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飲料:消費能力指向標

2021年08月28日17:51:02 美食 1502

酒與飲料:消費能力指向標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談一談酒和飲品。

酒和飲品這兩類商品屬於價格敏感型商品,價格敏感型商品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非生活必需品,這類商品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價格升高,銷量會立刻降低;二是收入下降,銷量也會立刻降低。


白酒主要反映的是中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啤酒主要反映的是年輕人的消費能力,而飲料主要反映青少年和年輕人的消費能力,這三種產品都能夠反映國民的消費能力。因此,我們管中窺豹,從酒和飲品的生產消費數據上,就可以看到國人消費能力的情況。


我們來看一看數據,先看白酒的,2015年白酒產量1313萬噸,2016年上漲到1358萬噸,同時到達峰點,此後產量就開始劇烈的下降。2017年是1198萬噸,2018年是871萬噸,跌破1000萬噸,2019年直接跌到了786萬噸,2020年跌到了741萬噸,2020年的產量比2016年的峰值足足少了44%,將近腰斬。同時中國白酒每年出口量大致是1萬多噸,與國內市場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看啤酒的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是中國啤酒產量的峰值,為4983萬噸,到了2020年,已經降到了3400萬噸,降幅達到32%。


最後看看飲料的數據,2016年飲料行業(不含乳製品)達到峰值,為18345萬噸,這個數據包含了各種奶茶店、咖啡店。到2017年跌到了18051萬噸,2018年就跌到了15600噸,2019年上升恢復到17764萬噸,到了2020年又下降到16347萬噸, 2020年比2016年峰值降了10%。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酒類與飲料的消費市場正在萎縮,其中白酒下降最厲害,幾乎腰斬;其次是啤酒,下降32%;最後是飲料,下降10%。酒類與飲料的消費大數據,意味着消費能力的減弱,這背後又有哪些因素支撐呢?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白酒受到追捧,茅台股票被瘋狂追逐,峰值時超過工商銀行,曾一度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然而6月初白酒板塊暴跌,8號白酒指數跌了8.55,茅台當天也跌了3.52%;6月22號又出現一次暴跌,白酒指數跌了3.62%,山西汾酒跌了8.43%,捨得酒6.68%,古井貢跌了5.2%,酒鬼酒5.4%,海南椰島跌了5.13%等等。暴跌的原因一部分是源於割韭菜式的資本運作,但最核心的還是上面的消費數據,也就是說市場大數據支撐了這次暴跌的邏輯。


白酒行業是中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中國人請客吃飯、人情世事似乎都離不開白酒,但時代在變化,傳統的慣例是否會受到新一代年輕人的衝擊,這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巔峰時期,中國的白酒企業有上萬家,規模以上的酒廠是1500家,分布在各個省份,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色的酒文化,特色的酒品牌。但是冰冷的數據在告訴我們,大量的酒廠在倒閉,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的酒廠是1176家,比2018年減少了269家。2012年到2018年這6年期間中國白酒廠消失了上千家中小酒廠。同時白酒市場內卷也十分嚴重,白酒的銷售主要在集中18家上市公司酒廠,他們的營收超過全行業的40%,前7名是茅台、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和牛欄山,他們的營收總額占上市公司的86%,因此即使頭部的白酒企業業績在成長,但是整個白酒行業在萎縮,白酒行業整體來看,已經兩極分化的不成樣子。


支撐中國消費市場的三個核心要素是什麼?人口、消費升級和開發市場。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生育率低、老齡化嚴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在這種大背景下,人口紅利即將消耗殆盡,因此以往靠人口紅利提振消費的路子要變化,人口神話已經被打破,時代真的變了。


但從酒類和飲料市場而言,現在的年輕人還願不願意傳承酒文化,就是個問題。目前整體趨勢是厭惡酒場文化、勸酒文化,更多的年輕人提倡個性。加上目前健康的生活理念逐漸普及,很多人為了健康開始戒酒、戒飲料。因此,僅憑老去的中老年人和一部分傳承酒文化的年輕人,這個消費力已經今非昔比。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酒類市場會整體萎縮,啤酒與白酒相比,年輕人接受度會更高一些,而酒類市場也會進入“質量競爭”時代,如何根據年輕人的口味,改善白酒和啤酒的產品,才是未來行業的重中之重。這也就是為什麼江小白預調酒、精釀啤酒這幾年風頭正盛的原因,任何一個行業終歸還是要跟着消費市場走。


而消費升級是另外一個值得商榷的話題,消費升級的主要買單者是中產階級,而中產階級頭上就有四座大山:房貸、教育、醫療、養老。中產階級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中產階級願意為消費升級貢獻多少,這也是個問題。好的產品,好的品質,背後需要成本。


我們常說要開放市場,但是近幾年的一系列現象,我們需要深入思考一下。外資基本上呈現出一種退出趨勢。家樂福賣給了蘇寧,歐尚商業賣給了大潤發,麥當勞把中國業務賣給中信集團和淡馬錫麥德龍樂天瑪特、樂購商業出售中國業務,沃爾瑪現在每年都關一些店,亞馬遜高島屋瑪莎百貨直接關掉中國的零售業務,梅西百貨退出中國市場。這僅僅是零售行業,還有很多其他行業的外資企業也在逐步退出中國市場。


通過以上三點的分析,我們可以認為經濟在2018年進入了拐點,經濟由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存量市場就意味着低增長率。當前最核心的是要解決金融槓桿的問題、生育率的問題、就業的問題和收入再分配公平的問題,而不是GDP增長率的問題。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定安有戲丨茶煨煙火氣,品定安“慢”生活 - 天天要聞

定安有戲丨茶煨煙火氣,品定安“慢”生活

瓊音雋美 戲韻悠長5月16日20:00—21:30這裡有戲定安有戲茶根老爸茶館於2024年10月1日開業茶店設有休息區 兒童活動區當地特色產品銷售區和停車區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主要經營傳統咖啡、老爸茶 潮流茶飲和當地小吃等餐飲產品定安此外,這
露營美食新體驗,黑科技納拓6合1燒烤套裝體驗,真值了 - 天天要聞

露營美食新體驗,黑科技納拓6合1燒烤套裝體驗,真值了

我和家人計劃一次說走就走的近郊露營,娃還吵着要吃戶外燒烤。出發前想着整理裝備,如果要燒烤,鍋碗瓢盆的肯定拿不少東西啊,提前準備好食材怕不新鮮,現場處理怕麻煩,我有點發了愁。菜刀、砧板、燒烤夾、削皮刀……零零碎碎豈不是要堆成小山,光是搬運估計也挺麻煩。直到朋友聽說我要帶娃戶外燒烤,直接給我送了一套納拓...
又來“白蝦傳說”?台網民:看膩了 - 天天要聞

又來“白蝦傳說”?台網民:看膩了

自2023年洪都拉斯宣布與台當局“斷交”,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部分台媒不斷翻炒所謂“洪都拉斯因白蝦滯銷後悔”的新聞,由於此類報道缺乏真憑實據,被島內網民戲稱為“白蝦傳說”。12日,當台媒再次....
茅台“出海”量變加速,高質量邁向“國際化公司”! - 天天要聞

茅台“出海”量變加速,高質量邁向“國際化公司”!

從1954年茅台酒產品出口海外開始,茅台的產品出口之路走了近70年。近年來,茅台正加速從產品出口邁向品牌與文化出海的國際化新階段,為2035年的國際化目標不斷進行“量變”的積累。5月12日,貴州茅台(sh.600519)在與投資者交流的活動
極簡鬆弛生活:把周末過成4天,這樣做開啟周末慢生活 - 天天要聞

極簡鬆弛生活:把周末過成4天,這樣做開啟周末慢生活

打工人真的太需要周末回血了!想把兩天周末“拉長”成四天,其實不用辭職也能做到。周五下班路上就切換狀態,別想着未完成的工作,戴上耳機聽喜歡的歌,路過花店買束小雛菊,到家先泡個熱水澡,讓緊繃的肩背徹底放鬆。 周六睡到自然醒,別設鬧鐘!
又到楊梅季,全國出名的16種楊梅你吃過幾種? - 天天要聞

又到楊梅季,全國出名的16種楊梅你吃過幾種?

小食有話說:楊梅紅時夏意濃,立夏後的第一場梅雨剛過,巷口阿婆的竹筐里便壘起了紫玉般的山丘。楊梅上市的時節總是這樣,帶着南國特有的溫潤與熱烈,將夏季的江南染成一片胭脂色。楊梅,酸酸甜甜,這個時候的楊梅又大又紅,就像村口老爺子搖着蒲扇經常念叨:
廣東早熟荔枝“搶灘”上海,向長三角消費者喊話:包甜,管夠 - 天天要聞

廣東早熟荔枝“搶灘”上海,向長三角消費者喊話:包甜,管夠

“全球每5顆荔枝就有一顆產自茂名,目前全市荔枝全鏈產值超120億元。”5月13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攜手粵西茂名、湛江、陽江三市荔枝“營銷軍團”,帶着豐收的喜悅,組團來到上海,力求實現荔枝營銷的“開門紅”,進而實現“全季紅”,將廣東荔枝“小特產”持續打造成“大產業”。這場別開生面的廣東早熟荔枝(粵西)上海采...
知名生鮮超市8家門店全關! - 天天要聞

知名生鮮超市8家門店全關!

最後一家T11生鮮超市(以下簡稱“T11”)迎來閉店。5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T11北京朝陽公園店已正式閉店。自2018年面世起,T11從積極拓店、數次獲融資到如今門店全關、進入調改,不過七年時間。根據公告,朝陽公園店將對經營商品及經營模塊進行大範圍調整和迭代,走品質和客戶體驗路線。當前,傳統商超紛紛轉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