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2021年01月24日07:36:08 養生 1007

民以食為天,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與“吃”打交道。中國百姓見了面習慣說“吃了沒”。可見“吃”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現在的食物種類繁多,隨處都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在誘惑着我們。我們追求的不僅是要吃飽、吃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個明白,不能吃了一輩子飯還吃得糊裡糊塗,甚至亂吃一通,那怎麼能行!

(哈哈,開個玩笑,吃得糊塗也好,因為難得糊塗,這也是一種境界!)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所以現在已經不是食物匱乏、飲食不足的問題了,而是飲食如何才算是均衡的問題了。

那怎麼樣才算飲食均衡?是不是每樣都吃一點就均衡了?或者每樣都是一樣的比例?

那今天咱就來粗略地來探討一下有關飲食均衡的問題。

1、北麥南稻米,主食最養命

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愛吃米,北麥南稻米,一般都是這樣,而草原游牧民族則是以肉食為主。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上高中時,我一個湖南籍的同學,雖然從小生活在河南,但他還是喜歡吃米。只要一天當中沒有吃過米飯,對於他來說,就是沒吃飯。即使中午吃過了麵條,也還得再吃一碗米飯才算吃了午飯。

幾年前到過廣州,在那裡是集體生活,天天吃米,即使有一點兒麵條饅頭,感覺也吃不慣。偶爾能有幾次可以到外面吃的機會,我就想吃點些麵食。但南方小飯店是真的很難找到麵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招牌上有炒麵的,結果上的卻是炒方便麵。後來想了想,何必互相為難呢,入相還得隨俗呀!

南方人說的“飯”一般指的就是米飯,而北方人說的吃飯,指的是能填飽肚子、能抵餓、可以撐到下一餐的東西,範圍較廣。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之所以稱為主食,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能夠抵餓,能為身體提供主要的能量物質和營養。長時間不吃主食,即使覺得肚子是飽的,也總覺的身體當中欠缺點啥。那種感覺其實是細胞的感覺,缺的是能量,缺的是天地之間的一種自然之氣。

當然,從科學角度講,能為身體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綜觀能作為主食的作物,如大米、小麥、玉米、紅薯(抗戰時期)、土豆(蒙古地區)等,除了含糖量較高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磁實”,不是一進胃裡就立即被消化吸收了,而是能在腸胃裡能停留一段時間,讓腸胃覺得充實,因為這樣能量可持久供應,否則腸胃一空,根據身體的反饋與負反饋調節,大腦就會告訴我們餓了。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吃主食養命,最為明顯的是小孩子長身體。主食可以紮實我們的身體根基,充養我們的氣血,使我們的身體看起來有基本的精氣神,俗話叫“敦厚”。不愛吃主食的孩子普遍都“面黃肌瘦”。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北方農村孕婦剛生完孩子,老一輩的人都會先讓喝碗麵湯(麵疙瘩)補充體力。小時候得了痢疾拉了肚子之後,父母都會給碗麵湯補補元氣。聽說要給哪個地方賑災,首選的一般都是米面。

在五、六十年前,那個時候糧食還不夠吃,好多人家裡只有紅薯能夠填飽肚子。就是這紅薯,救了一代人的命。那時的人們照樣幹活種地啥都不耽誤,也有不少身高體壯的。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動物也是如此。以前農村養狗哪有什麼狗糧,也不捨得喂肉,有時一天喂兩盆玉米麵糊糊和一些菜葉子,那狗都長得可膘肥體壯,毛順體滑的。

2、營養元素全,副食可養性

首先指明一點,這裡的性指的是性情、性格。

副食有很多種,為什麼說副食養性呢?有一點是因為副食可以提供人體多種營養元素,例如蛋白質、無機離子,各種維生素等,這些都與情緒疾病有關係。

多巴胺是人快樂的物質基礎

多巴胺是我們人體當中的天然快樂素,是我們快樂的物質基礎。酪氨酸是多巴胺的原材料,而許多副食中都富含酪氨酸。雖然說酪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體內合成,但如果單靠人體合成而不靠外界食物補充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②多種精神疾病與維生素缺乏有關

有研究報道稱,精神疾病與維生素缺乏有關。維生素D缺乏的人容易抑鬱、崩潰、情緒失控;精神分裂與維生素B3有關;維生素B1缺乏容易引起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等。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不知道有多少精神疾病的人當初僅僅是因為某種維生素缺乏引起的。

③蔬菜水果可助排便

如果便秘了,一般人都知道要多吃點水果蔬菜來緩解。但是不知道的是:長期便秘會引起許多情緒問題,如精神緊張、焦躁不安、失眠健忘等疾病。

傷寒論中有關瀉下劑(大)承氣湯的條文中大多都有“煩躁”、“譫語”等的描述。

第212條: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有許多精神躁狂的患者,用瀉下劑通便解瘀之後,竟然奇蹟般地好轉了。

3、味美但少碰,零食養病症

零食大多為垃圾食品,不僅無營養,而且還含有許多添加劑,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尤其是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1、方便麵有25種多的添加劑。其中的檸檬酸兒童食用、導致低鈣血症。

2、火腿腸的亞硝酸鈉碰上煙霧繚繞的空間,在體內變成致癌物:亞硝胺。

3、蜜餞的苯甲酸鈉等。其中苯甲酸鈉會破壞維生素B1。

4、果凍的山梨酸鉀,影響孩子對鈣的吸收。

5、冰激凌的香精、增稠劑、人工合成色素等,國外規定不能用於食品。

6、餅乾所含的焦亞硫酸鈉,會損傷細胞,具有生物毒性。

7、奶茶所含的六偏磷酸鈉、會引起鈣代謝紊亂

8、口香糖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檸檬酸等。過多的山梨糖醇會引起腹瀉。

9、薯片的谷氨酸鈉、—鳥苷酸二鈉等。國外是禁止用於嬰幼兒食品的。

有些添加劑的致癌作用能夠隱藏幾十年。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雖然零食養病症,但是人人都喜歡,尤其是孩子。零食或許對我們生理健康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對非得吃零食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許有幫助。因為零食稀奇古怪,人們圖的就是一個新鮮,吃零食可以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對那些非得吃零食的孩子來說,如果連零食這個嘗鮮的慾望都被扼殺的話,那勢必會造成許多憾欲,那這個憾欲會在其他方面補償回來,到時候可能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零食可以有,但要注意健康,且不要過量,最好是自己做的那種健康食品


4、六三一比例,飲食稱均衡

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苗的話,那主食可以使樹苗長出主要枝幹來,有棟樑之才的形狀;那副食可以使枝幹更豐滿,樹葉更油綠;那零食就好比樹下的蚯蚓,可以鬆動土壤,轉化枯葉化春泥,使大樹這一塊兒形成自己小小的生態系統。

那怎麼算是飲食均衡呢?應遵循這樣的比例:

主、副、零食之比為6:3:1。

另外注意:吃飯不要味道太過濃烈,追求味覺的刺激反而會被味道牽着鼻子走。

植物的產生是順應天時的,與自然的陰氣、陽氣是對應的。例如夏天熱,西瓜可解暑;南方水果多良性,寒冷地區的植物多熱性,如天山雪蓮。所以要吃時令水果蔬菜,反季節的菜果反而會傷人體正氣。

主食養命,副食養性,零食養病症。飲食如何算是均衡? - 天天要聞

少吃珍禽異味。許多動物是有靈性的,例如蛇、龜、猴等,這些動物最好不要吃。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