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認為便秘,肯定就是體內缺水。以為腸道里缺了水,就會便干,所以就會排便困難。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有很多的便秘患者,他們缺的不是水,而是“缺血”。
有些人的便秘,是習慣性的便秘。因為癥狀持續的時間長,排便間隔時間長,形如栗子狀,排便很痛苦。可能還伴有痔瘡出血,同時還會腹脹,口乾舌燥。整個人表現得極為煩熱,面色萎黃,總愛出汗,脈象偏小且無力,舌質偏紅。若是遇到較為嚴重的患者,就算他們用一些瀉下的藥物,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這又是是什麼?
上述癥狀,就是典型的陰血虧虛所致的便秘。首先,患者表現出的是脈象細小,這是血虛的明顯徵兆。其次,就是舌紅,這還是血虛生熱的表現。面色萎黃,還也是血虛的表現。口乾、總愛出汗,也是血虛生內熱。所以說 以上癥狀,就是典型的陰血虧虛。
在中醫氣血理中,血虛往往會導致津虧。也就是說,我們的津血同源。因為津液可以由血液生化而來,而血液也是由津液的組成部分。兩者是相互生化的,所以說,血虛,往往就會導致津虧。而這裡所說的津,基本等同於我們所說的水分。
知道了問題所在,該如何治療?
調理思路分析:養精血。
因為濡養精血能增津液,而這才是解決問題根本。
一般,我們常以當歸補血,用生首烏來補精血而潤腸。再以赤芍行血化瘀,以火麻仁潤腸,在這樣的基礎上,再用生地、玄參、麥冬滋陰清熱,以槐米、丹皮涼血止血用以調理痔疾,党參可以補氣,加大脾胃的運化之力。
當然也可以用簡單的方法來加以改善。比如,用當歸和柏子仁代茶,可以補血潤腸。
總體來看,如果是便秘,一定要考慮是不是陰血虧虛所導致的。比如說,便秘 臉色萎黃,心煩、口渴,臉色潮熱,常常有心悸心慌的感覺,口乾,舌質偏紅或偏淡,津少。這個時候就不能用瀉下的藥物,而是應該給自己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