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一名大四女生,通過微信好友買到九價宮頸癌疫苗,但注射前發現疫苗可能存在問題,因為通過手機掃描外包裝二維碼無法查看疫苗相關來源。接到該女生報案後,南充嘉陵警方隨即介入調查,並就此挖出涉及四川、陝西、廣東及香港等地的走私疫苗產業鏈,有人甚至加價1000元後賣給買家。
12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法院獲悉,法院最終以犯妨害藥品管理罪,判處劉某等17名被告人拘役4個月至有期徒刑3年不等(適用緩刑),並處相應罰金,另有兩名被告人根據其情節被單處罰金1萬元,同時依法追繳相關被告人違法所得29萬餘元。
▲庭審現場(圖據法院)
女生在朋友圈買到九價疫苗
掃描二維碼卻未識別到任何信息
當疫苗包裝盒被拆開後,小王發現裡面的說明書全是繁體字和英文,跟自己之前在社區衛生院看到的疫苗說明書不一樣。
這是小王花5000元通過一名微信好友買到的九價宮頸癌疫苗。2022年10月,為預防宮頸癌等疾病,當時在四川南充某高校讀大四的小王到社區衛生院諮詢接種九價宮頸癌疫苗,但被告知需排隊等待。
▲資料圖 據圖蟲創意
不過,小王看到有微信好友在朋友圈發消息稱,“九價三針,健康一生”。對方告訴小王,自己委託人代購的九價宮頸癌疫苗,價格要比社區衛生院賣的疫苗貴一些,但全程冷鏈配送,絕對保真。對方還稱自己也打了,沒有排斥反應。
之後,小王花5000元找對方購買了三針九價宮頸癌疫苗。2023年年初,小王收到快遞過來的疫苗,疫苗包裝完好,裝於冷藏袋內,包裝外觀顏色跟她之前在社區衛生院看到的差不多。第二天,她根據賣家提供的信息前往一家醫院找一名王姓護士幫忙接種。
小王回憶,當拆開包裝後,自己看到裡面的說明書全是繁體字和英文,與她之前在社區衛生院看到的疫苗說明書不一樣。當她掏出手機掃描外包裝二維碼想查看疫苗相關來源時,並未識別到任何信息。小王有些害怕,便沒讓護士給自己注射。她跟賣家聯繫,對方表示外包裝和說明書以繁體字為主,是因為這是走私進來的疫苗,不必大驚小怪。
小王覺得不對勁,拒絕接種疫苗,回家後聯繫賣家希望對方能將5000元錢退還,但對方後來將其拉黑。
走私疫苗通過快遞冷鏈發貨
有用戶接種後沒有產生抗體
2023年1月中旬,小王向公安機關報案。
接到報案後,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區分局食葯環偵大隊立即展開調查,並將小王購買的三針九價宮頸癌疫苗交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鑒定,結果表明,這三針疫苗不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口,屬於“走私貨”。
很快,警方鎖定賣給小王疫苗的李某,對方是四川綿陽某醫美公司員工,經常在朋友圈發布文案銷售走私疫苗。李某聲稱,疫苗是自己從香港代購而來,但她沒有港澳通行記錄。
之後,警方發現更多銷售此類走私疫苗的代理,他們大多是從事醫美行業,沒有專業醫學知識。包括李某在內的很多售賣走私疫苗的代理都是從西安一家健康公司拿貨,警方隨後將該公司負責人劉某抓獲歸案。
劉某稱,2018年,其女朋友想打疫苗,便接觸到走私的九價宮頸癌疫苗,“黃牛”開價三針疫苗4000多元,討價還價過程中,對方提出劉某身邊應該有很多年輕人想打,若能幫忙介紹客源,每單返200元紅包。之後,劉某給對方介紹了10多個人接種疫苗。
因不滿足於只賺取返點紅包,劉某成為一名中間代理商,並結識一名汪姓女子,汪某自稱嫁到香港,有購買走私九價疫苗的渠道。後來,劉某跟人在西安註冊了一家健康公司,招攬員工研究話術,發布廣告引流促銷。中間商找汪某訂貨後,汪某就去香港當地診所將疫苗開出來,為了不被發現,還通過塗掉疫苗盒子上二維碼的方式掩飾疫苗來源。
辦案人員介紹,汪某會找人分批將疫苗從香港帶回,再深圳寄出,這個包裝從外觀上看跟正規九價疫苗很相似,只是品牌不一樣,但說明書完全不同,外包裝上的二維碼也無法溯源。
辦案人員稱,當初快遞給小王的疫苗就是從廣東發出,快遞需要兩天時間,正規疫苗都是專門的運輸疫苗車,有專門的恆溫箱,而走私疫苗沒有這個環節,儲存、運輸過程不可控,疫苗有可能已變質,如果這種情況下接種,將對身體造成傷害。
辦案人員透露,有部分用戶接種以後經過抗原檢測,沒有產生抗體。
▲辦案人員稱,有用戶接種後經抗原檢測,沒有產生抗體(《今日說法》截圖)
有代理商加價1000元賣給用戶
17名被告人被判妨害藥品管理罪
據警方調查,劉某從2021年8月30日至2023年2月24日,通過汪某多次購買走私疫苗,然後加價50元至300元不等進行銷售。此外,民警還通過劉某的資金流水,查出下面30餘名二級代理商,有的代理商甚至加價1000元賣給疫苗用戶。
事後,相關嫌疑人先後被警方抓獲,總計涉案金額數百萬元。經南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專家認定,涉案的九價疫苗應當按照藥品進行管理,涉案行為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一是該產品(疫苗)未按照國內疫苗管理法的規定實施批簽發;二是該產品購銷渠道不可追溯,無法確保真偽及質量;三是疫苗未在2℃-8℃儲存、運輸,難以保證疫苗的生物活性,可能導致疫苗成分變性,可能增加受種者發生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四是如自行實施接種,無不良反應處置的相關藥品、人員和設施設備,無法對接種對象出現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進行及時規範處置。
▲辦案人員發現涉案疫苗存在不少問題(《今日說法》截圖)
相關辦案人員表示,劉某利用國內九價疫苗“一苗難求”的狀況,迅速拉攏30餘名二級代理商,通過低價走私、高價倒賣,擾亂市場秩序,其銷售的港版九價疫苗真偽及質量無法溯源,接種效果無法確定,不良反應無法處置,由於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年齡限制的特殊性,部分消費者可能無法得到相應免疫效果,甚至因此錯過最佳接種時機。
事後,公訴機關以妨害藥品管理罪將20名被告人員(其中一人因產子中止訴訟)移送起訴,其餘社會危害性輕微的人員統一做了不起訴處理。
12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法院獲悉,法院審理認為,劉某等人為獲取利益,銷售明知是未經進口報關、未按照國內疫苗管理法的規定實施批簽發的港版九價疫苗,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法院最終以犯妨害藥品管理罪判處劉某等17名被告人拘役4個月至有期徒刑3年不等(適用緩刑),並處相應罰金,另有兩名被告人根據其情節被單處罰金1萬元,同時依法追繳相關被告人違法所得29萬餘元。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綜合央視《今日說法》
編輯 郭宇 責編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