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濰縣翰林院街(四)

2022年06月22日05:51:01 歷史 1717


現在濰坊城區的大街小巷,大多數以“東西為街”、“南北為路”的原則來命名,比如東風街、北宮街、太平街、增福堂街,濰州路、鳶飛路、向陽路、和平路等,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棋盤街、芙蓉街、北門大街等,雖然是南北走向,卻是以街為命名的,現在我們就說一下這條北門大街(翰林院街)的情況。


老濰縣翰林院街

老濰縣翰林院街(四) - 天天要聞



老濰縣翰林院街(四) - 天天要聞



倉巷子旁邊的城隍廟,所幸得以保存下來,還在整修和擴建中,我們期待着它的早日修建完畢。在城隍廟旁邊,以前還有翰林王之翰的一座故居,說起王之翰也是大名鼎鼎的,他是濰縣首位狀元曹鴻勛的恩師,是金石家陳介祺的摯友,他寫的《九九消寒歌》,更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不過隨着城隍廟附近平房的拆遷,王之翰故居,也是消失在煙飛灰滅之中了。


城隍廟肉火燒,最早就是在城隍廟街,倉巷子西側,因為擴建城隍廟,平房拆遷,肉火燒店搬到別處,在北門大街多了幾家肉火燒店,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在火燒店對面,曾經有個劉家小院和樂,因為城隍廟街拆遷,和樂店搬到別處。

老濰縣翰林院街(四) - 天天要聞

北門大街南段的道路西側,除了城隍廟肉火燒,還有王記火燒、味美包子、小院炒雞、內蒙古牛肉湯、城隍廟肉燒餅、名都和樂、周家饅頭等等,曾經的一條歷史滄桑古街,儼然成了一條美食小吃街了。

老濰縣翰林院街(四) - 天天要聞


未完待續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任何媒體轉載抄襲

歡迎關注 濰坊五好青年 欣賞更多老濰坊文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 天天要聞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前言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堪稱“史上最強躺平學大師”——南陳後主陳叔寶。要說這位爺,那可真是把“擺爛”這門藝術玩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個本就搖搖欲墜的王朝,加速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最騷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國之後,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首次開庭,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審判了36名日本侵華戰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國人擔任審判官,獨立地審判外國侵略者。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比如親屬關係、結拜兄弟、同學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等等等等。在這些關係中最親的就是血緣關係。這種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最親密的。那麼除了血緣關係,什麼關係最親近呢?在古代,結拜兄弟是僅次於血緣的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