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2021年09月17日22:18:03 歷史 1420

為何24位皇帝都選擇故宮作為都城?故宮尚未開放的地方究竟有什麼秘密?傳說知道這些秘密的人都相繼被殺?大家好,我是雲飛,關注我進入今天的故事。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故宮的秘密

提起故宮相信很多朋友都去過,故宮原名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還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五A級的旅遊景區,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去故宮參觀,雖然故宮現在作為一個,旅遊景點供大家參觀,但它還有很多沒有開放的地方,這些沒有開放的地方,據了解是因為年代久遠,有些設施過於陳舊,所以不便於開放,可事實果真如此嗎?故宮作為保存最完整的宮殿,曾經歷了24位皇帝,據傳聞故宮的地下埋藏着許多秘密,而當年知道這些秘密的人,據說都被滅口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值得如此大動干戈呢?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珍妃井的傳說

我們都知道故宮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修建的,工程量十分浩大,發動了30萬人民建造,據說光是前期的準備工作就長達11年,採用的石材和木材都是從,全國各地搬運而來的,後又經歷了足足14年才修建完成,故宮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據說有9999間房間,故宮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過,在古代的時候故宮是皇家禁地,普通老百姓是根本沒有機會靠近故宮的,而故宮裡的人也出不去,隨着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旅遊業也順勢蓬勃發展了起來,故宮也因此向公眾開放了,變成了國人必打卡的一個旅遊景點,可多年來關於故宮的傳聞,可謂是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禁區的靈異傳聞,比如其中著名的“珍妃井”事件,珍妃是光緒帝的一位妃子,因為容貌頗為出色而深受光緒帝喜愛,直到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城的時候,慈禧太后帶着光緒帝準備逃跑,臨走前命一個名叫崔玉貴的太監,將珍妃以“太過貌美怕被洋人侮辱”為由,活活地扔進了貞順門內的一口井內淹死,當年的珍妃才僅僅24歲。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後來慈禧太后返回北京城後,覺得理虧,又命人將珍妃從井中拉了上來,此時的珍妃已經在井中足足泡了一年,可想而知有多麼的慘烈,這只是關於故宮秘密的萬分之一罷了,最為神秘的,還是與前朝元朝的淵源,史書中有過記載,在明朝定都北京之前,前朝元朝的都城也在北京,可在北京卻沒有元朝宮殿的蹤跡,難道元朝沒有宮殿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元朝的宮殿在哪裡呢?我們都知道,故宮是明朝費時14年新建的,自然不可能是元朝的遺留,元朝宮殿的問題也困擾着考古學家們,據說故宮的一次地磚維修,似乎讓元朝的宮殿浮出了水面,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1976年故宮的管理人員決定,對故宮進行一次徹底的維修,在維修過程中維修人員,發現太和殿門口有一塊地磚出現了裂痕,當維修人員將地磚小心翼翼地打開後,竟發現地磚下面還有一層地磚,剛開始維修人員也沒想太多,可沒想到第二層地磚被掀開後,下面居然還有一層,層層挖下去,居然挖出了15層。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這些地磚雜七雜八地排放在一起,顯得極為怪異,這明顯不符合建築學原理,這時候維修人員覺得有些不對勁了,誰會鋪這麼多層地磚呢?於是維修人員急忙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考古專家,考古專家利用專業工具,將這些地磚全部打開後,下面的景象讓眾人都傻了眼,在地磚下面遍布着密密麻麻的瓷器碎片,經過檢測發現,這些瓷片都是當時的殘次品,有的缺了口,有的畫錯了圖案,在古代皇宮的瓷器都是特殊定製的,即便是殘次品,也不可能流落到民間去的,所以在經過檢查後,這些殘次品就被埋在了地下,那麼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可為什麼說地下似乎,找到了元朝的蹤跡呢?點點關注我們接着往下看。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故宮地下的秘密

在故宮下面發現了瓷器碎片的確沒什麼,可奇怪的是,專家們在對地下的土質進行檢測後,竟然發現這三層地磚,有着不同的地質結構,這似乎是來自三個不同的朝代,可故宮只經歷了兩代王朝,如此推算的話,會不會有元朝的痕迹呢?抱着這一猜想,考古學家們即刻展開了調查,果然不出所料,在經過大量的翻查,終於在“隆宗門”門口的地磚下,發現了大量的定窯白瓷碗殘片、磁州窯黑梅瓶殘片等,這些瓷片、瓦片包含物的斷代最晚也在元代,這一發現讓考古學家們大為震驚,難道多年來苦苦找尋的,大元宮殿就在這裡嗎?可明太祖朱棣為何要,大費周章的在上面鋪這麼多層地磚呢?在經過一番仔細的查閱,考古學家們失望地嘆了口氣,原來這多層的地磚,只是一項防護措施而已,當年的朱棣非常的小心,為了防止有刺客,通過開挖地道刺殺自己,才命人鋪設了多層地磚,據說之後將所有參加修建的人都滅了口,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這個秘密了。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本以為會因為地磚的發現,順藤摸瓜能找到元朝的宮殿,可專家們並沒有如願,那麼這些元代的瓷器又如何解釋?元朝的宮殿究竟去了哪裡?故宮為何會出現三代的地質結構呢?雖然地磚的線索並不能,帶着考古專家找到元朝的宮殿,可由於瓷器的發現,專家們覺得元朝的宮殿,可能就在故宮當中,於是專家們繼續在故宮內進行搜查,終於在故宮後面的景山公園,似乎找到了元朝宮殿的遺迹,了解朱棣的都知道,朱棣對元朝可謂是恨到了極致,於是當他登基後,便開始着手打造自己的宮殿,不僅將元朝的宮殿夷為平地,還將建造宮殿時挖出來的廢土等雜物都堆到了後面,久而久之,竟然形成了一座小山,這也許就是景山公園的來歷,而故宮一部分也建在了,元朝宮殿的上方,寓意明朝將永遠把元朝踩在腳底,如此一來故宮下面出現三層地質結構,似乎也就得到了充分的解釋,那麼故宮的秘密就這麼簡單的被揭開了嗎?那些未開放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呢?長按點贊,我們接着往下看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靈異事件頻發的冷宮

去過故宮的朋友都知道,在故宮裡有很大一部分區域都是封着的,是不允許遊客進入的,這些地方有着長長的鐵鏈鎖着,從細微的門縫裡可以看出,裡面非常的破爛不堪,顯然是從來沒有開放過,還是當年的樣子,人們的好奇心總是很強的,越是神秘的地方,越能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面對如此神秘的禁區,大家都蠢蠢欲動的想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為何不能開放?如果真如官方所說的那樣,是因為還未修復好,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一直沒修好嗎?禁區的面積達到了故宮總面積的一半,就算不能全部修復,一部分總該修復好了吧?可這些禁區卻從未開放,也沒有見到工人們進去修復的影子,如此一來關於故宮禁區的傳言便愈演愈烈,有人說故宮的名字是具有推理性的,像元朝修建的大明宮,後來果然被明朝取代了,而朱棣建造故宮後起名乾清宮,再後來又遭到了清朝的取代,除了這個傳聞,還有許多人說故宮有着,非常恐怖的靈異事件,傳說在那些未開放的禁區,有很多人似乎都看到過,太監宮女們的身影,甚至還有人說聽到過宮廷奏樂。

故宮埋藏600年的秘密,知情者離奇消失,現在終於可以公布了 - 天天要聞

雲飛看來其實這些玄乎的傳聞,幾乎是不可能的,靈異事件似乎都是人們,出於好奇編造的一個故事而已,比如作為禁區之一的冷宮,之所以不開放,可能是因為冷宮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破舊冰冷的地方,在百年前就已經很破爛的房間,如今早已變成了高危建築,如果貿然開放,遊客的人身安全可能會,受到極大的威脅,再比如之前的慈禧太后,所居住過的長春宮,在剛開始是可供人們參觀的,後來屋內的地板都開始吱吱作響,木材過於腐朽,出於對遊客安全考慮的同時,也為了更好的保護故宮,只得關了起來。故宮如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它見證了我國封建王朝的繁榮與衰敗,可以說裡面的一磚一瓦都飽經風霜,如今它在我國的地位已經,不僅僅是一座歷史古建築那麼簡單了,它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雖然故宮目前還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謎,但我們不應該把莫須有的,靈異色彩加到它身上,而是應該充滿敬意,看到這座宏偉建築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朋友們你們覺得故宮15層地磚下,究竟是元朝宮殿所在,還是一無所有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長按點贊支持下雲飛,喜歡雲飛的文章就關注云飛,下期會帶來更精彩的內容,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