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還是傻子?魯迅之子周海嬰自嘲,我可能出生時被夾壞了腦子

2019年12月06日03:00:29 歷史 1036


名人的後代,生活是怎樣的呢?

各種關注一定是少不了的了,尤其是如果你還是作為優秀名人的後代,那麼無形之中,民眾投射到你身上的期望和要求,也會比一般人更高。

對於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來說,大半生,他都活在“魯迅之子”的影響下,但是與此同時,給他帶來的並不是無數耀眼光環,反而是重重壓力。

天才還是傻子?魯迅之子周海嬰自嘲,我可能出生時被夾壞了腦子 - 天天要聞

比如大文豪魯迅的兒子,怎麼能不寫得一手好文章,不視金錢如糞土呢?事實上,周海嬰就是對文學不太感冒,在回憶錄《魯迅與我七十年》里,講到自己在讀書作文上的愚鈍時,他很有些無奈地說起自己,從小背誦古文就有點困難。

在學校求學期間,由於自小體弱多病加上得了哮喘,有一段時間,周海嬰甚至無法接受正常的教育。而一時之間,關於魯迅之子竟連學校的基本課業也跟不上的傳言,又甚囂塵上。

周海嬰壓力甚大,他甚至有點自嘲的說,當初母親生自己是高齡產子,因為難產被產鉗夾了腦袋,可能是就此夾壞了腦子。這樣的話語,大家聽起來可能有點好笑,可是當事人自嘲的語氣下,卻是滿滿的心酸。

這名人之子可不好當,除了學業上的管束,無拘束的生活,也是一種奢望。

周海嬰7歲這年,父親魯迅便因病辭世了。此後,周海嬰不得不過着單親的生活,後來一直到成年,他都只能與母親一人相依為命。而糟糕的是,當時環境不穩,孤兒寡母的,他們過了一段很動蕩的歲月。

天才還是傻子?魯迅之子周海嬰自嘲,我可能出生時被夾壞了腦子 - 天天要聞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彼時經常有國民黨特務在許廣平和周海嬰寓所周圍,他們假扮成販夫走卒對他們進行監視,使他們的生命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

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中共只得暗地裡把他們轉移到香港,於是,周海嬰的幼年生活,幾乎一直處在顛沛流離中。魯迅之子的名頭,反而讓他比同齡人的生活更多了一些艱難。

有時連自己的興趣,也不能保有。

他很喜歡無線電技術,十幾歲的時候,還用自己的壓歲錢,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考取了業餘無線電執照,並在自己家裡玩起了無線電台並架起了天線。

然而沒過兩天,就接到上頭的指令,讓周海嬰拆掉這些東西,因為他們家往來的人很多,怕引起國民黨注意。周海嬰只得懷着濃濃的不舍,把東西拆掉。

後來,他對橋牌產生了興趣,看到同學在玩的時候,爭論了幾句,結果“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一心打橋牌”的傳言又傳了出來,甚至還有上級找周海嬰談話,要注意影響。

天才還是傻子?魯迅之子周海嬰自嘲,我可能出生時被夾壞了腦子 - 天天要聞

怎麼說呢?相當於你周圍的人都可以暢快無拘束的生活,自由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有你,玩個手機也是要被拉出去談話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周海嬰再也沒有任何的文娛活動。

長時間的壓力之下,讓周海嬰終於從心底發出了吶喊:我要做自己。一生那麼長,他不想永遠都活在魯迅之子這個稱號上,他也想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

好在,母親許廣平也非常支持他,她說,你父親早就說過: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和外界對周海嬰的高要求不同,他的父親魯迅,從始至終,都只想讓他做自己,沒有因為他的父親是魯迅,就有什麼不一樣的要求,做個普通人就好了。

於是,他放心大膽的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頭扎進無線電的領域裡,偶爾還搞搞攝影,他成了這個領域的專家。雖然無線電和文學沒什麼關係,但他一樣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天才還是傻子?魯迅之子周海嬰自嘲,我可能出生時被夾壞了腦子 - 天天要聞

甚至於,他打破在他身上的道德束縛,誰說魯迅之子就不能愛錢呢?魯迅的文學作品,版權全部交給國家。作為魯迅家人,他們並未獲得版權費。

1981年開始,周海嬰便以“將魯迅版權交給國家並非個人真實意願”為由,向人民日報追討此前答應設置“魯迅文學基金”的30萬魯迅稿酬,在訴訟中,周海嬰還提出此前上繳給國家的另4萬多元魯迅稿費也應歸自己所有。他還聲稱自己對魯迅著作的稿酬,保留自己的支配權。

這場官司打了十幾年,最終,周海嬰贏得了錢財,卻失去了名聲,也在世人眼裡留下了魯迅之子很愛錢的形象。或許,大家也認為,他沒有繼承到父親的才學,卻堅持繼承了父親才學的盈利。

對此行為尚不做評判,只是,能夠脫去外界的枷鎖,不顧世人評判,勇敢去做自己,周海嬰這樣的行為,倒也不失為勇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