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今年就數創新葯最耀眼,不少股票走出了翻倍甚至翻幾倍的走勢,但仍有不少創新葯還在底部趴着,今天復盤發現一隻創新葯連續下跌三年,從最高44.26元跌到了最低9.47元,卻被中央匯金和北向資金同時重倉持有。
從公司一季度的十大流通股東看,中央匯金持股3051.4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2.04%,位列公司第四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北向資金)一季度減持181.73萬股,目前仍持股1092.23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73%,位列公司第六大股東。
這家公司有何魅力能吸引中央匯金和北向資金同時重倉買進十大流通股東呢?
這家公司發行價7.02元,於1997年5月15日上市,所屬行業為醫藥商業-醫藥流通,主營業務為醫藥領域的生產、加工和貿易。公司實控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宗的央企。
從公司2024年的經營分析來看,醫藥商業營收235.3億元,佔比66.91%,毛利率8.62%;醫藥貿易營收65.81億元,佔比18.71%,毛利率16.55%;醫藥工業營收50.58億元,佔比14.38%,毛利率65.05%。從這裡可以看出公司的主營收入雖然很高,但毛利率卻很低。
公司是全國性醫藥流通龍頭,核心業務覆蓋藥品批發零售、醫療器械推廣及創新葯械商業化。公司依託政策紅利構建工商貿協同網絡,在心臟電生理、神經介入等高值耗材領域加速國產替代,具備“政策免疫+技術創新”雙重屬性。
在創新藥方面,2021年公司創新葯TPN729MA片期臨床試驗已完成全部入組工作,創新葯YPS345項目已正式啟動臨床試驗。
業績上,公司上市後一直盈利,從未虧損過,近8年的營收都在300多億元左右,2022年和2023年凈利潤連續增長,2024年有所下滑,歸母凈利潤5.355億元,同比下降48.91%,今年一季度凈利潤1.664億元,同比增長14.27%。整體來看,業績還是不錯的。
二級市場上市,公司股價在2022年時有過一波暴漲,當時不到兩個月時間,從10塊錢附近一口氣拉到了最高44.26元,大漲超過4倍。股價見頂後便開始一路下跌,這一跌就是三年,去年9月份,公司股價最低跌到了9.47元,這大半年以來一直在底部震蕩盤整,截至今天上午收盤,公司股價報收於10.48元,總市值156.8億元。
中央匯金和北向資金之所以敢重倉持有,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公司股價連續下跌三年,區間最大下跌達70%,且在底部盤整了近兩年,調整比較充分,下跌空間有限。
二是,公司實控人為央企,業績也不錯,比較放心。
三是,公司除了有創新葯概念,還有仿製葯、肝炎、猴痘、流感、中字頭、國企改革等多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