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王莽的杜吳是何許人?

2021年07月15日21:32:47 歷史 1572

  西漢末年,王莽以外戚奪得皇位,建立了新朝。在統治期間,王莽推行一系列脫離社會實際的改革措施,加劇了社會矛盾,導致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其結果是新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崩潰,王莽本人也在新朝地皇四年(23)九月三日,被一個名叫杜吳的人殺死。《漢書·王莽傳》記載:“三日庚戌……莽就車,之漸台……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隨後,校尉東海公賓就又斬下王莽的頭顱。由於杜吳親手殺死王莽,於是他便成為歷史上一個著名人物。然而史書上有關杜吳的記載過於簡略,僅稱他為“商人”,因此杜吳究竟是什麼身份,在後世形成不同的看法。

殺死王莽的杜吳是何許人? - 天天要聞

王莽篡漢

  一種意見認為,所謂“商人”是指職業,即杜吳是個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從古代文獻看,春秋以來,確實有以“商人”來指稱商業活動者的現象,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即有“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的記載。再從《漢書·王莽傳》的記載看,在杜吳殺死王莽的前一天,有長安“城中少年朱弟、張魚等恐見鹵掠,趨歡並和,燒作室門,斧敬法闥”,攻入王莽皇宮的事情。持上述看法的人認為,杜吳很可能是朱弟、張魚一夥的。既然杜吳是長安城中的市民,那麼說他是從事商業活動的人,也是順理成章的。

殺死王莽的杜吳是何許人? - 天天要聞

杜吳

  另一種意見認為,“商”是地名,所謂“商人”是指杜吳的籍貫,即說他是商縣(今陝西商洛市商州區)人。持這一看法的人,還以正反兩方面的理由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一,雖然自春秋以來稱商業活動者為“商人”,但同時又出現“賈人”這一同義稱謂,戰國時還出現“商賈”一稱。到了漢代,“商人”一稱基本上為“賈人”和“商賈”所取代,因而在漢人著作中,極少以“商人”指稱商業活動者。其二,漢代史籍在提及人物時,往往在其姓名前冠以籍貫,寫上所屬郡縣的地名。如析人鄧曄、東海公賓就等,皆屬此類。

殺死王莽的杜吳是何許人? - 天天要聞

杜吳

  《後漢書·公孫述傳》在述及各地反莽武裝紛紛興起時,即有“商人王岑亦起兵於雒縣,自稱定漢將軍”的記載。而“商人王岑”一語,很明確是指籍貫。再從《東觀漢記》的記載看,有“三輔豪傑入長安,攻未央宮。庚戌,杜虞(即杜吳)殺莽於漸台”的說法。商縣距長安不遠,在反莽武裝蜂起時,居於商縣的杜吳投身其中,隨軍入長安城,先至漸台殺死王莽,也屬合情合理的事情。

殺死王莽的杜吳是何許人? - 天天要聞


  從上述爭論看,似乎“籍貫說”的理由較有說服力,不過,要得出最終的結論,恐怕尚有待於更為充分、有力的證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2025年還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一人,如今101歲,曾被蒼蠅救過一命 - 天天要聞

2025年還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一人,如今101歲,曾被蒼蠅救過一命

方以智站在南京城牆上,望着遠處戰火蔓延的天際線。這位曾經的明朝大臣此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剃髮為僧,隱姓埋名。康熙年間的文字獄風暴即將來臨,這位學貫中西的思想家選擇了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一選擇,讓他避過了殺身之禍,卻也幾乎讓後世遺忘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4月4日,清明節上午,在遼寧瀋陽一家陵園工作的蒲女士帶上水桶和鮮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年清明節都是她全年工作較為忙碌的時候,除了陵園日常的管理外,幫逝者家屬“代掃墓”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清明節這一天,她就要代掃十多座墓。紅星新聞近日採訪發現,由於逝者家屬工作生活在異地等原因,近些年找人代掃墓的...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 天天要聞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據世紀文景出版社消息,翻譯家、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先生,於2025年4月3日逝世,享年85歲。 趙德明先生。 趙德明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文學院客座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前些年,中國掀起波拉尼奧閱讀熱潮,而波拉尼奧的代表作《266...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着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 天天要聞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在太行山深處的黃崖洞烈士陵園,陵園守墓人80歲的趙乃堂如往常一樣,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和毛巾,開始一天的守護工作。自1991年至今,他已在這片安葬着40多位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遺骸的土地上堅守了整整34年。趙乃堂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為八路軍運送糧食、打掃戰場,參與了黃崖洞保衛戰後的烈士安葬工作。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 天天要聞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李淵:二郎世民…李世民:請稱我太宗文皇帝。李淵:你做了皇帝,我也是你爹。李世民:若非你是我爹,你怎會有那般逍遙的太上皇晚年生活,生命的最後幾年還留給我三十幾個弟弟妹妹!李淵:二郎,這都是做戲,都是你這小子逼朕的!李世民:你我之間,錯的是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