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保新知

成立八年,國內唯一一家相互制壽險公司首次迎來掌舵者的調換。
6月30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發布公告稱,楊帆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董事會戰略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委員、管理執行委員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法定代表人等除相互保險社執行董事、管理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外的一切職務,書面辭職報告已於2025年6月30日送達董事會生效。
與此同時,信美相互董事會審議通過選舉胡晗擔任信美相互董事長,其任職尚需監管批准。胡晗也將成為信美相互法定代表人,在其任職資格獲批之前,胡晗代為履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另外,經董事會審議通過,胡晗被選舉擔任信美相互管理執行委員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目前,胡晗一肩雙挑董事長、CEO兩大重任。
從2017年成立至今,信美相互的“將帥”搭檔一直沒有變化。在創新的壽險經營模式之下,楊帆與信美相互一起奮戰八年,雖然經歷過波折,但總體穩健前行。
此刻,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第三屆董事會尚未屆滿之時,曾經的主要發起人、創始會員楊帆突然辭掉大多數核心職務讓人頗感意外與不解。
首換“帥”,“將”補位
對於信美相互而言,楊帆可謂靈魂人物,他是信美相互的發起者、創始人。
資料顯示,1970年出生的楊帆,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擁有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和保險學碩士學位,他還獲得了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保險風險管理學碩士,英國皇家保險學會會員,英國特許保險人等認證。
在加入信美相互之前,1992年,楊帆大學本科畢業後就加入了中國人保,開啟他的保險生涯。後來又在原中國保監會任職,擔任過副處長及處長等職務。
2001年底,楊帆前往英國先後在中國保險(歐洲)控股公司擔任過助總、執行董事及副總等職務,後來又轉戰香港,擔任過香港中國保險集團公司董辦總經理兼總辦總經理,民安中國董事,太平養老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務。2011年,楊帆加盟泰康養老,曾任執行董事及總裁。
2015年,楊帆開啟了創業之路,開始籌建信美相互。楊帆曾表示,之所以創立信美相互,主要原因在於它是相互制,是一個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保險組織。
從籌建至今,楊帆已陪伴信美相互走過整整十年歲月,看着信美相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可以說,楊帆之於信美相互,是靈魂式人物。如今,楊帆突然辭職,對於信美相互而言,將是一次重大的調整。
接棒楊帆的是與楊帆搭檔十年之久的信美相互副董事長、總經理胡晗。據悉,1971年出生的胡晗與楊帆是校友,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和金融學碩士學位,也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
1993年至2015年期間,她先後擔任光大集團預算委員會秘書、光大控股財務部總經理、香港華鷹資產管理公司董事、上海林耐實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管理合伙人、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位。2015年,胡晗與楊帆等人共同參與籌建信美相互,在籌備期她擔任信美相互籌備組副組長。信美相互成立後,胡晗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至今也有八年之久。
一次突然辭職,令人不解,一次順利補位,意料之中。但這次人事變化令市場頗感意外,信美相互將來走向如何,尚不得而知。
有波折,有成效
目前來看,信美相互的運營資金為15.01億元,放在壽險市場,其資金實力並不起眼,但絕對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標誌性機構,因為它是國內3家市場化的相互制機構之一,也是國內第一家且目前唯一一家相互制壽險公司,是中國壽險業發展模式的一種探索與創新。
信美相互在創新的道路上具備着創新的基因,當然也不乏因過度創新而“交學費”,曾經因與螞蟻集團合作推出的“相互保”叱吒風雲,一時間席捲整個健康險市場,最後因引發爭議、非議、合規性問題而被叫停,當事方、當事人都因此被罰。
信美相互一直追求小而精、小而美,成立的第四年就開始盈利,至今已連續盈利五年,這樣的成績放在目前的市場來看非常難得。
縱觀經營數據,2020年至2024年,信美相互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3.79億元、65.25億元、67.1億元、90.84億元、69.83億元,增幅分別為68%、93%、3%、35%、-23%;凈利潤分別為0.69億元、2.14億元、0.42億元、0.57億元、0.67億元,增幅分別為294%、208%、-80%、38%、16%。2025年一季度,其保險業務收入為6.47億元,凈利潤為-0.79億元。在業務穩定增長方面,信美相互存有一定壓力,2024年出現了明顯下滑。
雖然實現了連續盈利,但除2021年盈利超2億元外,其他年份盈餘並不多,這或許也是信美相互並未對會員進行盈餘分配的一大原因。對此,信美相互此前也做出過解釋,尚未滿足盈餘分配的條件。
信美相互的發展吸引了社會資本入場。今年初,信美相互增資獲監管批准,內蒙古世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世林集團”)成為信美相互第二大運營資金提供人,持股比例為21.6522%,與第一大運營資金提供人螞蟻科技集團持股比例僅相差1.33個百分點。
世林集團的進入,被視為信美相互開拓業務發展的重要一程。信美相互有關負責人曾表示,世林集團及其關聯公司投資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酒店等,秉承相互制會員服務會員的理念,未來可以與信美在康養服務方面進行合作,共同促進會員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不少公司渴求增資或發債增資補充資本實力之時,信美相互無疑是幸運的,實現了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增資。
篤定旅居康養,深化區域特色
在眾多中小壽險公司中,信美相互除了以相互制特立獨行外,還因快速布局康養而備受市場關注。
據悉,2022年信美相互發布T(旅居養老)、H(居家養老)、H(住院養老)康養生態戰略,並於當年5月發布“信·美好”康養體系服務品牌,着力發展旅居養老業務,通過與康養類企業合作的方式打造旅居養老基地。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信美相互旅居養老服務已覆蓋11個省份的15個基地,累計有5000多人次參與體驗;信美相互居家養老服務可為會員提供覆蓋全國400個城市的居家養老網絡,並已在上海、杭州、蘇州、成都、溫州等18城市布局合作醫養結合機構。
在慶祝成立八周年之際,信美相互稱,今年下半年持續推進旅居服務基地拓展計劃:依託北京總社及上海、深圳分社的職場資源,在其周邊新增旅居基地。不斷打磨“醫食住行樂學”六大模塊,深化區域特色模式探索,通過“一地一策”的個性化設計,將地域資源與會員需求精準對接,讓旅居服務從標準化向場景化升級,讓會員能充分感受到各個旅居基地的特色。
輕資產模式與第三方合作,是信美相互入局康養賽道的主要方式,也是當下很多中小險企布局養老的主要途徑。但康養產業是一個長周期、慢回報且成本高的領域,即使是輕資產模式,也有很多不確定性,對於信美相互來講,要形成特色經營與規模並舉,並不容易。
如今,信美相互迎來核心人物的變更,未來走向如何,也是行業關注的焦點。
對此,信美相互回復中保新知,此次管理層平穩交接後,既有戰略和業務運營保持不變,將持續在董事會帶領及出資人、會員的支持下有序經營發展。信美注重團隊培養,目前高管團隊穩定,組織架構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求保持穩定和彈性。
畢竟,目前楊帆還擔任信美相互的執行董事和管理執行委員會委員要職,他還將陪伴信美相互走過一段時日。休假結束之後,“個人規劃”下一程或許即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