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盤點了咱東北幾近失傳的傳統老菜。
其中有酥白肉、血糊塗、櫻桃肉、蝲蛄豆腐、血炒肉、雪衣豆沙、酥黃菜、㸆三樣。
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心關注與討論。
幾近失傳的東北老菜
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很多老菜再也吃不到了……
還有人說,看到了東北菜不為人知的一面,很想品嘗一下真正的東北菜滋味。
今天我們再一次盤點幾近失傳的東北老菜。
如果你真吃過,我就給跪了!
老司機們,發車了!抓穩了,別跳車!
佛手白菜,葷素搭配的蒸菜,東北菜中小清新!
佛手白菜
佛手白菜,是一道清新的蒸菜。
東北冬天天寒地凍,早些年便有冬儲大白菜的習俗。東北人把吃白菜這項事業玩出了花樣。
佛手白菜多出現在年夜菜中,其中白菜諧音為“百財”,取招財進寶,財源廣進之意,白菜卷切成小手的模樣,更有抓財小手的美好寓意。
佛手白菜現今已經很少見到了,留下的僅僅是簡化版本:清蒸白菜卷。
清蒸白菜卷
梳背肉,當年滿族紅事席面上的主菜,形似梳子。
梳背肉
梳背肉,屬於老式濱江菜,其做法類似扣肉,但形如女子梳頭的梳子。
這道菜源於滿族菜肴,是滿族人紅事席面上的主菜之一,現在吃過的人估計都很少了。
梳背肉,形似梳子
梳背肉最早記載於《哈爾濱飲食服務志》,在第四篇第三章文摘中《李殿海與他的承租飯店》便提到了“梳背肉”這道菜品。
葡萄魚,風靡於七八十年代的東北,現在看不到了…
葡萄魚
葡萄魚,可用鯉魚,如用草魚更佳,口味大酸甜,十分喜人。
烹制葡萄魚十分考驗刀工與油炸的技巧,一盤漂亮的葡萄魚如同一串顆粒分明的葡萄,寓意着多子多福。
葡萄魚風靡於七八十年代,早些年的菜品,雖然食材單一,但很下功夫。現今的時代,已經很難見到這樣的功夫菜了。
蒲棒裡脊,傳統東北菜中的象形菜
蒲棒裡脊
蒲棒裡脊,是一道經典的象形菜。
現在的人別說沒吃過蒲棒裡脊,就是蒲棒什麼,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蒲棒,也叫蒲槌、水蠟燭,水棒槌,是一種香蒲的果穗,小時候我常采來玩。
蒲棒
蒲棒裡脊,便是用豬裡脊肉捏其行,串上竹籤,下油鍋炸制而成。
蒲棒裡脊,形象逼真,外酥里嫩,鮮香味美,是一道絕佳的下酒菜。
黃金肉,一道努爾哈赤發明的菜肴
黃金肉
黃金肉,又叫油塌肉片,這道菜是努爾哈赤發明的。
相傳,努爾哈赤年少時,家道中落,在一個女真部首領家裡做幫廚,首領是一個吃貨,頓頓八個菜。
一日,首領宴請客人,廚房裡女主廚掌勺,努爾哈赤打下手,剛做完七道菜,女主廚突然暈倒了。首領等着第八道菜上不來,努爾哈赤急中生智,用裡脊肉切片,裹上蛋黃,下油鍋炸制後,再回勺塌制。首領品嘗後讚不絕口,問起菜名,努爾哈赤答曰:黃金肉。
黃金肉,流傳至今,曾在七八十年代流行過一陣,後來漸漸消失在餐桌之上,幾近失傳。
黃金肉
今天我們再次盤點一些幾近失傳的東北傳統老菜。
其宗旨在於記錄與傳承東北傳統的飲食文化。
看見這麼多珍貴的菜肴,幾近失傳,我看到十分的痛心。
我們在念念不忘溜肉段、鍋包肉、殺豬菜、地三鮮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忘卻了我們東北這片熱土上曾經有過很多不為人知的珍饈佳肴。
你還知道哪些失傳的東北老菜嗎?
給大家講一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