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2019年10月16日02:15:09 歷史 1182

熱愛明代服飾文化的人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有一天能穿上帥氣的飛魚服在外面"走一遭"。甚至很多人雖然對文化不大精通,但是看過不少明代影視劇,也逐漸被飛魚服給吸引住了。

我本人就屬於後者。早些年我也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不大精通,後來因為看了不少古裝劇,逐漸愛上了飛魚服。但僅僅喜歡這種服飾還不夠,去了解這種服飾文化更重要。今天我就結合我國的古裝影視劇,和大家講一講明代的飛魚服文化。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綉春刀》劇照

飛魚服上真的有"魚"?為什麼飛魚服上畫的是龍?

飛魚服,很多人乍一聽肯定都以為飛魚服上綉了魚。但是,如果你從網上照幾張圖片,或者仔細觀察一些電視劇和電影中的劇照,你就會發現,飛魚服上其實並沒有魚,而是綉了一條"龍"。

但很多飛魚服愛好者其實還忽略了一點:早期的飛魚服,其實是有雙翅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飛魚服上的雙翅

大家可能也都知道,飛魚服和蟒袍很像,幾乎很難分辨。但早期的飛魚服因為有雙翅的存在,所以比較容易分辨。

但因為蟒袍的地位更高,所以飛魚服越往明朝中後期,它的樣式就越朝着蟒袍的形制走去。如果你不仔細看,還真的很難發現哪一件是蟒袍,哪一件是飛魚服。

關於蟒袍,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非常詳細地寫過:張豐毅《江山紀》中穿的蟒袍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夾雜現代審美

所以,相較於蟒袍,後期的飛魚服只能從尾巴上進行區分。比如這件孔府舊藏的香色馬麻飛魚服,"魚"的尾巴是非常明顯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明代 香色馬麻飛魚服

也有魚尾不那麼明顯的,比如這件孔府舊藏的明代紅地飛魚紋單紗袍,從表面上來看,跟蟒袍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那如何區分它是飛魚服還是蟒袍呢?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明代紅地飛魚紋單紗袍

其實也很簡單:找到紋飾的尾巴,看看它到底是龍尾巴還是魚尾巴。如果是魚尾,那就是飛魚服。

一般情況下,飛魚服的魚尾巴是這樣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飛魚服上的魚尾

而孔府舊藏的蟒袍的"蟒"尾,和龍袍上的龍尾幾乎是一致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蟒袍上的蟒是龍尾

所以,從外形上來看,蟒袍和飛魚服很難區分,但是當我們抓住這些細節的時候,就很容易辨別哪一件是蟒袍,哪一件是飛魚服。

尤其是現在網上很多地方都在賣飛魚服,但說實話,很多飛魚服都是錯誤的。表面上看似乎很好看,但細節都存在問題,經不起推敲。

不得不說,國產影視劇為普及飛魚服做了很多貢獻,但也存在許多問題

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就是,很多古裝劇,即便是皇帝的龍袍錯了、官員的官服錯了,但錦衣衛和東廠的飛魚服,一般都還搞得有模有樣。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大明錦衣衛》劇照

比如這部《大明錦衣衛》,雖然這裡面的飛魚服槽點也有一點,但總體上還沒有特別出格,也也算是及格分朝上了。

再比如,在《綉春刀》第一部中,崇禎皇帝出廠時身上穿的緋紅色官服,其實帽子就是錯誤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崇禎皇帝的帽子是錯的

但是,這並不影響什麼。因為當年的這部電影的"歷史貢獻"在於,將飛魚服文化一下子推向了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對很多漢服愛好者來說,《綉春刀》第一部可以說是自己的飛魚服啟蒙"老師"。許多人都是因為這部電影才了解並愛上飛魚服的。

在《綉春刀》之前,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以為這種服飾是東廠太監的標配,屬於太監的"制服"。比如在《新龍門客棧》中,飛魚服就伴隨着甄子丹等人霸氣登場: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新龍門客棧》劇照

在陳坤的電影《龍門飛甲》裡邊,以陳坤為主的東廠太監們,依然是清一色的飛魚服: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龍門飛甲》劇照

所以,早些年估計許多人看到這種場景都有點懷疑人生了:為什麼這麼好看的衣服,會出現在太監的身上?

正因為如此,《綉春刀》的出現才彌足珍貴。

這部電影一出場,立馬就形成了全國性的漢服大討論,許多人也都是因此而走上了漢服愛好者或者飛魚服愛好者的康庄大道。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綉春刀》劇照

這部電影中的飛魚服以黑色為主,也出現了幾場白色飛魚服。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白色飛魚服

但從劇照中我們其實也能看出,從我們現在的研究和比較中也能發現到許多錯誤的地方。

比如,王千源穿的這件飛魚服,衣襟上就存在一些問題。

根據我的觀察,飛魚服和蟒袍類似,一般分為圓領和交領兩種。蟒袍圓領較多,飛魚服以交領為主。

如果是交領,衣襟就會和其他交領漢服一樣,會有特別明顯的"留白":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注意領口衣襟

而王千源的這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相反,這件衣服上的紋飾,從衣服正中心,一直蔓延到領口。

目前來看,很可能是有點問題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可以對照區分一下

你可能會說:不對啊,剛才你發的那件紅色的飛魚服,不就是這樣的嗎?

其實不是的,這件紅色的其實是一件圓領的飛魚服。我個人覺得是因為拍攝的原因,導致了服飾給我們呈現出交領的感覺。如果我們比較一下這幅蟒袍,就可以很直觀地得出我剛才所說的結論: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圓領蟒袍

這是我想講的,關於影視劇中飛魚服的第一種常見錯誤。

第二種常見錯誤在於,飛魚服的"水腳"出現問題。

所謂水腳,就是飛魚服和蟒袍裙子部分中間的這層紋飾。這層紋飾中包含了"蟒"或"飛魚"等元素,同時最底方還有一些波浪紋飾: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飛魚服的水腳

所以,假如你發現有些影視劇,或者某些售賣飛魚服的店家中的飛魚服,呈現出類似於這種的情況,那這種飛魚服就一定是錯誤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錯誤的水腳

在《綉春刀》到影視劇中,有些飛魚服直接省略了"水腳"部分。

確實,不論是蟒袍,還是飛魚服,也都出土過許多沒有水腳的文物,但總體上來說,大多數飛魚服都是有水腳的。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綉春刀》中的飛魚服沒有水腳

也有一些電影中的飛魚服水腳下移,處於裙子的最底端,這也是錯誤的。一般情況下,只有清代蟒袍的水腳才有可能出現在裙子的最底端: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清朝服飾的水腳也會出現在裙底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相信,在《新龍門客棧》中,甄子丹穿的這件飛魚服不僅有水腳,而且總體上其他紋飾的還原度也是挺高的。

但在當時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們還沒能理解服飾的對一部電影的重要性。也因為我之前所說的,這裡面幾乎都是太監在穿飛魚服,所以很多人實在是"愛不上"這種衣服。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甄子丹的水腳是對的

但當我們現在再去回味這種老電影的時候,就會發現裡面的服飾還是比較講究的。包括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也說過,這部電影裡面是出現了網巾的。這都比較難得。

不過也有錯誤的,比如甄子丹頭上戴的帽子有帽正。但相比之下,這些細節的錯誤,也無法掩蓋這部電影的"古風"之美。

飛魚服在明朝雖不是人人能穿,但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們卻都能擁有

在明朝,飛魚服僅次於蟒袍,一般為二品大員的賜服。到了明代後期,飛魚服更加泛濫,所以低等級的官員也有機會穿上。

所以,錦衣衛的中高級官員,也都有機會穿上飛魚服或者鬥牛服,甚至是蟒袍。這種場景,這種盛況,我們從現在的許多古裝劇裡面就能窺見一斑。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身穿蟒袍的明代官員畫像

但總體上來說,這種賜服在古代是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才能穿的。

但時至今日,作為等級制度而存在的飛魚服,已經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了。所以,不論是誰,只要喜歡,哪怕是去租借一件,也都有機會、有資格穿一穿,耍耍帥,順便弘揚一下傳統文化。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地鐵站中的”飛魚服“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現象。

我們國家有着非常豐厚的文化底蘊,但是由於歷史關係,近四百年來,漢服勢微,不僅許多人不認識漢服了,甚至你穿着漢服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會覺得你是個"神經病"。

甚至今年還發生了一件更為奇葩的事:河北某高校有兩名學生在學校穿漢服,輔導員覺得他們有"精神問題",威脅他們不換衣服就要被退學。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微博截圖

現在高校的輔導員一般都是研究生學歷,研究生尚且不能了解漢服,不能理解漢服文化,那麼,放眼全國,人們對漢服的偏見可想而知。

所以,對漢服愛好者來說,或者是對飛魚服愛好者來說,僅僅喜歡還不夠,還要去了解這些服飾背後的文化——至少要學會區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否則,首先喜歡的人都搞不懂,那如何去央求別人懂呢?

如何分辨飛魚服和蟒袍?從《綉春刀》等古裝劇來看明代飛魚服文化 - 天天要聞

想不想拍一個這樣的照片?

當然了,明代古裝劇對傳播明代飛魚服文化乃至漢服文化,都至關重要。

所以我不僅希望更多的漢服愛好者攜手共進,繼續努力,也希望中國的導演們能長長心,多在服飾上花一點功夫。

拍爛劇沒問題,《明妃傳》就很爛,但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說,我相信它已經在中國影史上留下名字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534|從1.0到4.0,草原與中原關係的四次升級 - 天天要聞

534|從1.0到4.0,草原與中原關係的四次升級

矛盾的雙方,要麼戰爭,要麼吸引,要麼形勢統一,要麼徹底融合。這就是建立在大歷史觀上的營養精華。2024年6月17日 第534篇幾千年的中他民族史,其中一條主線便是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的鬥爭史。
系統解讀《毛選》第一卷,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 天天要聞

系統解讀《毛選》第一卷,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文章中提到的名言“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不僅是主席對於當時中國社會各階級關係分析的重要出發點,也是主席思想中革命理論的核心觀點之一。這句話直接指出了在複雜的階級社會中,正確區分敵我關係的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關鍵。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 天天要聞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今年4月,一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年輕女子照片牽動着全國網友的心。為了幫助烈士後人尋親,全國多家媒體為82年前懷抱照片的烈士尋親。6月14日,記者就烈士身份認定等有關工作,向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了解了最新進展。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負責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網友聲稱31號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輕女子...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聞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6月13號,聯合國大會以“消除以單邊治外強制性經濟措施作為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為議題,就美國等部分國家的制裁問題舉行會議。在當前西方國家動輒以經濟封鎖、打壓制裁為手段恃強凌弱的背景下,聯大舉行相關會議十分應景,體現了聯合國作為最具權威性的多邊政府間組織,應發揮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 天天要聞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走進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的騰格里鎖邊固沙示範性項目現場,工人們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機車頭一樣的“扎草車”鋪設沙障,兩片代替車輪的圓形壓草刀滾過,麥草就被整齊地扎進沙地里,一個個草方格雛形漸顯。  “這片示範區有8000畝,今年我們上了30台機器固沙,一台機器一天就能扎50畝草方格,比過去純人工效率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