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2019年12月06日22:50:24 歷史 1404

隋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計得不到保證,因此各地湧現出了不少起義軍,都想推翻隋朝的殘暴統治,其中瓦崗軍是眾多起義隊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部隊,後來李密在成為瓦崗軍的帶頭人之後,打定主意攻取了當時的回洛倉。

在攻下回洛倉之後,李密開倉放糧賑濟了很多災民,因此獲得更多百姓支持,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之後李密憑着瓦崗軍的力量,直接將回洛倉佔為己有。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李密帶領的瓦崗軍劇照

後來李密卻因戰略部署有誤,遭到宇文化及跟王世充兩軍前後夾擊,大敗而逃,此時的回洛倉被王世充佔領。直到公元621年,李世民帶領部隊將王世充困在洛陽城中,王世充不敵李世民,最後無奈被迫投降,回洛倉就成為了李世民的地盤。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李世民劇照

為什麼各路人馬都使出渾身解數要得到回洛倉呢?回洛倉到底是什麼?說到回洛倉的建造者是何人,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想到,居然是歷史上的昏君:隋煬帝楊廣,這是楊廣修建大運河之外的另一項宏偉工程。

隋煬帝登基後,將洛陽選定為自己的都城,為了保證糧草充足,他不惜命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很多規模龐大的糧倉,回洛倉就是其中一個,因為擁有便利的水上運輸,回洛倉等糧倉中堆滿了糧食,這也為隋朝軍隊在外征戰,提供了充足的供給。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隋煬帝楊廣劇照

作為歷史糧倉遺址的洛陽,專家們歷時八年多才算基本挖掘完畢,隋朝糧倉是2004年被考古學家發現的,從挖掘過程中所得到的數據來看,這些糧倉規模非常龐大,裡面儲存的糧食總量巨大,糧食的儲存技術更是堪稱完美,這樣的構造跟建造能力,也讓現在的專家非常震驚。回洛倉的位置是洛陽北七里,是當時隋煬帝所建的糧倉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也是儲備量最多的,它的東西長度為1000米左右,南北寬度則是355米,這樣算下來它的面積之大令人驚嘆。

而且整個回洛倉裡面的布局非常整齊有秩序,在那個時代人們就能有如此前衛的建築理念,是相當了不起的。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隋朝糧倉分布地圖

整個回洛倉由710座倉窖組建而成,每個倉窖的半徑為5米,高則是10米左右,粗略估算可以儲存50萬斤的糧食,按照這樣的規模算下來,眼前這個回洛倉就能存放糧食3.5億多斤,這個數字在當時是多麼龐大,因此那個時候的回洛倉也號稱天下第一倉。除了回洛倉的規模之大令大家感到不可思議之外,讓專家們更為震驚的是回洛倉儲存糧食的辦法。那麼古人都是怎樣存放糧食的呢?

在《農書》一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夫穴地為窖,小可數斛,大至數百斛,先令柴棘,燒投其土焦躁,然後周以糠,穩貯粟於內。”。經過專家對回洛倉的研究發現,回洛倉也採用了這種專門儲存糧食的辦法,而且更加的精益求精,具體分為這幾個步驟。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龐大的回洛倉

第一,選擇最適合的修建位置。修建回洛倉的地理位置可不是隨便找的,而是位於洛陽城外邙山的緩坡地帶,這裡不論是土層的厚薄,還是排水的能力都非常好,而且這裡的土質非常適合做倉窖,因為粘性高經得起塑造,又維持時間久,不容易坍塌。

而且修建回洛倉的地方還有一個便利的條件,就是它緊靠着運河,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可以從四面八方籌集糧食貯存在這裡,同時往外運輸的時候也能夠保證及時送達。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回洛倉的修建位置

第二,回洛倉在建造的時候講究很多科學知識。回洛倉在建造的時候,在倉底和倉壁上都用了很多的棘草,棘草壓實之後就會被點燃,這樣做很大限度的去除了回洛倉內的濕氣,保證了整個回洛倉內的乾燥度,這樣糧食存放的時候就不容易受潮。

除此之外因為點燃棘草后土層溫度很高,土層內的害蟲也可以被殺死,保證了糧食在貯存過程中免於害蟲侵蝕。

做好這些之後,牆壁上還要刷上非常厚的青膏泥,大約20公分,就是為了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既能做到倉內防潮,還能做到地面上水的滲漏,一舉兩得。

這還沒有完,最後在砌好的青膏泥上,還要繼續鋪上厚厚的糠,然後蓋上草席之類的防潮物品,為防潮做到最大的保障。等到糧食運來裝滿糧倉之後,照樣用青膏泥密封住,這樣下來就是存糧的整套流程。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回洛倉

經過這樣一番精密的操作,糧倉裡面自然是空氣乾燥,加上又沒有病蟲的存在,這樣在貯存糧食的時候自然能夠得到最大的質量保證,可以存放很長時間都不會變質。據說在發掘這些糧倉的時候,當時考古專家在回洛倉附近的含嘉倉,發現了堆得滿滿的糧食,經過這麼多年的歷史變遷,雖然這些糧食現在已經全部成為碳化物了,但是每粒糧食的形態還是保存的很完整,能夠清晰的辨認出來,因此作為最好的糧倉回洛倉,專家們推斷,回洛倉中儲存的糧食自然也達到了這個水平甚至更好,那個時候儲糧技術的全面與科學性,確實不容小覷。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含嘉倉糧窖

在那個人力低下,各方面都不發達的隋朝時期,古人們就能想出如此完美的儲糧方法,而且解決了儲糧過程中最根本的防潮和防蟲問題,這樣的超前能力,說明古代人的智慧多麼令人欽佩。都說民以食為天,不論是普通的一日三餐,還是軍事作戰中的前線物資,都離不開糧食,因此能夠擁有如此完美的儲糧倉庫,自然是各方勢力都想得到的寶地。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節約糧食

這也就很好的說明了,為何各路人馬對回洛倉紛紛爭奪,都想要佔為己有了,這麼好的糧倉誰不想得到呢?不過另一方面也說明,正是封建社會時期領導者對糧食問題的重視程度,才有了這座宏偉建築、考慮周全的回洛倉,成為千古奇蹟留存了下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 天天要聞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車禍去世的若塔,距離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時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在社交媒體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曬出了一張若塔在一場歐冠比賽中替換自己出場的照片,並表示:“言語無法表達,將愛與祈禱送給迪奧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們。我們會想念你。你將永遠被...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 天天要聞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文/孫野借刀殺人小周郎,假請諸葛去劫糧。強中更有強中手,毒辣奸計變黃粱。註:黃粱——這裡是引申義,即黃粱夢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維孔明,說他足智多謀,請他去帶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向來是偷襲別人糧草的主,肯定戒備森嚴,這不是讓諸葛亮白白送死嗎!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 天天要聞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愛頤,是清末首富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盛宣懷官做得大,以幫助李鴻章辦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時已經官居郵傳部尚書,生意做得更大。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