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不知道,我們公司人員按地域劃分,最多的居然是潮汕人~
近水樓台先得月,我可得“佔佔便宜”了。誰不知道潮汕美食多呀!我尋思着潮汕小夥伴挨個都能交個菜式配方出來吧~
真別說,空手套配方,馬上就整了個改良版的粿條
這是個汕頭的街頭小吃。看潮汕同事的朋友圈發過,她說烤粿條是在燒烤攤吃上的。
我卻以為,這烤粿條長得,好像跟燒烤不搭邊啊,素凈得很!
可沒想到一烤驚人,精髓不在外表,在味道呢!
雪白的粿皮攤開,烤出焦脆和酥香。
再撒上菜脯韭菜碎料,搖身一卷,就成了迷人的烤粿條。
口感吃起來不像葷菜那般油膩,菜料咔嚓脆爽,反倒是清新感更多的。
它雖是個素的烤串,卻讓人吃着比吃肉還歡!
- 食材準備 -
腸粉專用粉200g 清水500g 菜脯碎(蘿蔔乾碎)60g 小蝦米30g(提前用清水浸泡15分鐘) 蒜蓉1整頭(約30g) 韭菜粒30g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製作步驟吧
1.取一個小鍋,倒入30g食用油,下入蒜末小火將蒜末炒至金黃色,過篩濾出蒜酥,再將蒜油倒回小鍋中,加入菜脯碎炒香,再倒入20g清水翻炒均勻後,煮一分鐘盛出備用
2.粿條製作:將腸粉專用粉和清水倒入碗中攪拌均勻,蒸盤上刷一層油,空盤放入蒸鍋中,先蒸2分鐘預熱,再倒入米漿鋪平,蓋上蓋子蒸5分鐘,取出晾至完全涼透
在粿條表面上刷一層油,用刮板將四周劃一下,脫膜備用
3.將粿條皮的一端用竹籤串起,再捲起1/3備用(一根竹籤串一張粿條)
4.燒烤爐加熱,燒烤架上刷一層食用油,放入串好的粿條皮
烤制一會,撒上蝦米、菜脯碎,待表皮烤出稍微金黃色後,撒上蒜酥和韭菜碎再烤1分鐘,借用另一根竹籤將粿條夾住,捲起來,就可以吃上啦
這烤素串成品不錯吧!顏色金黃,隱約還能瞧見裹住的點點料里。
集煙火氣和菜香,完美“串”在一起了。
烤過的粿皮更有勁道了,拉扯不開,索性一口咬開吃。
內里的粿皮是軟彈黏潤的,配上餡料,就不覺寡淡了。
菜脯就是蘿蔔乾,潮汕地區特產的腌菜,咸香脆爽。
放入做裹料,咸汁爆出,恰好和清淡的粿皮成了互補。
韭菜還保留着清爽多汁,烤串不油膩,多半也是韭菜吸油的功勞~
蝦米放得不多,吃着每一口卻都有鮮味在。
試過才知,粿條不僅能炒能煮,烤起來還更有滋味呢!
小主提示:
1.此菜譜可以做6~7個烤粿條(具體得看蒸粿條的厚度)
2.蒸盤的尺寸:長26cm*寬15cm*高1.5cm
3.烤制的時候注意安全哦,竹籤盡量選長一些的,留些位置給手抓哦
早上在地鐵,一個媽媽送小孩上學,當媽的看着挺年輕,30出頭的樣子。
小男孩倚在媽媽肩膀,一邊扒拉當媽的頭髮。
突然正起身子:“媽媽,你有白頭髮了!”
話音剛落,小男孩順勢還把白頭髮一下拔下來,拿到媽媽眼前:
“媽,我幫你揪下來了!”一臉“快來表揚我”的燦爛邀功臉。
那聲音大得,好了小子,現在整個車廂都知道你媽媽有白頭髮了……求當媽的心理陰影面積[捂臉]
當媽的面不改色說,“每天送你上下學,能不變老嗎?你再不坐好我白頭髮又要氣出來了!”
嗐,不得不說,白頭髮就跟皺紋一樣,是女性朋友們都“我見猶恨”的存在。
白頭髮長在別人那,和長在自己頭上是完全兩回事。
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到年齡焦慮,也全拜它所賜。
應該是五、六年以前了,第一次梳下一根白頭髮,看着那根銀髮絲髮呆了很久,吃嘛嘛都不香了。
那段時間,熬夜吃香喝辣都有所顧忌,收斂起來。
反正這頭髮的“背叛革命”肯定是從內分泌失調開始的,把不好的習慣改改,應該還能挽救一下吧?
枸杞泡起來,黑芝麻吃起來。
照鏡子多了點時間,花在翻找頭髮縫隙,讓我看看還有哪個“叛徒”,通通剷除掉。
不過時間越久,做這些就圖個心理安慰的作用。
都說白頭髮是越拔越多的,拔下一根就長兩根,兩根變四根……
這說法好像就是為了讓你學會接受白頭髮變多,別無其他作用。
本過來人就是,拔着拔着就習慣了,也就沒那麼在意了。想得越多隻怕又讓白頭髮佔上風頭了。
不如就坦然接受,自己已經到了開始長出白頭髮的年紀啦!人老了就要服老的嘛!
不過,我現在倒是有個辦法可以緩解白頭髮憂慮——
少看鏡子!眼不見心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