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春日裡,成都寬窄巷子特色咖啡店中,店主丁志微笑着招呼滿座的賓客。春熙路網紅旅行酒店內,店長謝汶宬為遊客介紹周圍的打卡點。小店之外,特色街道上,到處人頭攢動。
旅居一座城市、走過一段窄巷、步入一家小店、感知一個城市最細膩的地方......當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文旅需求釋放,成都市場應聲復蘇。四川稅務開票數據顯示,沿街的餐飲、住宿小店,作為最具“煙火氣”的“神經末梢”,率先感受到消費活力。
寬窄巷子人頭攢動
咖啡店主丁志:
守在寬窄 守到了煙火氣的回歸
“您好,歡迎光臨”。3月里的一個午後,成都市寬窄巷子內,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中,丁志不停穿梭在自己的咖啡店裡,微笑着招呼客人。院內幾乎座無虛席,院外滿是人頭攢動。
與巷子相守12年,用丁志的話說:“我在為寬窄巷子守氣。”守的是人氣,更是煙火氣。守着守着,巷子里的人氣回歸了。“生意比往年好得不是一點半點,特別是節假日、周末,每天經營額是去年同期的3-4倍。”
他感覺,目前寬窄巷子人氣已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近7成,並且還在持續恢復,“人氣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餐飲小店小攤,期待市場進一步恢復,我們的生意能更好。”
瓦當瓦舍酒店春熙店內坐滿了遊客
消費的熱鬧勁兒不止出現在鬧市區,也傳導往周圍鄉鎮。3月14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區新民特色街道上,“網紅”纏絲兔腌鹵店“香城江大姐”不時有客人光顧。10多平方米的店鋪前廳,數名店員正忙前忙後。“生意太好了,本來這樣一家小店,我們家裡人自己就能照顧過來,但現在從後廚到前台,我們請了30多名員工。”店主陳晨介紹。
她整理訂單發現,今年店裡經營比去年好得多,訂單量同比增長了近30%。“高峰期一天發快遞都要發上百單。”雖然每天要從凌晨一直忙到晚上11點才休息,但她不亦樂乎。去年她家的纏絲兔獲批新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她也更忙碌了,“我們今年最大的目標就是開新店、煥新品牌,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帶動更多新都特色產品走出去。”
遊客在酒店外拍照打卡
旅行酒店店長謝汶宬
重獲忙前忙後的充實感
“成都春熙路街頭到處都是各色的網紅打卡點,一路都是特色小吃,我們得抓緊了。”3月,來自陝西的劉晶晶,終於趁着周末和朋友一同完成了延期了幾年的成都之旅。她們入住春熙路商圈的“網紅”旅行酒店瓦當瓦舍,一放下行李,就沿着店員推薦的路線,迅速融入街道的人流中。
“街上人頭攢動,遊客明顯多了,我們門店的客流量也穩步上升。”在瓦當瓦舍春熙店工作了3年的店員王歡告訴記者,今年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他們這家跨省遊客佔比高達70%的酒店,重新迎來了客流,她也重獲了忙前忙後的充實感。
與旅客腳步接踵而至的,是消費熱情的提升。瓦當瓦舍春熙店店長謝汶宬透露,今年店裡經營情況大幅好轉。“節假日高達80%,周末也有50%左右,入住率和客房單價都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0%。”
此外,據他的市場調查,這種復蘇態勢普遍出現在春熙路商圈的旅行酒店中。“說明整體市場在恢復,遊客出行成都的意願非常強。相信今年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充滿期待。”謝汶宬說。
遊客在沿街商鋪窗口駐足、消費
數讀“煙火氣”
春日復蘇藏在小店的開票數據里
春季是傳統的旅遊淡季,但在經濟“強復蘇”的趨勢下,文旅產業在淡季就迎來了復蘇,並帶動餐飲、住宿等相關領域產生大量需求。
數據顯示,1-2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8%。其中,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1%,商品零售增長6.1%。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四川餐飲相關企業約92萬家,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三位,其中成都的餐飲相關企業數僅次於深圳排名第二。作為餐飲大省,四川近兩年每年新註冊的相關企業達13萬家以上。
復蘇的跡象,也在小店的開票數據里得到印證。四川稅務開票數據顯示,今年1-2月,四川消費相關行業開票收入和開票戶數同比分別增長5.5%、14.6%。其中,最具“煙火氣”的住宿和餐飲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5%,呈現強勁復蘇、顯著回暖的良好態勢。值得一提的是,服務行業經營開票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5萬戶,顯示着煙火氣的升騰。
“供需兩端都表現積極。”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負責人表示,今年開年四川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和開票戶數同比增長,確立了全年消費上揚的基調。
在小店激發人們消費欲的同時,政策端,也在不斷為消費市場提勁。前不久,四川省政府印發《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涉及促進消費回暖升級、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創新等,並給予了大力度的稅惠支持。據稅收大數據測算,今年四川全省約有250萬戶納稅人可以享受“六稅兩費”優惠政策,減免稅費近百億元。
隨着消費的釋放,如何持續吸引和撬動消費成為關鍵。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表示,提振消費信心、改善消費預期,需要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有效投資。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發展社區消費和城鄉消費,加速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數字化和新型零售轉型升級、紓困惠企政策等,將是擴內需、穩增長的落腳點和加速劑。他還指出,當前消費結構正加快升級,品質消費成為主流。要擴大消費,就是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並培育和發展新消費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