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版圖暗戰:4個河南男人靠什麼讓全球年輕人瘋狂買單?

凌晨三點的紐約街頭,Labubu限定款盲盒發售現場排起千米長隊,美國青年裹着毯子蹲守;泰國曼谷商場里,中國奶茶品牌蜜雪冰城日均賣出3000杯;許昌胖東來超市的網紅月餅,讓全國代購打飛的跨省掃貨。

這三大現象級消費品牌背後,站着四個操着河南口音的70/80後——蜜雪冰城張氏兄弟、泡泡瑪特王寧、胖東來於東來。他們既不是海歸精英,也不是互聯網新貴,卻聯手改寫了中國消費市場的遊戲規則。

草根創業的"反套路"打法

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門口賣過盜版書的王寧,創業初期被投資人集體拉黑:"一個二本生搞線下玩具店?""這人太土了!"2013年的北京中關村,他的首家泡泡瑪特門店日銷不足千元,員工蹲在倉庫吃泡麵。

但王寧有套"笨功夫"算法:每塊板材必須裁出12張隔板,多切1厘米都是浪費;開業前夜通宵裝貨架,只為省下200塊臨時工錢。這種河南式精打細算,讓泡泡瑪特熬過連續7年虧損期,直到盲盒經濟爆發。

蜜雪冰城張紅超的創業賬本更"摳門":1997年鄭州街頭的3元漢堡,是用雞胸肉邊角料裹粉油炸;1.5元炒土豆絲必須用豫東小土豆,每斤多出5根。如今蜜雪港股上市股價翻倍,但河南老鄉們卻說:"雪王飄了!隔壁冰淳茶飲第二杯半價更划算。"

消費降級時代的"情緒捕手"

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最近很苦惱。他給員工發"委屈獎"的視頻爆紅後,全國超市老闆組團到許昌偷師,卻只抄走表面福利。在鄭州某連鎖超市,店長把"每周雙休"改成"每月調休4天",結果遭00後員工集體辭職:"東來叔說的雙休是鐵律!"

這種"反內卷"人設精準踩中時代痛點。當一線城市白領為"大小周"抗爭時,胖東來保潔員拿着5500元月薪、每年30天帶薪假成為新晉網紅。有網友戲稱:"去胖東來打工比考公還難,簡歷堆得比超市粽子山還高。"

豫商出海的新打法

蜜雪冰城越南門店的"騷操作"震驚餐飲界:把中國縣城"第二杯半價"策略,改成"買奶茶送摩托車抽獎"。結果河內門店單日賣出4300杯,創下東南亞銷售記錄。張紅甫卻說這只是基本操作:"河南人賣貨講究入鄉隨俗,在印尼我們主推2元冰咖配沙嗲烤肉套餐。"

泡泡瑪特的全球化更顯"心機"。巴黎旗艦店特意挨着老佛爺百貨盲盒自動售貨機,日本秋葉原店限量發售和風Labubu。王寧透露關鍵算法:"全球95後審美正在趨同,東京少女收藏的限定款,在紐約能溢價20倍轉賣。"

值得玩味的是,這些河南老闆都在刻意"去地域化"。蜜雪冰城海外官網隱去"河南"標籤,泡泡瑪特投資人至今以為王寧是北京土著。唯有胖東來於東來堅持"河南本色",最近卻因在直播間用許昌話懟網友陷入爭議。

縣域經濟的降維打擊

在鄭州正弘城商圈,蜜雪冰城、眷茶、CoCo三分天下,客單價分別是6元、18元、15元。看似懸殊的競爭背後,藏着河南商幫的"農村包圍城市"密碼:蜜雪供應鏈已滲透到鄉鎮超市冰櫃,胖東來自營麵包房拿下河南60%的縣域婚慶市場。

這種"毛細血管式"布局正在改寫消費邏輯。當上海白領糾結喜茶降價時,河南縣城青年早把蜜雪冰城甜筒當日常零食。在周口某中學門口,孩子們用"暗號"點單:5塊錢的"雪王三件套"(冰淇淋+檸檬水+珍珠奶茶)已成社交貨幣。

回頭看這三個河南品牌,本質上都在做同一件事:把北上廣的消費體驗,用縣城價格帶+鄉土人情味重新包裝。就像於東來常說的:"做生意別整虛的,河南人最懂中國人想要啥。"或許這才是中國消費市場的終極密碼——讓安徽人管汽車,福建人搞運動鞋,河南人負責搞定你的日常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