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130.8萬千升,同比下降7.8%。其中,4月產量28.1萬千升,同比下降13.8%。
記者注意到,2016年以來,白酒產量逐年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白酒產量在2016年達到1358.4萬千升的高點,此後便開啟逐年下滑模式,2024年我國白酒產量為414.5萬千升。
隨着白酒產量的持續下滑,行業整體踏入存量競爭階段。有白酒上市公司5月就公開表示:酒類消費供需結構出現了轉移和分化,酒類消費市場進入到存量期;捨得酒業(600702.SH)也在近期提及“行業擠壓式存量競爭不斷加劇”。
一位白酒上市公司高管表示:“行業調整短期會增加企業經營難度,導致行業競爭加劇,但對於行業健康度提升也有積極作用。”
白酒產量逐年下滑,中小酒企“存量廝殺”加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白酒產量(折65度,商品量)414.5萬千升,同比下降1.8%;2024年12月,規模以上企業白酒(折65度)產量47.4萬千升,同比下降7.6%。

來源於東莞證券研究所
這是白酒產量持續下滑的第八個年頭。產量收縮的原因,在白酒分析師看來,主要在兩方面:一是2012年“禁酒令”出台以來,“三公”消費被嚴格控制,白酒行業步入調整階段;二是在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少喝酒,喝好酒”的觀念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
於是,在這個存量市場的角逐中,近年來不少競爭力弱的酒企面臨出局。比如昔日的“徽酒一哥”安徽雙輪酒業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無奈進入破產重整中;被稱作“一代酒王”的宋河酒業破產重整的報道見諸報端。此外,運酒集團等酒企破產的消息也甚囂塵上。
在白酒上市公司中,營收規模排名靠後的酒企日子也不太好過,有酒企凈利潤斷崖式下滑,也有酒企處於虧損態勢。比如ST岩石(上海貴酒)2024年虧損超2億元,同比下滑超349%,今年一季度業績持續虧損;金種子酒2024年虧損超2.5億元,同比暴跌超1067%,今年一季度仍持續虧損。
此外,捨得酒業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超80%,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超37%;酒鬼酒(000799.SZ)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超97%,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跌超56%;天佑德酒(002646.SZ)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超50%,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超37%。
規上酒企銷售收入整體增長,行業分化加劇
雖然白酒產量逐年下滑,但我國規上酒企銷售收入、利潤規模呈增長態勢。東莞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15-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銷售收入從5558.86億元增至7963.84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為4.08%。

來源於東莞證券研究所
2015-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利潤從727.04億元增至2508.6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為14.75%。2024年我國規上白酒企業的銷售收入與利潤整體同比仍分別增長5.3%與7.8%。

來源於東莞證券研究所
“整個行業進入調整周期之後,存量擠壓市場下,頭部名酒由於品牌、品類、產區規模等優勢,勢能不斷走強,進一步擠壓區域酒企的市場份額,從而使得頭部酒企的業績保持較高的增速。”一位白酒行業分析師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
確實,從近幾年業績來看,貴州茅台(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等頭部酒企的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不過,儘管是頭部酒企,在行業調整周期下,也有業績增長降速的趨勢,比如2024年五糧液、瀘州老窖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呈個位數增長,一季度業績增速也趨緩。
存量競爭之下,頭部酒企也主動降速。貴州茅台在充分考慮行業形勢、自身產能、市場環境和公司長期戰略布局的基礎上,制定了2025年度收入增長9%的目標。不同於2024年的“營業總收入力爭實現兩位數增長”,五糧液在2025年的發展目標中強調“營業總收入與宏觀經濟指標保持一致”;也不同於2024年初定下的“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15%”的目標,瀘州老窖在2025年經營計劃中表示,經營目標為全年營業收入穩中求進。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張海霞