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2022年06月28日23:41:18 歷史 1835

迦太基城坐落於今天的突尼斯海岸,曾是提爾人於公元前8世紀早期建立的殖民地,當時正值黎凡特與西班牙之間金屬貿易的太平盛世。不過迦太基從來都不是什麼又一座尋常的腓尼基前哨站,其腓尼基語名稱“Qart-Hadasht”(意為“新的城市”)說明它是作為殖民定居點而建立的,並不僅僅是一處貿易站而已。城市的選址無可挑剔,它屹立於兩條最重要的泛地中海貿易路線交匯點上,即連接西班牙和提爾的東西線,以及將希臘、意大利與北方地區串聯起來的南北線。

迦太基的運輸船隊是其國力的真正來源所在,數百年間這批艦隊曾是地中海中最強大的。由商船組成的小船隊令迦太基成為龐大貿易網絡的中心點,它們在廣大的地中海地區來回運送糧食、葡萄酒、橄欖油、金屬、奢侈品等。不僅如此,假如後世的一部分希臘和羅馬信息源真實可信的話,迦太基還一路探險駛入大西洋,其旅途遠至西非地區的喀麥隆和法國北部的布列塔尼。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迦太基迅速成為古地中海區域內主要的商業“發電廠”之一。在最初的時候,奢侈品從黎凡特、埃及和其他近東地區進口而來,但到了公元前7世紀中期,迦太基已然成為主要的生產者,在城牆之外有一個朝氣蓬勃的工業區,其生產的產品可謂包羅萬象,從精美的珠寶首飾、空心鴕鳥蛋一直到紫色染料。迦太基始終具備一種成功重塑自身的能力,可將劣勢轉化為優勢。在早期歲月里,迦太基被其局促的內陸空間拖了後腿,被迫進口大量糧食。但在公元前6世紀,迦太基開始奪占鄰邦利比亞的肥沃土地,一大批農莊和定居點被建立起來,而迦太基也轉型為一座農業的“發電廠”,其產出的糧食和葡萄酒不僅滿足國內消費而且能用於出口。迦太基甚至還自行開展過一場迷你型的農業革命,他們發明了“tribulum plostellum Punicum”,或稱“迦太基輪車”,這是一種原始簡易卻非常有效的打穀機迦太基人餐桌上的食物品種豐富多樣,令人眼花繚亂,包括小麥和大麥,充足的蔬菜和豆類,水果如石榴無花果、葡萄、橄欖、桃子、李子、甜瓜和杏子,同時還有杏仁和開心果。迦太基人還食用魚類和其他海產品,以及綿羊、山羊、豬、雞甚至狗。

在公元前6世紀的頭幾十年,提爾逐漸國勢衰微,而迦太基則以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中西部的首府這一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它同時也是古代世界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城邦之一。同時代的羅馬正步步為營,穩健地發展着。頗有意思的是,迦太基從未建立起一支由公民組成的常備軍,而是依賴僱傭兵。不過他們的確擁有地中海最可怕的武裝艦隊。公元前4世紀迦太基人首先開發出了“五列槳戰船”,一種比三槳座戰船體積更大、威力更強的戰艦,它在海戰中稱霸了200年。西西里島西海岸外曾有數條沉于海底的迦太基艦船遺骸,海洋考古學家檢驗發現船隻的每一個部件都仔細地標識了一個字母,通過此法便能將複雜的設計構造輕鬆迅速地組裝、拼接起來。迦太基人所研發的實際上是一種“拼裝式”的戰艦。

在文化上,腓尼基淵源令迦太基人引以為豪。他們的語言古迦太基語曾是腓尼基語的一種方言,而城市的主神們——巴力·哈蒙及其伴侶坦尼特也是從腓尼基而來的。從黎凡特地區傳承的宗教傳統是一種“摩洛”崇拜方式,即“供奉禮品”或“殺生獻祭”。這個詞常用於形容那些當社群面臨特定災難時為取悅神靈而將頭胎嬰兒獻祭的儀式活動。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我曾在迦太基的“托非特”進行過考古挖掘,那是一座供奉巴力和坦尼特的聖殿,當時我們從裡面挖出了大約50個骨灰瓮。當我第一次將目光投到其中一個瓮裡面的東西時,那真是令人神經緊張的一幕,瓮里有一塊塊燒焦的小骨頭、小護身符、戒指和其他混入灰燼的珠寶首飾。這些骨灰瓮被堆進我卧室的板條箱里,確實令我當時沒睡好覺。懷有敵意的古希臘資料里曾描繪過大規模的嬰兒祭祀活動,那一幕幕陰森恐怖的圖景在我的睡夢中久久不能散去。對此最完整生動的描述來自西西里歷史學家狄奧多羅斯:

在他們的城市裡有一座克羅諾斯(巴力·哈蒙的希臘名)銅像,它雙手伸開,掌心向上並朝地面傾斜,如此一來每個置於其上的嬰孩就能順利地落入一個猶如血盆大口的火坑裡。

如此的證言其實意在竭力詆毀迦太基人,我們應當對此持保留意見,不可全信。事實上有部分切實的證據表明,雖然迦太基人確實在真正危機之際偶爾會施行嬰孩祭祀,但他們所用的基本上都是動物幼崽,而我們對骨灰瓮的最新科學分析則顯示,大部分祭祀品其實都是早已自然死亡的嬰孩或胚胎。看起來迦太基人只有在極端的亂世之秋才會捨棄自己最珍視的東西來取悅他們的神靈。

不過這種對嬰孩祭祀聳人聽聞的強調掩蓋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迦太基人更像是大都會人,而的確不似描述里想要證明的那種異於希臘人的原始野蠻。在西西里島上,希臘人、迦太基人和本地人的社群相互通婚並敬奉彼此的男女諸神,而且還一起做生意、打仗、搞政治聯盟。這些原本或許會是死敵的人有着深入且長久的關係,而往往正是這種彼此聯繫才促成了這一片互通有無的地中海中西部地區,他們之間的凝聚力令人讚歎。迦太基人精通希臘的文化和語言,其著名將領漢尼拔據說運用希臘語寫就過多本著作。迦太基人的政治體制也跟羅馬類似,屬於一種集君主制、寡頭制和民主制於一身的混合體,曾以其平衡穩定而廣受讚譽,而誇讚者正是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名士。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迦太基的影響覆蓋了廣大的北非地區,同時還包括馬耳他島、西西里島、撒丁島、伊比沙島和西班牙南部,但它並沒有轉化為我們所熟知的帝國統治。迦太基人的興趣在於對貿易壟斷的把控,只要這些方面不受威脅,別的事務基本上就任由當地人自行其是。西西里島是一處迦太基人深入插手政治事務的地方,而其原因則恰恰是迦太基人的商業利益已經受到了威脅。西西里島長期以來存在民族割裂:腓尼基人和本地人的城市在島嶼的西半部分,而希臘城邦則分布在東邊。自公元前5世紀開始,迦太基會定期進行武裝干預,以保衛他們的盟友,特別是要對抗島上最強大希臘城邦敘拉古的狼子野心。此時此刻迦太基把其關注點再一次主要放在了經濟方面。島嶼西海岸由腓尼基人建造的古老港口是必不可少的航線補給站,那幾條貿易線路利潤頗豐,長期由迦太基人所控制。

鑒於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島上的投資規模及該島在經濟上的重要地位,羅馬人的任何干預肯定都是不受歡迎的,這一點想必不足為奇。事實上,羅馬和迦太基長期以來一直是盟友關係,雙方簽署的第一份條約可以追溯至遙遠的公元前509年。不過當時的迦太基人是資格老到的玩家,而羅馬則對其充滿了敬畏。在歷史近期,共同的敵人曾將雙方撮合到了一起,那就是皮洛士。然而,在羅馬人掌控了意大利半島之後,兩者之間的猜忌與日俱增,直到最後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已然不可避免,而戰場就設定在西西里島。

事件的導火索是西西里人的墨西拿鎮以及比它規模更大得多的敘拉古城。多年以前有一夥四處游散、號稱“戰神之子”的意大利僱傭兵佔領了墨西拿。他們當初是受雇來保衛這座城市的,但後來居然屠殺了城內男子,並霸佔了他們的妻女。而如今這些傢伙卻憂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城市將會被武力侵佔,自己的市民成為更大的城市敘拉古的臣民。為了對沖風險,他們同時向迦太基和羅馬請求援助。羅馬派了一支部隊上島,很快就同神經過敏的迦太基守軍陷入了對峙僵持的局面。由此,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一場大衝突終於在公元前264年爆發,史稱“布匿戰爭”。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交戰雙方各自代表了什麼?究竟是什麼東西導致雙方面臨險境?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停下腳步好好地思索片刻。布匿戰爭常常被人以“文明大對抗”的面貌展現出來,類同於希臘人與波斯人之間的衝突。然而正如我們在波斯戰爭里所見,事實的真相常常遠沒有那麼顯而易見。首先來講,迦太基這個國度已經存續了500多年,它顯然不是來自東方的入侵者,儘管有不少充滿敵意的希臘和羅馬作家費盡筆墨地如此描繪它。同樣地,羅馬這邊也根本沒有艦隊,事實上它從未打過任何海外戰爭。對於地中海中西部地區而言,羅馬人才是新來者。假如這場爭鬥果真是地中海舊世界與新世界的較量,那麼迦太基代表了前者,而羅馬則象徵著後者。雙方真正的差異在於他們各自都為征服對象帶去了什麼。迦太基人只要自身的貿易壟斷地位受到尊重,那麼一般而言他們會很樂意給予盟友相當多的政治自由和文化自主。迦太基的角色酷似地中海中西部城市聯邦首腦。然而在羅馬這一方面,他們則發展出了一套如今被我們視作傳統的帝國主義模式,而這一體制在對政治、文化和經濟的控制上則要集權得多。與此同時,假如臣服國的上層人士是衷心愿意加入這種體制的話,那麼他們也會從羅馬手中得到誘人的獎勵。

第一次布匿戰爭持續了超過20年,而在其中大部分時間裡雙方均無法佔據上風。在陸地上,戰事幾乎只在西西里島進行,難熬的消耗戰令哪一方都無力打破僵局。雙方大規模的激戰不多,其中一場發生於公元前261年的阿格里真托城,這是迦太基人在布匿戰爭中首度使用了戰象。然而它們無濟於事,羅馬人憑藉優秀的步兵令戰場的天平向己方傾斜。後來他們洗劫了這座城市,並將城內人口販賣為奴,其中也包括希臘人。雖然此舉不得民心,但元老院受到勝利的鼓舞,誓要將迦太基人趕出西西里,並同時決定組建一支艦隊。

僵局最終在海上打破,然而令人驚詫的是,戰鬥的結果居然不是迦太基這一方獲勝。戰爭伊始,羅馬人基本上是一個旱鴨子民族,沒有什麼海軍可言。不過後來他們俘獲了一條迦太基船,利用其便捷的“拼裝”編號系統依樣畫葫蘆,一塊木板接着一塊木板地複製,由此才扭轉這種態勢。然而有了船是一回事,但要知道如何有效使用則是另一回事了。與迦太基人在海上的首次碰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恥辱之敗。執政官格奈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有一個貼切的諢名,叫“阿斯納”或稱“毛驢”,他率領一支由17艘戰船組成的小型艦隊沖入利帕里群島的海港並將其攻佔下來。可是“阿斯納”很快就被一支更龐大的迦太基艦隊團團圍困。“阿斯納”適時放棄船隻,逃到了岸上。最終羅馬戰船被統統燒為灰燼,而“阿斯納”本人也被俘——在通向海上勝利的征途中,羅馬此一開端雖然可恥,但也並非完全在意料之外。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羅馬人不會因為此類小小的挫折而舉步不前。他們仍然還剩有130多艘船,而且還研發出了一種巧妙裝置,即“接舷弔橋”,或稱“烏鴉弔橋”。迦太基海軍固然強大得多,但此物可以抵消對方的勝率優勢。這是某種登船橋樑,寬度超過1米,長度達20米。橋樑由一個滑輪拉高,在戰場上予以釋放,從而一下子砸落到敵軍的甲板上。橋樑底側沉重的長釘十分尖銳,能夠刺穿甲板木料,將船只有效地連接到一起,由此便可讓羅馬水兵渡橋登上敵軍艦船了。這個系統的絕妙之處在於它化解了羅馬艦隊的諸多劣勢,比如機動性欠缺、航速緩慢,以及船員經驗不足。

迦太基人並未察覺到這項創造發明,理所當然地自信滿滿。他們在米列城沿岸即今天米拉佐的位置打響了布匿戰爭的第一場大海戰。迦太基人的戰鬥技巧相當嫻熟,深諳傳統的擊沉敵艦戰法,懂得如何撞擊敵人並在船體吃水線以下部位鑿壁開洞。希臘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如是描繪迦太基人:“他們鄙視羅馬人技藝不精,因此一個個都欣喜過望,躍躍欲試。”得意揚揚的迦太基艦隊一擁而上,喪失了隊形,悉數落入羅馬人設置的圈套之中。面對第一波迦太基來船,羅馬人運用“烏鴉弔橋”取得了極大成效,敵軍隊伍中的旗艦被迫逃離。這是一次最恥辱的失敗,不可一世的迦太基海軍居然被一群初生牛犢打得落花流水。

儘管“烏鴉弔橋”大獲成功,但由於天氣惡劣和激烈廝殺,雙方仍均在海上蒙受了巨大損失。公元前249年,在無能的醉漢普布利烏斯·克勞狄烏斯·普爾喀的領導下,羅馬遭受了最刻骨銘心的大慘敗。此人臭名昭著,當用於“討好”神靈的“聖雞”發生不吃食的情況——戰時應避免的凶兆——普爾喀就將它們統統扔下船,還尖酸刻薄地評論說它們也許是渴了而不是餓了。之後普爾喀要為羅馬史上最大的海上慘敗負責,但最終羅馬依然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原因只是他們對意大利的征服能夠為自己提供更龐大的人力物力儲備。假如一支艦隊打光了,那麼他們就再造一批船,再派一批人。反觀迦太基這邊,雖然在戰事開端之時看起來佔盡了優勢,但到了公元前3世紀40年代中期,他們已被經濟上的枯竭拖垮。這個事實可以由一樁事例來說明:迦太基人鑄造的、用以支付給僱傭兵部隊的錢幣質量非常差勁,含有劣質的白銀,而且往往還分量不足。迦太基人的問題在於,西西里島一直以來是國庫的重要收入來源,而這場戰爭卻使這些資金斷了流。除此之外,在迦太基幅員遼闊的商業帝國境內,羅馬在海上日益增長的自信心也嚴重影響了其他地區的貿易活動。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不得不舉手投降,原因只是他們無力再繼續鏖戰下去了。迦太基放棄了海外財產,被迫向羅馬支付巨額賠償金。不僅如此,作為古代世界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迦太基還遭受了喪失艦隊的恥辱。羅馬人在20年前尚對三槳座戰船一竅不通,而此時此刻卻開始將地中海稱為“Mare Nostrum”,即“我們的海”。

然而迦太基並未善罷甘休,倖存的最佳名將哈米爾卡·巴卡被派往西班牙南部,通過奪取該地區豐富銀礦的辦法來重振迦太基衰落的國運。不過其中大部分的旅途,哈米爾卡和他的部隊不得不靠雙腿行走。這一跡象告訴我們昔日的海上霸主究竟落魄到了怎樣的田地。哈米爾卡先征服了最富礦場所在區域,接着對採礦流程進行了徹底的重構,此後礦場的利潤很快就變得可觀起來。人們在里奧廷托發現了可追溯到那一時期的660萬噸礦渣,其中大部分是銀渣,迦太基人和羅馬人雙方異常龐大的採礦規模由此可見一斑。時至公元前228年,迦太基人用這些西班牙白銀付清了巨額戰爭賠償的最後一筆款項。

哈米爾卡繼續留在西班牙。巴卡家族起先由哈米爾卡領導,而後由他的女婿哈斯杜魯巴接任,最後輪到他的親兒子漢尼拔執掌。這個家族在西班牙南部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攝政國,他們利用充沛的白銀供應發展起一支坐擁50000名步兵、6000名騎兵和200頭戰象的龐大軍隊。你能從巴卡家族為軍隊鑄造的純銀銀幣上觀察出這場復興有多麼教人刮目相看,這些錢幣純度極高,含銀量十分充足。隨着迦太基人以此等速度復興起來,他們與羅馬人的再度碰撞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羅馬非常關注事態的發展,他們派出大使前往西班牙,而後又帶着最後通牒遣人至迦太基,但漢尼拔對此置若罔聞。於是迦太基與羅馬之間的第二次戰爭遂於公元前218年打響了。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第二次布匿戰爭同第一次衝突截然不同。首先,迦太基人已沒有任何海軍可言,因此所有的戰鬥幾乎都在陸地上進行。其次,大部分的廝殺均發生於意大利的土地上。公元前218年,漢尼拔率軍出征,從西班牙南部的大本營啟程,一路向意大利進發,其中還包括了一支戰象縱隊。此番動作令羅馬人大驚失色。這是一段史詩般的征途,他們需要跨越比利牛斯山和阿爾卑斯山,實屬一項此前從未有人做到過的蓋世壯舉。

在意大利,漢尼拔贏得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勝利,而羅馬人卻日益地不知所措、士氣低落。公元前216年,漢尼拔在意大利東南部的坎尼粉碎了羅馬軍團,此一決定性勝利將這一連串大捷推到了頂峰。通過仔細研究羅馬軍隊的陣型,漢尼拔已經注意到其中央位置的步兵局促地緊貼在一起,很難調動施展開來。於是漢尼拔便布置了一個極度反常卻又戰術精妙的陣型。他在自己的中軍位置以階梯形戰線的形式稀稀拉拉地安放幾支輕裝步兵縱隊,而戰線的兩端則配備精銳的重裝步兵,形同於故意留出了一個弱化的中央地帶,最後他再將騎兵安插在左右兩翼。

仗一開打,羅馬步兵迅速殺向那個弱化的中軍方位,一頭扎進迦太基陣型中央的真空地帶。與此同時,迦太基位於兩翼的精銳部隊牢牢堅守戰線。這就意味着當羅馬人向前推進時,迦太基的陣線演變成了月牙形狀,陷阱由此顯現了出來,而羅馬人則三面被圍。更為雪上加霜的是,迦太基騎兵在打敗羅馬騎兵之後,便從敵方背後殺奔過來。羅馬人此刻已毫無退路,血腥屠戮隨之而來。坎尼是羅馬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慘敗。據估計有70000名羅馬士兵被殺,外加10000名被俘。29名高級指揮官和80名元老院議員也同時殞命沙場,還包括羅馬執政官保盧斯在內。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隨着羅馬軍隊的湮滅,似乎羅馬城盡在漢尼拔的擺布之中。而這位迦太基名將卻讓手下精疲力竭的部隊暫且休整,給予了羅馬人喘息的時機來重新集結,此事為歷史上的一大謎團。這一停戰之舉甚至連漢尼拔自己的下屬都大惑不解,據說其中一人如是評價道:“諸神沒有把所有天賦賜予一個人。漢尼拔啊漢尼拔,你知道如何贏取勝利,卻不懂得應該怎樣好好地利用它。”其實漢尼拔之所以沒有直取要害,無非只是遵循他那個時代的戰爭法則而已。漢尼拔的主要目的不是徹底消滅敵人,而是迫使他們來到談判桌前。經過坎尼一役,漢尼拔很可能認定自己已經達成了目標。儘管後世關於漢尼拔的故事具有強烈的戲劇性——據說他在孩提時代就曾發誓要永遠與羅馬為敵,但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漢尼拔欲將羅馬降格為僅僅是意大利中部的一支力量,而其餘意大利城市需得到解放。此外,撒丁島以及迦太基人原有的西西里部分也應重新回到迦太基的懷抱。可是,假如漢尼拔自以為戰爭已經結束,那麼他就大錯特錯了。正如我們之前所見,羅馬這個國度是沒有剎車閥的。對於羅馬而言,意大利半島並不只是一塊可以用來討價還價的被征服領土。如果有哪一名政客倡議與敵軍妥協或從辛苦得來的意大利領土上撤軍,那麼此人必定需要相當大的膽量。漢尼拔所面對的這群元老院議員從小就接受先輩事迹的熏陶,當年那些祖先曾頑強拒絕與敵方談判,即便在最艱難困苦的情勢下也會堅持到底。

於是羅馬想方設法拉起了新隊伍,戰爭繼續進行。他們明白,要在開闊的戰場上挑戰那位傑出名將是荒唐愚蠢的。精明又實際的羅馬人選擇避其鋒芒,不跟對方發生正面接觸。當迦太基軍隊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來回遊走時,羅馬軍隊採取悄悄尾隨並從其身後游擊襲擾的戰法。與此同時,羅馬還派遣部隊前往西班牙並最終征討北非,以此來給迦太基方面施加壓力。這套策略奏效了,日見窘困的漢尼拔於公元前203年被迦太基召回國內來守衛本土。然而,他於公元前201年在扎馬戰役中完敗給了一位年紀更輕卻資質奇高的羅馬將軍,此人的名字叫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迦太基人別無選擇,只能再次求和。

經歷了如此一段曠日持久、生靈塗炭的衝突之後,其和平條件是非常嚴酷的。迦太基需在50年內支付10000塔蘭特(相當於26000公斤)白銀,這是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時羅馬索要數量的近10倍。此外,迦太基在未經羅馬允許的情況下不得發動任何戰爭。換句話說,迦太基幾乎被降格為羅馬的附庸國。不過在此後的30年里,羅馬任由迦太基自行其是,因為他們正在東方忙於討伐希臘化諸王,並贏得了一連串勝利。然而作為有史以來最浩大的“秋後算賬”之一,在公元前1世紀50年代,迦太基再次被羅馬置於新一輪扼制之下,儘管事實上他們對羅馬霸權已經完全不構成威脅了。

迦太基必須毀滅!一個帝國的滅亡標誌着另一帝國的興起 - 天天要聞

羅馬出於多種角度的考慮,才對迦太基重新掀起敵對行動。首先,針對希臘化諸國的戰爭令國庫嚴重空虛,而迦太基這邊雖然早已今非昔比,但它又恢復成一座富得流油的城市。其次,在羅馬國內總有一種殘存的恐懼心理和報仇雪恨的願望。老一輩羅馬議員依然記得當年漢尼拔在意大利的國土上四處耀武揚威,投射下一團團恐怖的陰霾,因此他們懷着極大的戒心來看待迦太基的再度復興。對迦太基採取行動的最大倡議者是元老院議員老加圖。他曾以大使團隊一員的身份拜訪過迦太基,回國之後此人在每次演講的結尾均會明確喊出“delenda est Carthago!”,即“迦太基必須毀滅!”平日里比較拘謹嚴肅的加圖甚至還一反常態地搞起了舞台表演藝術。在一次演講當中,加圖從寬袍里掏出幾顆熟透的無花果,告訴聽眾們這些果子來自迦太基,是三天前剛剛運來的。事實上這幾顆無花果很有可能來自加圖自己的莊園,但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傳達到了,即迦太基再度繁盛了起來,已成為羅馬的一大威脅。

迦太基確實上演了一幕令人叫絕的經濟復興,提前許多年償清了巨額賠款。迦太基人顯然也意識到在羅馬國內有不少傢伙正在叫囂着要來殲滅自己,於是他們建造了一個獨具匠心的圓形內港,將戰艦藏於其內,容量可額外多增170艘。羅馬這一邊則提出了一系列無理要求和公然挑釁,從而開啟了迦太基最終覆滅的倒計時。羅馬人荒唐地責令迦太基人離開自己的城市,前往距離大海至少15公里的地方另闢新居,由此便將事態推向了頂峰。迦太基拒絕了這些條件,全體民眾開始瘋狂備戰。所有的公共場所,包括那些神廟,均轉型為製作工坊。男人女人們在裡邊輪班勞作,每天生產100塊盾牌、300把刀劍、1000枚投擲物和500枚飛鏢以及長矛。此外,女人們還紛紛剪下自己的頭髮,充當投擲器的繩線。

羅馬對迦太基的圍攻持續了三年之久,該城最終於公元前146年落入西庇阿·伊米利埃納斯的手心,此人是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收養的孫子。羅馬軍團一路殺上迦太基的行政和宗教中心畢爾薩山,此間的屠戮可謂史無前例。西庇阿僱用了幾批特別清理小組來拖走街道上的屍體,好讓部隊能夠推進無阻。許多建築物都被點了火,以將裡面的守軍驅趕出來。在有些地方,斷壁殘垣之上被高溫燒焦的痕迹依然可見。最終,有50000名城市居民投降,他們均被賣作奴隸,而其餘人則悉數被殺。城市陷落之後,市中心大部分區域被焚,西庇阿同時還下令將城牆和堡壘統統拆毀。待西庇阿將所需之物全部搜刮完畢之後,他便將這座城市交給手下的將士們,任由他們將其洗劫一空。西庇阿最後還甩下了一句話,詛咒凡是膽敢在廢墟上重建者必遭天譴。

引人注目的是,迦太基並非唯一一個在公元前146年被羅馬人毀掉的歷史名城。同年,希臘城市科林斯爆發起義,後被一支羅馬軍隊攻佔並洗劫,接着遭到徹底摧毀。羅馬人曾宣稱自己是因為格外忌憚迦太基才對那座城市異常殘暴和無理對待的,然而科林斯的類似遭遇則揭穿了羅馬人的謊言。在科林斯所發生的一切同時也強烈地證明,對迦太基的毀城行為除了單純的武裝侵略之外,其背後還隱藏着更多的文章。首先一條,洗劫這兩座古代地中海最富庶的港口城市是一樁獲利極豐的買賣。兩處的財富皆被全面搜刮,其藝術品均被運回羅馬。迦太基人的領土被大量沒收,遂成為羅馬國有的公用土地,此外還有許多奴隸被拍賣,凡此種種都令公私財富大量流入羅馬人的國庫。這兩座強大的城市歷史悠久,而醜惡的毀城行為則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違抗羅馬的意志是絕不被容許的,往日的榮耀在新的世界裡不值一提。迦太基和科林斯的廢墟猶如沾滿鮮血的紀念碑,提醒着人們反抗羅馬的代價。它們也是時代的啟示標誌,象徵著羅馬已然成為新的世界霸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提起韓信,大家都會想到王者峽谷之中,那個最靚的仔,全圖沒有他過不去的坎,簡直就是偷塔必備。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中,韓信可是相當厲害的軍事家,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兵法謀略了得,常常以少勝多,被稱為“兵仙”“戰神”級的人物。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 天天要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5月17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系列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沙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承辦,湘江新區宣傳工作部、各區縣(市)文旅(廣)體局協辦。湖南省文物局黨總支委員、綜合規劃財務處處長彭士奇...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5月17日,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結合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開啟主題文化宣傳活動。上午9點15分,原創研學思政課《“此致·近你”——“愛”的家書》(父母篇)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多功能廳首次開講。炭子沖小學的近百名學生成為了這一課程的首批宣講對象。該課程甄...
辛追娭毑長這樣!湖南博物院首次AI重現,業內:AI時代的文物將煥發新生 - 天天要聞

辛追娭毑長這樣!湖南博物院首次AI重現,業內:AI時代的文物將煥發新生

身着橙色漢服的“辛追夫人”,雙手安放膝前正襟端坐,五官立體、儀態大方,皮膚肌理清晰可見……穿越2000餘年的歷史滄桑,人們竟然在今時今日見到了辛追夫人的“真容”……5月17日,“東方睡美人”漢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數字人亮相。這是在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之際,其考古成果在數字化領域的又一重大應用。馬王堆漢墓是...
突然爆火!菏澤郭有才,“當官”了! - 天天要聞

突然爆火!菏澤郭有才,“當官”了!

近日,山東菏澤小伙郭有才翻唱的歌曲《諾言》,帶火了菏澤。他經常直播的菏澤南站也成了菏澤最熱門的打卡地之一。 5月17日,據菏澤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賬號發布的最新視頻,郭有才已被聘為菏澤市文化....
四人賽題庫-隋朝 - 天天要聞

四人賽題庫-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創建者是隋文帝楊堅,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隋朝僅僅持續了38年,雖然統一了全國,疆土也擴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強。隋朝雖然年數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後經歷了五個皇帝,比較出名的是兩個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楊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曉芸編輯丨微生曉芸前言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為何“賣身葬父”?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 天天要聞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於是孫亮就推斷出是小黃門陷害保管員,小黃門不服,孫亮說:“如果這粒老鼠屎是早就在蜂蜜里,那麼內外肯定全都是濕的,那就證明是保管員保管不善;如果是新放進去的,肯定是外濕內干,那就說明是被人新放進去的!”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