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常常會從一頓團圓飯開始醞釀。隨着飯點的臨近,在金山區石化街道辰凱居民區多功能活動室內,一道道色澤誘人、香氣四溢的菜肴被陸續端上飯桌。辰凱花苑197號樓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又開始了,這已是“一家親”樓組同吃“年夜飯”的第15年。
松鼠桂魚、五彩蝦仁、四喜烤麩、白斬雞、雪花排條……一道道菜肴均出自居民之手,連已經搬離197號樓的居民蔣阿姨也趕了回來。熏魚是方叔叔的拿手好菜,“每年年夜飯,我都會燒這道菜給大家吃,大家吃得開心,我也很開心滿足”,而這道菜也深受當天年夜飯里“家庭小成員”的喜愛。

這頓團圓飯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一碗飄香四溢的餃子。在金山區石化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內,來自轄區的12名外賣騎手代表共赴“家宴”,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話家常。騎手張立生滿臉笑意地說,“和大家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很溫馨也很溫暖,感覺像到家了一樣”。
不遠處的四村居民區,則用一場別開生面的“村晚”拉開了過年的序幕。社區內的老人、小孩、社區民警、居委幹部們齊上陣,帶來了時裝表演、小品、手指舞、魔術、三句半等多個節目。今年,共建單位上海石化碳纖維事業部科室第二黨支部也首次加入“村晚”,帶來脫口秀《不靠譜的男人》,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幽默的語言,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三村居民區、石化街道第二塊區也同樣以文藝演出的形式歡慶新年的到來,現場歡聲笑語不斷。而在紫衛、臨三、濱一、東村等居民區,書法愛好者們鋪開紅紙,揮毫潑墨,為居民們寫春聯、送福字。此外,在中通快遞分撥中心,龍勝街區黨支部為快遞小哥們送上了手套、護膝等戶外用品,並送上暖“新”慰問。
衛零街區黨支部通過“結藝傳承,萬字納福”手工製作親子活動,為平日里聚少離多的親子家庭們創造了珍貴的相處時光。一位經營者感慨道:“平時太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這次活動讓我們度過了一段特別溫暖的時光。”
欄目主編:唐瑋婕
來源:作者:文匯報 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