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2021年12月01日02:50:08 歷史 1530

在我國的近代史中,軍閥統治是被人民群眾所深惡痛絕的,這些軍人仗着有軍事實力,對人民群眾壞事做盡。

今天要說的“寧夏王”馬鴻逵就是典型的舊軍閥,他在位時用盡了方法搜刮人民財富。

解放戰爭快要結束時,他將自己的所有財產全部融為黃金轉移到美國,經計算他轉移的黃金足足有7.5噸。

這些民脂民膏讓他在美國依舊瀟洒地生活了好多年,不過天道好輪迴,馬鴻逵的晚年生活卻很糟糕。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那麼馬鴻逵是如何當上寧夏“土皇帝”的?他又做了什麼樣的惡事,如何搜颳了7.5噸的黃金呢?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

馬鴻逵從小生活優渥,出生於官宦之家,祖輩幾代人都是西北地區的重要將領。因此馬鴻逵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尤其是軍事方面,由於從小就在軍隊中長大,對軍隊和打仗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儲備。

但是,馬鴻逵自身並沒有多大的志向,雖然他年輕時參與過反清運動,但是也只是在西北地區活動而已,他對革命和反清的態度和出發點並不為人知。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因為生活上一直就較為優越,馬鴻逵對人間疾苦沒有多大的認識,日後他搜刮民間財產時也感受不到對人民造成了多大苦難,形成多大傷害,在他眼裡只有自己的優越生活最重要。

年輕時參加反清活動的馬鴻逵一度被捕入獄,好在他的家族世代為官,在朝廷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被捕不久便被釋放。

清朝很快就被革命黨推翻,此後上台的袁世凱對馬鴻逵相當看重,這是因為馬鴻逵的父親在推翻清政府時立下過一定的戰功,所以袁世凱便將西北地區的寧夏交給馬鴻逵父子經營。

其實,袁世凱之所以對馬鴻逵父子表現的熱情,也只是政治上的表演,袁世凱一方面給了馬鴻逵父子很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將馬鴻逵接到北京來生活,其目的就是控制這些手握兵權的地方軍閥。

這一動作本質上是將軍閥的家人控制在北京做人質,好讓天下軍閥不敢輕舉妄動,進而鞏固袁世凱自己的統治。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背井離鄉來到北京的馬鴻逵倒是很喜歡這一處境,因為北京城名流很多,馬鴻逵經常出入各種沙龍和社交聚會,在北京的人緣很好。

經過幾年的北京生活,馬鴻逵回到寧夏,穩穩地做着寧夏省的軍閥,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當馬鴻逵安心地做着自己的寧夏軍閥時,蔣介石崛起了,此時蔣介石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和馮玉祥大打了一仗。在這一時期,軍閥大多選擇觀望,等到勝負清晰了再倒向那一方。

而馬鴻逵倒是慧眼識人,他在上海時和蔣介石有過接觸,對馮玉祥也有一定的了解,戰事進行一半的時候,他就看出蔣介石獲勝的可能性極大,因此儘早的倒向了蔣介石一方。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經過幾次戰鬥,馮玉祥果然兵敗,蔣介石成為了當時的大總統,因為馬鴻逵當時及時地幫助了蔣介石,蔣介石委任他為寧夏省的省長

此後,馬鴻逵看國內局勢逐步穩定下來,便安安心心做起了寧夏省的“土皇帝”。不僅在民間大肆斂財,自己也先後娶了6個姨太太,過起了天上人間的生活。

馬鴻逵的幾個姨太太之間矛盾不斷,在他家中總是起爭執,馬鴻逵對此也無能為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錢財來消解姨太太們的怨氣。當時國民政府腐敗至極,各個地方的軍閥對人民的統治更是殘暴,不僅苛捐雜稅名目眾多,而且經常要抓壯丁給他們的部隊當炮灰,民間怨聲載道。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馬鴻逵在甘肅的統治期間,除了沒有稱帝外,幾乎過上了像皇帝一樣的生活,當時人稱“寧夏王”。

土皇帝隻手遮天,暴力斂財

馬鴻逵在寧夏統治的17年間,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對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他搜刮人民財產非常粗暴,為了能夠總攬當時寧夏的金融權力,他派自己的親屬擔任寧夏省的財務部長。另外,還將寧夏省銀行逐漸改組,將自己的親信和家人安排到其中擔任要職,自己擔任董事長。

寧夏銀行的股東大多數都是馬鴻逵的家人,包括自己的四姨太太劉慕俠,和第五姨太太鄒德一等等。當時很會拍馬屁的李雲祥因為和馬鴻逵關係很好,在進入寧夏銀行後不久就被提升為總經理。

馬鴻逵仗着自己有巨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將寧夏當地的主要經濟產品包括土特產,藥物,食品等,在當地實行政府強制收購,搞得寧夏當地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苦不堪言。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在銀行經營上,馬鴻逵將寧夏地區的存款,放款,兌換,貼現等金融產品統統收歸政府管理,實質上就是變相壟斷了金融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馬鴻逵為了搜刮更多的財富,甚至在當地肆意買賣毒品和鴉片,徹底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在偷稅漏稅等事情上馬鴻逵做得毫不遮掩,在面對民眾的指責和法律管理時,他用做假賬本的方法欺騙了寧夏地區的人民,在外表現出慈善愛民的親和樣子,其實背地裡和自己的幾個親信把財富都分光了。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馬鴻逵的貪婪是令人作嘔的,他因為覺得財富收斂得還不夠,在寧夏地區當起了投機商人,擔任了寧夏地區好幾個大型企業的董事長。

當時權傾一時的馬鴻逵,在寧夏他就是皇帝,有哪些企業敢不交出董事長的位置,其結果可想而知,僅當時興夏毛織公司的股份收入就達到97000元。他將自己的家人和親信安插在寧夏的各大企業中,每年獲得的商業利益非常驚人。

馬鴻逵在寧夏可謂惡貫滿盈,他用各種形式霸佔了房屋750多間,其年租金就可達12000元以上。侵佔土地達15000畝,每年的佃租甚至達到了750石。

在1938年,馬鴻逵為了獲得更大利益,以修建飛機場的名義,強行將當時居住在城內的民眾趕出城,將房屋,道路,公園,廟宇,祠堂全部拆除,可謂壞事做盡。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隨着蔣介石的腐敗統治逐漸走向衰亡,之前投奔蔣介石的其他軍閥也開始擔憂自己日後的生活。他們非常害怕共產黨上台後和他們算總賬,因此紛紛想出各種方法逃離中國。

帶七噸黃金去美國的馬鴻逵

馬鴻逵在這段時間內也積極想辦法逃出中國,事實上,當時我黨也派出很多幹部去勸馬鴻逵支持我黨,可是馬鴻逵害怕極了,沒有回復我黨幹部的消息。

為了在解放戰爭後自己不會被清算,馬鴻逵藉著去香港治病的由頭,從香港一步步轉移財產和家人,一點點的將自己的家人和財產轉移到美國。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在轉移過程中,馬鴻逵幾乎動用了所有關係和人脈,最終他在解放戰爭勝利之前舉家遷往美國。

出逃的馬鴻逵對自己的幾個姨太太也算是有情義,將其他三個姨太太用錢打發走了,剩下自己最為疼愛的三個姨太太則一起遷往美國。為了在遷移過程中不被懷疑,馬鴻逵將三個姨太太中的一個作為自己的妻子,另外兩個則假裝是自己的秘書和表妹,以此混過了證件的檢查。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到了1950年前後,馬鴻逵和自己的三個姨太太輾轉到了美國洛杉磯,這一期間,馬鴻逵將自己在寧夏搜刮的財產換成黃金,總共達到7.5噸之多,這麼多的黃金都是從人民中搜刮的民脂民膏,真是令人氣憤。

馬鴻逵在寧夏做的最後一件壞事和蔣介石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在當地發放一種貨幣,強行規定人民用這種貨幣將自己的辛辛苦苦賺來的黃金換掉。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是如果不去換黃金,被發現就會直接槍斃,可謂無恥至極。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晚年家庭破碎

逃往美國的馬鴻逵,一開始依舊和在寧夏時一樣揮霍無度,經過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這樣會坐吃山空,因此開始着手經營一些企業。由於自己非常喜歡騎馬,所以他在美國購置了很多牧場來經營,自己經常在牧場中騎馬馳騁,但這些牧場的經營狀況一直不好,這導致他的經濟狀況一直都處於出大於入的情況。

馬鴻逵到美國後,因為經濟狀況已經出現問題,雖然暫時能夠維持他奢華的生活,可是他也感覺到了危機。因此他主動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比如不再經常給自己的姨太太購買禮物。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前面提到馬鴻逵的姨太太們總是鬧矛盾,在馬鴻逵面前爭寵。一開始馬鴻逵和在國內時一樣,用錢財來平息姨太太們的怨氣,可是隨着時間越來越久,馬鴻逵開始對姨太太們也吝嗇了。

四姨太太劉慕俠最早是京城的戲曲演員,在戲班裡演旦角,在京城的時候是北洋政府一位武官的老婆。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因為馬鴻逵看上了她,用了很多辦法最終將其娶回了家裡。劉慕俠非常有心計,在京城的時候和宋美齡的關係很好,到了馬鴻逵家裡後,因為自己很有姿色,還懂得男人的心理,很快便掌握了馬家的財權

這些姨太太在美國給馬鴻逵帶來很多麻煩,尤其是劉慕俠,她在國內時就不是省油的燈,經常利用馬鴻逵的信任在企業內中飽私囊。

劉慕俠不僅在金錢上非常貪婪,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她利用馬鴻逵比較寵愛自己,總是找事打壓其他姨太太。原來在國內,其他姨太太來告狀時馬鴻逵就用錢財來息事寧人,可是到了美國事情就不同了。

五姨太太鄒德一最早是上海光華大學的一名學生,1935年畢業後來寧夏找工作,誤打誤撞來到馬鴻逵的企業里。馬鴻逵看她長得很漂亮,還是大學的高材生,就讓她做寧夏政府的主席秘書,在秘書職位工作了不久就被馬鴻逵娶做姨太太。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在馬家、鄒德一是年紀較小的姨太太,因為姿色出眾,又有文化,所以很受馬鴻逵的寵愛。因此劉慕俠一直很討厭她,兩人的矛盾不斷,

馬鴻逵為了調和她們兩個的矛盾,就另外為鄒德一安排了一座房產,這個辦法一時平息了兩人的矛盾,但仍舊經常吵架。

到了美國後,劉慕俠還是掌握着馬家的財政權,有時故意將給鄒德一的錢吞了,鄒對此非常不滿,兩人幾乎吵得馬鴻逵無一日安寧。

一次,鄒德一終於忍受不了了,她開始反擊劉慕俠,經常到馬鴻逵面前告狀,希望馬鴻逵為自己撐腰。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可是馬鴻逵並沒有幫助鄒德一,只是象徵性地罵了劉慕俠一通,並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懲處,這讓鄒德一非常不滿。隨着幾個姨太太之間的矛盾逐漸累積,馬鴻逵在美國又沒有什麼勢力,姨太太們也逐漸有了二心。

兩年後,年紀還比較年輕的五姨太太鄒德一就和另外一個華裔美國人相愛了。鄒德一思考了一段時間,最終決定向馬鴻逵提出離婚,這讓馬鴻逵非常傷神,主要是無法接受自己失去一個姨太太這樣沒面子的事,這讓他覺得非常受打擊。

馬鴻逵一開始表示反對,他苦口婆心地勸鄒德一,說自己有很多錢,可以給她很好的生活。而鄒德一表示,那位華裔美國人也很有錢,她希望馬鴻逵可以祝福她找到心上人,而不是阻撓。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最後,雖然馬鴻逵極其憤怒,但在美國不像在寧夏,鄒德一走了法律程序,最後順利地和馬鴻逵離婚了,和自己的如意郎君過上了更加平靜的生活。

隨着在美國生活時間的拉長,馬鴻逵越來越想念故國。此時他經營的牧場也出現了問題,由於管理和經營不善,馬鴻逵的牧場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馬鴻逵高估了自己的經商能力,他多次追加對牧場的投資,但是牧場依舊長期虧損,無法盈利,倒閉只是時間問題。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而此時馬鴻逵和孫子馬家驊也產生了矛盾,他離開中國的時候帶着自己的家眷幾十口人,馬家驊的女兒馬愛玲是年邁的他在美國為數不多的安慰。

馬家驊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因此馬家驊從小沒有父親的保護,在大家庭里總是有很多是非,馬家驊的叔叔總是打壓和攻擊他。

加上馬鴻逵此時在美國也屬於虎落平陽,對於叔叔的毒手只是觀望,沒有阻止叔叔的打壓,因此馬家驊心裡對爺爺也沒有好的印象。在馬家驊小的時候只能忍氣吞聲,等到他長大了,便一直在外面工作和生活。很少回家,對家庭的感覺也很冷淡。

他表面和叔叔維持平靜的相處狀態,其實心裡想趕緊和這個家撇清關係。

當時孫子馬家驊將自己的女兒馬愛玲放在馬鴻逵身邊寄養,長輩和晚輩的隔代親讓馬鴻逵的晚年有了些許陽光。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馬家驊在家裡的地位很低,馬鴻逵在晚年逐步退出公司的管理和經營事務,他一步步將公司業務傳遞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但是馬家驊的安排卻遲遲不來,這讓本就敏感的馬家驊非常憤怒。一次,馬鴻逵又一次將自己的業務轉移給另一個兒子,馬家驊得知後終於看清自己在爺爺心裡的位置。

由於馬家驊和叔叔的矛盾很大,為了離開家自己自立門戶,馬家驊總是在外面工作,因此和馬鴻逵幾乎沒有什麼感情。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馬家驊的女兒馬愛玲是一個非常討人喜歡的孩子,她聰明伶俐,懂事乖巧,是馬鴻逵晚年生活的情感寄託。

馬鴻逵希望馬愛玲能夠一直陪着自己,可孩子終歸是馬家驊的,在曾爺爺家寄養了幾年後,馬愛玲到了上中學的年齡,此時馬家驊希望將馬愛玲接回家裡撫養。

這可要了馬鴻逵的老命,馬鴻逵一開始和馬家驊商量是否能夠一直寄養在這裡,可是馬家驊態度很明確,他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有一個更好的家庭。

見孫子不同意,馬鴻逵開始打馬虎眼,一會兒說孩子喜歡在這裡,一會兒又說等孩子再長大一點。總之百般阻撓馬家驊,這讓馬家驊非常不滿。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涉,馬家驊看出爺爺在耍把戲,在馬家也一直受氣的他,一怒之下將馬鴻逵告上了法庭。馬鴻逵既憤怒於自己的孫子居然要和自己對簿公堂,同時也非常恐慌,害怕自己心愛的曾孫女被判給馬家驊撫養。

在美國馬鴻逵無法像在寧夏那樣隻手遮天,經過孫子馬家驊的努力,最終曾孫女馬愛玲判給了馬家驊,

因為這件事馬鴻逵幾日吃不下東西,氣得火冒三丈,年近80的馬鴻逵已經失去了和孫子爭奪孩子的能力,儘管他萬般不舍,馬愛玲還是跟着自己的爸爸走了。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此時更加緊迫的問題是,馬鴻逵的產業和公司都經營不善,他的財務問題變得越來越迫切。

他最早以為自己的商業頭腦很好,但是他根本不熟悉美國的市場規律和經商環境,馬鴻逵幾乎每天都要花很多錢去填補公司經營的缺口,這樣的日子一長,馬鴻逵還沒反應過來,他從中國搜刮的財產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這讓馬家人心惶惶,馬鴻逵一家人的生活逐漸變得沒那麼奢侈,所有人都感受到即將到來的寒冬。

最終,在1970年,疾病纏身的馬鴻逵因為心臟病,在蕭條破敗的牧場內黯然離世,享年79歲。

寧夏土皇帝馬鴻逵:帶七噸黃金赴美,晚年遭姨太拋棄和孫子打官司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馬鴻逵在自己的彌留之際,語無倫次地和照顧他的人說著“帶我回去,帶我回去。”可見他非常想回到中國。

此時馬家已經完全失去了官宦之家的氣派,他的身邊只有幾個年輕的姨太太陪着,家人和子女都不在身邊,可謂晚景凄涼。

馬鴻逵是我國舊軍閥時代的典型軍閥,在高位時惡事做盡,為寧夏地區人民帶去深重的苦難。

同時他又很狡猾,在政治博弈和大難即將到來時能夠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不過他晚年的經歷也告訴人們惡有惡報,他在破敗和凄涼中死去也算是上天對他的懲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 - 天天要聞

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

“路易·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王文元行紀之二: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1943年,路易·艾黎的西行。在山丹,他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 天天要聞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來源:史入人心黃河積石峽附近,考古人員的手鏟下,一件形制古樸的石制工具重見天日。經檢測,這件被淤泥包裹了四千年的工具,正是上古治水所用的“耒耜”。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河南禹州瓦店遺址,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與祭祀區正靜靜訴說著王權初立的威嚴。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蔣志格齊王榑 按《明外史本傳》:齊王榑,太祖第七子。母達定妃。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十五年(公元1382年)就藩青州。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命王率護衛及山東徐、邳諸軍從燕王北征。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復率護衛騎士出開平。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田秀琴老人16歲時繼承父親遺志,走上抗日道路。本報記者 孫穎攝“父親說,‘我去引開敵人’,就再也沒回來!”96歲的田秀琴老人,回憶起83年前父親引開“掃蕩”隊伍犧牲的壯舉,依舊難掩激動。出生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的她,16歲時選擇繼承父親遺志,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 天天要聞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目前,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高溫從地中海蔓延至英國、德國等國。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84個發布橙色高溫預警,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使埃菲爾鐵塔鋼結構受熱膨脹,塔體短暫向受光側偏斜,夏季熱脹可位移約20公分,冬季冷縮縮回10公分,晝夜溫差下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