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奔涌前進,千餘年來誕生了一批又一批傑出的青年才俊和英雄義士,正是這一批批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青春生機動力讓中華民族革新着內在動力。
不過雖然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好漢能承受的起嚴刑拷打、高官利祿的誘惑,但是有一句古話說的好英雄難過美人關。無論你是當世多大的英雄豪傑,這嬌滴滴的美人在你眼前一哭,你便柔腸似水再也硬不起心腸來了。
那溫侯呂奉先號稱三國第一猛將,掌中方天畫戟、胯下千里追風赤兔馬,縱使在沙場上有千萬人馬我俱往矣的英雄氣魄,可面對貂蟬,呂布也不得不落下風。

這隻能說一物降一物、滷水點豆腐,其實別說呂布,天下的英雄好漢都愛美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今天這篇文章讓我們說說同為三國時期的另兩位英雄,孫策和孫權的故事。
繼承兄長遺志的孫權在處理東吳大業的問題上不算有功好在無過,可在處理自己身為遺孀的大嫂大喬上,孫權的做法又顯得不夠仁義、略有涼薄之意。
個中翹楚小霸王孫策
雖然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是以曹操、劉備、孫權三家魏蜀吳的勢力割據為落腳地,撰寫了漢朝末年群雄並起、亂世梟雄爭鬥的一出好戲。但是從實際意義來說,魏和蜀的建立和壯大都是在曹操和劉備手中不斷發展和興盛的。

在兩位創始國君離世後,兩個國家也在不斷走向衰落的處境,孫權卻不然,和曹操劉備相比,孫權很明顯就差着一輩。
自己手下東吳的江東水師雖然實力強勁,可創始人是自己的父親孫堅,真正將東吳帶領發展壯大的是自己的哥哥孫策,對於孫權來說相當於平白無故撿了個滿級號供自己練手罷了。
說起江東的發展確實離不開小霸王孫伯符,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分崩離析後,孫堅卻意外在枯井中獲得了傳國玉璽。

看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幾個大字,孫堅這一老實人也為了自己,想要獨吞玉璽,可惜手下姦細告密袁氏兄弟,這才有程普、黃蓋拚死保護孫堅獨闖重圍。
孫堅死後,孫策本領雖強卻無用武之地,一直在袁術手下委曲求全,數年過去後,天下風雲大變,袁氏兄弟狼子野心早已不亞於曾經的董卓,孫策在謀士的建議下,以傳國玉璽為餌借了袁術的五千兵馬。
色厲膽薄好斷無謀、見小利而忘大義的袁術看見傳國玉璽早已合不攏嘴,哪裡想得到年輕的孫策早已有心思所想。

在這一場與劉繇的對峙中,江東猛虎孫權招攬到了兩個復興東吳的猛將,周瑜和太史慈,這兩人的到來可以說讓孫策如虎添翼,江東的發展也正如火如荼的踏上了正規,對於孫策來說卻很難說拿玉璽換兵馬這一決定究竟是福是禍。
江東猛虎易主
在孫策的帶領下,東吳漸漸走上了正軌,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劉備奪取袁術的徐州後,孫策的東吳也在有條不紊地默默壯大。公元199年,孫策周瑜使計攻克了皖城。
在攻破城池後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整頓兵馬也不是查繳物資,而是第一時間搜尋城池中的兩個人,這兩個人便是日後孫周二人的妻子—大喬和小喬。

雖然喬氏姐妹不算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但僅從美貌上講兩人算得上三國中除了貂蟬外的第一美女,也難怪孫周二人如此着迷了。
別說孫策和周瑜了,就連曹孟德都曾對周圍的大臣說道:若我得江南則必有所喜,我知二女皆有國色天色之美,如得江南當娶二女置之台上,以娛晚年。這才有了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戲謔之言。
可誰能想到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孫策在迎娶大喬後不到半年就命喪黃泉,可以說孫策的死算得上三國時期各路諸侯和主公死法比較慘的一個。

主要是堂堂一國主公卻死在了被人暗算的路上,雖然侍從拚死將孫策搶救回江東,可無奈傷勢過重無力回天。
臨終前孫策也曾想過將王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孫韶還是傳給自己的弟弟孫權,臨終之際理智還是戰勝了個人私慾,在安託了託孤大臣張昭後,孫策還沒看得見自己好兄弟周瑜的最後一面就抱憾離世。
對於孫權來說在兄長臨終前交代給他的不止是復興東吳的當家人使命,還有替兄長照顧好一家妻兒老小的家族使命,對於年僅18的孫權,他又會怎麼做呢?

涼薄無情的孫權
對於剛剛繼位的孫權,大哥的讓位讓這個還不到20歲的青年迷茫而又無措,除了在國事上外事同周瑜商討,內事協請張昭鞏固吳國統治。
在對兄長孫策的遺孀遺孤上,孫權也盡自己最大能力進行妥善安置,將孫策的兒子封為吳侯,大喬也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如此看來孫權這些做法倒也是對得起兄長的臨終囑託。
可人總是會變的,那時的孫權才18歲,心中尚且有親情的餘溫。當他見慣了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再加上在紛繁複雜的錯綜形式下維護自己東吳首領的統治地位,孫權開始在心態上發生了變化。
這一變化最大的影響者便是大喬孫紹母子二人。讓孫權感到最不痛快的一件事便是有人對自己主公地位的質疑,自古以來都是父傳子,可在他這裡是兄傳弟。
為了抹去這一段不光輝的歷史,也為了盡量消除孫策殘存勢力在自己身邊的影響,孫權將孫紹重新冊封為上虞侯,並打發到遠離吳國政治中心的地界。
對於正值青春的大喬,孫權倒也沒有干出喪盡天良霸佔兄嫂的惡事,但是為了防止大喬有重新替兒子孫紹奪權的態勢,孫權一直將大喬留在宮中,表面上錦衣玉食不斷,實則將大喬軟禁在皇宮中限制自由。

和當時絕大多數寡婦重新再嫁不同,大喬幾十年的青春年華就這麼白白成為了孫權鞏固自己朝政地位的犧牲品。
孫權的做法倒也無可厚非,但也確實將兄長遺言拋之腦後,只可惜大喬沒被曹操鎖在銅雀台,卻被叔伯弟弟鎖在了富麗堂皇的宮殿中不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