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在平時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個人的耳朵形狀都是不同的,而且根據耳屎的乾燥程度,還可以將耳朵分為干耳跟油耳兩類。其中油耳朵的人耳朵裡面會分泌出黃色油性物質。
那麼引起油耳朵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基因
一般來說,耳屎都是比較乾燥的碎屑,不過有的人的耳屎卻是油膩狀的。這些油膩狀的耳屎,就會形成油耳。這類油耳跟基因有一定的關係,其耳垢的乾燥程度受ABCC11基因控制。這種基因控制着耳屎分泌的細胞管道,會影響耳屎的成分。在這種基因的影響下,皮脂腺會分泌較多的油性物質,這些物質會被堆積到耳道眼裡面,有的還會流出耳外,凝聚成一團。
2、環境
若是平時經常處於灰塵較多的環境中或者是經常地挖耳刺激耳朵的局部,那麼就會導致耳屎過多分泌,堆積在外耳道,在細菌影響下,發展成油耳。耳屎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保護耳朵的作用,因此平時不能過度地清潔耳朵,要保持所處環境的乾淨。
3、清理方式不當
一般耳屎是可以隨着平時的咀嚼跟張口等動作自行排出來的。若是平時經常用棉簽等不恰當的方式來清理,那麼反而會將耳屎推進耳朵更深處,致使耳屎在耳朵裡面堆積過多。若不及時清理出來,且平時洗澡進水的話,就會致使耳屎變得很油膩,然後形成油耳。
油耳朵引起的原因是比較多的,雖然這類的耳朵會感覺很臟,但是其實還是以下的好處的:
1、保護耳道
油膩的耳垢跟乾燥的耳垢相比,所含油脂較多,更有利於維持耳道的濕潤,避免耳道乾燥而致使耳朵發癢。另外,油膩的耳垢的粘性更強,能吸附異物跟灰塵,保護耳朵的健康。
2、阻止細菌侵入
油膩的耳垢中包含的油脂較多,能夠更好地阻止細菌侵入。因此,該類的耳朵抗菌能力也比較強,出現耳部感染、流膿的情況較低。
3、減少堵塞
耳道中的皮屑若是過多過大掉落,難以通過耳道自行地排出體外,就特別容易導致耳道堵塞,影響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專門的醫護人員對耳屎進行清理。若是油耳朵,那麼在做好平時清潔的情況下,就不容易凝成一團,然後減少耳朵出現堵塞。
不過對於油性的耳朵,平時還是要注意耳朵清潔的方式,定期地使用消毒的雙氧水或者是酒精來清理耳朵。在清理的過程中,可以將耳廓向後拉扯,輕輕地用棉簽擦拭外耳道里的分泌物。擦拭的時候,要避免棉簽過深地探入耳道,以免損傷耳道皮膚或者是鼓膜。
從上可知,油耳朵跟基因、環境、清理方式不當等原因有關。油耳朵是有保護外耳道、阻礙細菌、減少耳朵堵塞等好處的。雖然讓人感覺不幹凈,但是只要平時只要做好相關的清潔,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多大的危害,建議油性耳朵的人正確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