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謀士眾多,但有一人被後世稱為“鬼才”,曹操甚至說他“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這個人就是郭嘉。他壽命不長,卻在短短十一年間,用神鬼莫測的謀略為曹操奠定了北方霸業的基礎。更傳奇的是,他臨終前留下一個關於司馬懿的預言,讓曹操不寒而慄。

一、算無遺策:郭嘉的“神預言”從何而來?
郭嘉這人,最可怕的是他能把天下大勢掰開了揉碎了看透。官渡之戰前,曹操面對袁紹的幾十萬大軍,心裡直打鼓。底下將領們更是愁雲慘霧,覺得這仗沒法打。郭嘉卻一拍桌子,甩出“十勝十敗論”:
袁紹搞排場講虛禮,您務實(道勝);袁紹逆勢而動,您順天意(義勝);袁紹管人靠親戚,您唯才是舉(治勝)……
十條對比,句句戳中要害。曹操聽完腰杆子立馬硬了,全軍士氣噌噌往上漲。後來官渡一把火把袁紹燒成灰,全靠郭嘉這番“心理按摩+戰略指南”。

更玄乎的是他對孫策的預判。曹操在官渡和袁紹死磕時,江東小霸王孫策磨刀霍霍,想偷襲許都。消息傳到曹營,人人嚇得腿軟。郭嘉卻嘿嘿一笑:“孫策剛吞併江東,仇家滿地跑。這人又愛單騎出門嘚瑟,遲早被刺客捅死!”結果沒過幾天,孫策真就在打獵時被仇家埋伏,一箭送了命。
二、看人如看透五臟廟
郭嘉看人,比算命先生還准。劉備被呂布揍得沒處躲,跑來投奔曹操。曹操覺得劉備是個人物,好吃好喝供着。郭嘉卻急得跳腳:“劉備這人有英雄氣,您現在不殺他,將來必成大患!”曹操猶豫了一下沒動手,結果劉備轉頭就跑了,後來成了曹操畢生死敵。

他對袁紹一家子的分析更是絕活。袁紹死後,兩個兒子袁譚、袁尚搶地盤打得頭破血流。曹操想趁熱打鐵去剿滅,郭嘉卻說:“別急!這哥倆遲早內訌,等他們互相砍累了,您再去撿現成的!”果然曹操剛回許昌,袁家兄弟就自相殘殺,曹操輕鬆收割人頭。
三、曹操的“大腦外掛”
曹操手下謀士一籮筐——荀彧、程昱、賈詡個個都是狠人,可郭嘉偏偏成了曹操的“心頭肉”。曹操給他獨創了個官職叫“軍師祭酒”,吃飯睡覺打仗全要拉着他商量。為啥這麼寵?因為郭嘉太懂曹操了!

遠征烏桓那次,曹操擔心荊州劉表、劉備背後捅刀。郭嘉直接說:“劉表就是個嘴炮,劉備想動他也不敢讓!”還建議曹操扔掉糧草輕裝奔襲。結果曹軍狂奔千里,在白狼山把烏桓騎兵包了餃子。仗打贏了,將士們卻抱怨餓得前胸貼後背。郭嘉理直氣壯:“餓幾頓換滅一國,不值嗎?”曹操聽了哈哈大笑。
四、臨終遺言:那句讓司馬懿膽寒的預言
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病重在床。曹操握着他的手直掉眼淚:“以後誰給我出主意啊?”郭嘉喘着氣說:“丞相……司馬懿這個人,您千萬要防着!”

他給的理由很邪乎:
- 狼顧之相:說司馬懿回頭時身子不動脖子能扭180度,相書上說這是“鷹視狼顧”,天生反骨;
- 虎熊之心:表面裝得老實,心裡藏着一把刀。郭嘉在曹營冷眼旁觀,早看穿司馬懿的偽裝;
- 局勢預感:郭嘉算準曹操死後,曹家沒人能鎮住這種野心家。
可惜曹操當時覺得司馬懿幹活麻利,又是世家大族出身,沒當回事。結果幾十年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把曹魏江山掏了個底朝天——郭嘉一語成讖!

郭嘉只活了三十八歲,卻留下三國謀士中最耀眼的戰績清單。他像一顆流星划過夜空,短暫卻璀璨。曹操赤壁慘敗後哭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句話的分量,勝過千言萬語的讚美。 至於司馬懿?他用餘生證明了郭嘉的預言有多准。狼顧之相的權臣,終究把曹家江山燉成了“晉”字號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