫‘妹妹’呢?”

楊月花回答說:“我比她年長几歲,她不叫我,我何苦喚她?”

1979年8月,在紀念紅四軍入閩暨古田會議五十周年的喜慶日子裡。福建省的一些領導正在閩西賓館談論紀念活動的盛況。

這時,賀敏學帶着楊月花走了進來,大聲對眾人說:“她就是我妹妹賀子珍的長女楊月花!” 在座的都很驚訝,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移到楊月花身上。

龍岩地委書記溫附山說:“前次李敏來龍岩,我們都不讓她知道,李敏也沒有公開身份。因為那時李敏給中央打電話,中央認為等機會再認,所以沒有公開。”

當大家談到為何不帶月花去見她媽媽的時候,賀敏學解釋道:“她媽媽身體不好,以後會帶她去的。”

然而,在1984年4月19日,賀子珍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楊月花從報紙上獲悉噩耗,心如刀絞。沒有見到親生母親,成為她心中的一大遺憾。

毛主席的長女是誰?一封尋親信引出她的真實身份,一生未見父母面 - 天天要聞

圖 | 賀子珍

1988年,又是一個4月,賀敏學同志因病去世。楊月花獲悉,腦袋一片空白,她根本就不敢相信,舅舅會這麼快離她而去。

那時候,楊月花帶著兒女登上火車,來到福州,要看舅舅最後一眼。舅舅靜靜地躺在那裡,楊月花抑制不住悲傷,痛哭起來:“舅舅,舅舅,你不能走呀!我好不容易找到你!”

在楊月花的心中,有着三個遺憾。第一是沒能見到親生父親毛主席;第二是沒能見到親生母親賀子珍;第三就是舅舅賀敏學的離世。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有些想見的人,始終沒有見到,這無疑是一種遺憾。但遺憾的背後,卻深深地埋藏着那份割捨不斷的思念與親情。就像楊月花思念父親母親,她的父親母親何嘗又不思念她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